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不用讀完一本書

不用讀完一本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472190
郭寶蓮
商周出版
2009年3月06日
87.00  元
HK$ 73.95  







* 叢書系列:生活館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生活館


考試用書 > 學習方法















你曾經因為沒讀過某本書而覺得不好意思?
沒讀過書不能討論書?沒讀完書不能算讀書?
書,不必都讀過,不必讀到完,一樣能懂,更能侃侃而談!
引爆英美法社會話題,打破讀書的社會禁忌

  本書作者皮耶?巴亞德身為文學教授,他常常面臨要談論或評價一本他沒有讀過的書的情況。但他總是能侃侃而談,難道他不會臉紅嗎?

  巴亞德教授透表示,在一個無限出版的年代中,一個真正有教養與涵養的人,並不需要讀完每本書,只要能了解這些書在我們文化中的地位。

  巴亞德教授舉知名小說家安伯托?艾可、蒙田(他甚至不記得自己寫過什麼書)、王爾德等人為例,說明許多「沒讀過」的情況——也許是讀過但忘記,也許是你聽都沒聽過的的書,也許是其他人在討論的書,也許是你粗略讀過但說不出所以然的書。

  這本書會改變任何曾經因為沒讀過哪本書、不知道哪本書的意義、沒有吸收書中精華而覺得有罪惡感的讀者。書中並討論到,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多時間在談論一本我們沒讀過或讀過的書,以及如何談論。

作者簡介

皮耶.巴亞德(PIERRE BAYARD)

  巴黎第五大學的法國文學教授兼心理分析學者。曾出版過許多書籍,《福爾摩斯錯了!》(Sherlock Holmes Was Wrong: Reopening the Case of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誰殺了艾克洛德?》(Who Killed Roger Ackroyd?:The Mystery Behind the Agatha Christie Mystery)。他也擔任過電視評論節目主持人。

譯者簡介

郭寶蓮

  台大社會學碩士,輔大翻譯學研究所。專職譯者,譯作《德黑蘭的囚徒》、《看見生命的男孩》、《禮貌的力量》等。譯文賜教:hot8miso@hotmail.com



前言

第一部 你是不是真的沒讀過?
1.不知道的書
2. 大略瀏覽過的書
3. 曾經聽過的書
4. 讀過但忘記的書

第二部 誰說要讀過書才能討論?
5.在社會中遇到的窘境
6.與教授相遇
7. 與作者相遇
8. 遇見所愛的人

第三部 沒讀過書要如何談論?
9. 別覺得羞愧
10. 強勢表達你的想法
11. 創作自己的書
12. 談論自己

後記



前言

  在閱讀機會少,又從中得不到什麼樂趣的環境下出生長大,再加上找不到時間好好沉浸書香,使得我常常發現自己面臨一種棘手狀況:必須對某本我沒有讀過的書發表意見。

  我在大學教文學,所以不可避免地必須對我多半連翻都沒翻過的書加以評論。所幸大部分學生也沒有讀過那些書,但若有人真的讀過我談論的書,那麼那堂課就隨時都有被打斷的風險,我還可能會當眾丟臉出醜。

  此外,由於我的書和文章中常提及別人的作品,所以經常有人請我針對別人的作品寫些評論。接到這種差事可就麻煩了,因為書面文字會留下可供查證的蛛絲馬跡,不像口頭說說可以含糊又不用擔心後果。

  正因為有這些切身經驗,所以我認為自己很有資格寫這本書,就算無法提供我在這方面學到的實際教訓,至少也能深切傳達那種沒讀過某本書的經驗,並且對這個「沒讀過卻侃侃而談」的禁忌話題好好思考一番。

**

  不意外地,少有文本頌揚沒讀書的好處。的確,要描述自己沒讀過什麼書的經驗,如我當下所為,的確需要一些勇氣,因為這麼做必然會衝擊到已經內化至我們心中的一系列束縛。這些束縛當中,至少有三種於此關係重大。

  第一種束縛,可稱為閱讀的義務。我們所處的社會或許愈來愈不強調閱讀,不過閱讀仍然是某種值得敬重的行為。尤其是如果您不想被人看不起的話,某些重量級的書籍更是不可不讀;至於書單內容,則視個人所處的圈子而定。

  第二種束縛跟第一種很像,但更為顯著,可稱為認真閱讀的束縛。沒讀令人蹙眉不悅,快速讀過或跳著讀也是壞事一樁,更糟的是還大言不慚地承認。倘若聽到文學人士承認自己只有草草翻閱過普魯斯特的作品,而非好好地完整拜讀過,肯定讓人不敢置信——雖然多數人的確如此。

  第三種束縛與我們討論書籍的方式有關。我們的文化中存在一種默契,認為想要精確地討論書就必須先看過書。然而,根據我的經驗,即使你沒讀過某本書,也能進行一場熱烈有趣的討論,特別是如果同你一起討論的對象也沒讀過那本書。

  而且,我還認為,有時候沒徹底讀完一本書,甚至連翻都沒翻過,反而更容易公正客觀地看待它。在本書中,我將強調閱讀的風險,這些風險經常受到低估。我希望想談論書籍,或者打算寫書評的人,能先看看這些風險。

**

  上述這些義務和束縛所構成的壓抑制度,造成我們在談論#讀過#的書這個話題時,出現一種普遍的偽善觀點。我知道在私人生活中,除了財務和性愛之外,鮮少有領域難以獲得確實的資訊,但閱讀就是一個例外。

  在偽善中,虛假是準則。我們通常會根據所談之書籍的重要性,來決定說謊的程度。雖然我自己的閱讀量相對來說算少的,但對於某些書籍,我可是熟稔到(這裡我又想起普魯斯特)能聽出同僚們的談論內容是否正確。事實上,我發現他們所言很少正確。

  對別人撒謊,其實更是對自己撒謊,因為我們竟然不敢承認自己沒有讀過那些被認為重要的書籍。在這裡,就像生活中許多其他的層面,我們都有驚人的改造能力,使過去變得更符合我們的期望。

  談論書時所出現的撒謊傾向,是沒讀書之污名標籤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而這種污名標籤是來自根植於早期童年的整個焦慮系統。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在談論一本沒讀過的書時也能面不改色,那麼就必須去分析這種承認自己沒讀過時所產生的無意識罪惡感。這麼做有助於減輕這種罪惡感,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如此,而這也是本書的目的。

**

  要對沒讀過的書以及其所引發的討論進行思考,實非易事,因為「沒讀過」這個概念本身就不清楚;當有人說他讀過某本書時,我們難以判斷其所言是否屬實。不過這問題本身就意味著,我們在「有讀」與「沒讀」之間劃了一條明確界線,然而,我們經常遇到的許多狀況,事實上卻是介於這兩者之間。

  在徹底讀過和連聽都沒聽過這兩種狀況間,有不同的程度之別值得我們注意。當我們說讀過某本書時,應該要想想所謂#讀過#的意思是什麼,因為這個詞所指涉的閱讀行為有很多種。相對地,有許多書表面上多數人都沒讀過,但實際上卻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因為其名聲已經傳遍整個社會。

  「有讀」與「沒讀」之界線的不確定,引發我更廣泛地去思考我們與書籍的關係。因此,我對此主題的研究,不會只侷限在發展技巧來克服沒讀過某本書卻要討論的尷尬場面。我會分析這些情境,並藉此明白闡釋閱讀的真正理論——這種理論讓我們不會將閱讀想像成只是一個簡單無縫的過程,相反地,讓我們能擁抱閱讀所產生的所有錯誤、缺失和粗略不精準。

**

  以上這些觀察讓我們對此書的成因有所理解。在本書中,首先我會描述「沒讀過」的主要類型,稍後我們就會發現,沒讀過不僅是指把書丟在一旁連翻都不翻,還包括程度不一的各種類型,例如只是匆匆瀏覽過的書、連聽都沒聽過的書,以及已經忘掉的書,這些都屬於沒讀過這個多樣的範疇內。

  本書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沒讀過某本書卻又要談它的具體情境。生活就是這樣殘酷,經常讓我們遇見這種場面,這種情況頻繁又多樣,難以在本書一一道盡。不過從幾個鮮明重要的例子(有時是我親身經驗所改寫),就能找出沒讀過的一些模式,並藉此進一步闡述我的論點。

  第三部分最重要,也是促使我寫作本書的動機。這部分將提到一些簡單的建議,可讓讀者終身受用。這些建議是為了幫助所有人在遇到要談書卻沒讀過的社交難題時,盡可能地加以解決,甚至從中受益,並因此能深切反省閱讀這個行為的意義。

**

  這篇前言不僅是為了說明本書的架構,也是為了提醒我們,要去反省傳統談論書籍的方式。為了瞭解閱讀的本質,我們必須有效修正我們談論書籍的方式,連描述書籍的特定用詞也要加以反省改變。

  我的論點是,「已經讀過某本書」的這種概念很模糊,從這個論點出發,我會以縮寫的方式來說明我對於自己所引用的每本書的瞭解程度。1這些縮寫所代表的意義,將隨著章節的鋪陳愈來愈清楚。而我使用這些縮寫的目的,是為了使傳統上以注解的形式來表示的內容更加完整清楚;那些注解常是用來說明作者理論上讀過的書。事實上,如同我透過親身經驗將揭露的,作者所引用的書他們自己經常也所知不多。所以我會明確標示出我對每本書的瞭解程度,藉此打破一些虛偽的陳述。

  除了前面這第一種縮寫之外,我還會用第二套縮寫方式來說明我對這些引用書籍的意見,不論我有沒有翻過這些書。2我已經說過,不需要讀過某本書才能去評價它,所以我也沒有理由克制自己去對一些作品加以評論,即使我以前從沒沒聽過這些書。3

  我希望有一天,我這套新的注釋系統能被廣泛地採用。我希望它能不斷地提醒我們,我們和書本的關係不是像某些評論家讓我們以為的,是一種持續且具同質性的過程,也不是某種易被識破的自我認識。我們與書本的關係,就像被記憶幽靈糾纏的陰暗空間,書籍的真正價值就在於它們召喚出這些幽靈的能力。

注釋

  1.本書前四章會解釋四種縮寫。UB代表的是我沒聽過的書,SB則是我匆匆瀏覽過的書,HB是我曾聽過的書,FB是我已經忘了的書。第一次提到一本書時,其書名前面會註明這些縮寫。

  2.第二套縮寫法是++(非常正面評價)、+(正面評價)、—(負面評價)、——(非常負面評價)。

  3. 讀者該注意到,這個注釋系統漏了RB(曾經讀過的書)和NRB(不曾讀過的書),這是我們在分類書籍時最容易想到的兩種分類,但也是本書不會使用的分類。原因正在於,這種武斷的分類所伴隨的閱讀意象,會使得我們難以思索實際的閱讀經驗。

推薦序

臥虎藏龍的啟示
紀大偉

  現在的學子,從小學一直到研究所,從國內到國外,永遠都有太多的書要讀,可是時間太少。身陷「生也有涯,知也無涯」的捉襟見肘窘境,學子大概會欣然接受此書作者的主張:不用把書讀完。於是,就可以應付更多的書,並且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解決。

  本書作者的主張必然引起爭議,卻很實際。中小學生如果不必把書全部看完,就不必太畏懼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升大學的考生在準備「考試範圍就是沒有範圍」的英文考試時,也不至於太驚慌失措;不同階段的研究生在面對一科就有一百本書的資格考書單時,也能夠沉得住氣。事實上,幾十年來,台灣學子本來就往往沒有把書看完就上考場或進社會了,而且許多人也都存活過來了(也有許多人熬不過來)。本書作者驚世駭俗之論,在台灣早就實踐幾十年。

  道理說起來難,卻也簡單。從小學生一直到研究生,從家長到教師,都該留心「見樹不見林」的危險。掌握高中英文,就像是在管理一座森林(這座森林和別的森林── 如,研究所的英國文學史──是不同的),只要整體林相生氣盎然就好,不必太在乎是否枯了一棵樹或是闖進幾隻松鼠。如果發生森林火災,森林管理員,亦即一般的學子(或家長,或教師)也該知道有所割捨(少數被燒的樹就算了),顧全大局(盡可能保住別的樹木)。如果太執著於某一本書,就會有見樹不見林之憾;要從某一本書超脫出來,浮在一本書上/一棵樹上,才可能鳥瞰整片森林。

  不過我要馬上指出,從台灣學子幾十年來的經驗以及本書作者的主張,可能會得到一個論點:追求知識可以省時省力。可是這是謬論。事實上,追求知識愈來愈辛苦了。不要以為「見林不見樹」也容易,畢竟,樹在長,而林也在擴張。如,網路一出現,學子也就更加任重道遠。在網路流行前,研讀文學的學子還會去蒐購文學作品的解讀指南,乃至於考古題;但維基百科(Wikipedia)出現之後(也只不過是三五年前的事),動作快的學子,包括美國大學生,就會上維基尋找解讀文學作品的捷徑;時至今日,所有的學子都會用維基百科,於是維基再也不能讓任何一個學子得以鶴立雞群──現在學子研讀文學,不但要讀原本規定的書,也必須熟讀維基以及其他類似網站的內容,還要再找(永遠在擴張中的)額外閱讀材料,以求出奇制勝。如,學子有沒有上網去世界先進各國的學校網站觀摩,比較各校的網上課程大綱(syllabus)?是否熟悉使用最巨大的英文詞典《牛津英文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早已上網多時)?懂得活用「推特」(twitter)嗎?

  學子可能從傳統紙本書籍省下一個小時,同時卻要多投資十個小時在新興的網路知識上,不然就難以保持競爭力。現在的學子已經沒有資格說「不知道」,因為絕大部分的基本知識都在網上了。如果你「不知道」而別人上網知道了,你就是輸家。

  除了「讀書可以省時省力」這句甜言蜜語,以及「讀書不可以見樹不見林」這句警語之外,學子們不妨也留意「讀書應該靈活」這個道理。最好像孫悟空一樣靈活。省下來的時和力,該讓自己更靈活,可以在知識的竹林四處彈跳(好比《臥虎藏龍》裡的章子怡和周潤發一樣):一見繁體書不足就跳至簡體書,一見傳統書不足就跳至網上,一見文字不夠有說服力就跳至影像圖表,而且,還要記得跳回舊書,溫故知新。楊紫瓊和章子怡在鏢局之中決鬥時,不可能拘泥執著於任何一件武器上,而必須手上抓住什麼就使出什麼──這才是功夫。書不必讀完,讀書人的靈活度卻少不得。

(本文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美國康州大學外文系駐校助理教授)




其 他 著 作
1. 重生:桑塔格日記第一部 Reborn: Journals & Notebooks 1947-1963
2. 斯德哥爾摩復活人 Hanteringen av ododa
3. 不聽話的女兒 A Disobedient Girl
4. 吸血鬼其實沒那麼喜歡妳
5. 夜之屋
6. 還會有人愛我嗎?
7. 死後四十種生活
8. 來不及告訴女兒的事
9. 血色童話
10. 34位頂尖設計大師的思考術
11. 魔鬼的名字
12. 心願清單
13. 行政學-公部門之管理
14. 工作社會學導讀
15. 禮貌的力量
16. 吻青蛙的理財金鑰:童話森林的19堂投資入門課
17. 德黑蘭的囚徒
18. 看見生命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