他序
〈友漁上菜──從讀繪本到寫作文〉
我是老師,也是媽媽。熟讀兒童心理發展與輔導,擁有多年的教育經驗,深切了解好書對孩子的重要。記得二十多年前,女兒約三歲大時,我就帶著她,拉著行李箱逛書展,選書、買書。女兒身高還不及展場的桌子高,還要抱起她,才可以看到桌上的書。
我在高雄市鼓岩國小擔任校長時,安排「與作家有約」活動。那時張友漁就住在高雄鼓山地區,學校的志工媽媽們極力推薦,這位文字充滿童趣,卻又同時具有思考深度的兒童與青少年文學作家。我才知道女兒書架上藏書的作者,住家近在咫尺。
那是第一次見到友漁,圓圓的黑框眼鏡,樸素的中性穿著,真的就像是孩子鄰家的大哥大姐。活動過程中,友漁與孩子親切互動,深入淺出的談創作的方法,分享自己寫故事的故事。
有人形容張友漁是用故事呼吸的金鼎獎作家,確切的說:她說的故事,無論是耙梳的脈絡、蘊藏的元素,總包含著深刻的觀察、創意與想像、關懷與純真,讓友漁的作品,無論是寫實或奇幻,都傳遞著善良美好的訊息,成為陪伴孩子成長的養分。我家女兒的書架上,至今還有多本友漁的書。
現在,女兒已是博士班學生,遊歷了大半個地球,在生活上、學習上悠遊自得,很多人問我怎麼教養小孩的?我想,好書幫了很大的忙,而閱讀習慣與作文能力,在孩子的學習生涯發展上,發揮關鍵性的影響因素。
思想、文字表述能力或稱作文,無論是在學校內的課程、語文競賽,基測、學測等不同階段的入學評量,或公職考試等,皆為必備。李家同教授是大學校長也是作家,同時也為弱勢的孩子寫數學和英文教科書,很多人問他,是否也能寫一本「作文教科書」?李教授回答:「學好作文之道無它,唯多閱讀而已。」
黑板上白色粉筆寫著作文題目,椅子上學生咬著鉛筆面露難色,這是校園中作文課常見的教室風景。在家裡爸爸媽媽為了孩子的作文簿而發火,或愁苦不知如何指導,乾脆送到作文補習班,時有所聞。家長們常問:「為什麼我的孩子看了那麼多書,卻寫不出好文章?」大部分的孩子愛閱讀,不愛寫作。顯而易見的就是學校裡許多的閱讀小碩士、小博士,不喜歡寫作文。
從閱讀到寫作,文字的輸入與輸出之間,是需要橋梁的。就像到超市買了很多的食材、調味品,但回家後如何料理出一桌好菜,是需要功夫的。於是,友漁為校園裡的學生獻上這套《小徒弟兔寶的創作課》系列。
書中的老師父──作家莫非爺爺為尋找傳人,帶著小徒弟兔寶練功夫。藉由師徒故事與插畫,嘗試帶領小讀者仔細觀察,讓想像飛翔,找到創意的入口;和大自然深刻互動,提升感受力與表達力;同時培養同理心與正向思考,傳播善與美的訊息。故事之後,就是練功時間,不僅提供讀者方法引導,還有學生範例和延伸思考的練習。友漁這次展現身手,化身成為廚藝精湛的廚師,端出一盤從閱讀到寫作的好菜。
細讀書稿,彷彿又回到孩子依偎在身邊聽故事的美好時光,也期待教學現場的老師,善用這套書,引導學生樂在閱讀、愉快寫作。
?
陳瓊如(高雄市前金國小校長、高雄市國教輔導團語文領域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