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認識孩子情緒的祕密
每個人因生理或心理上的差異,導致我們做出不同的決定。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不聽話,只是抵抗壓力的能力不成熟,因此大人常常越責備,造成的問題越大。當這個反應成為一種「習慣」之後,往往造就出孩子的「性格」,並影響到日後孩子對於事情的「決定」。
每個孩子的氣質是天生的,其中的情緒表現也有發展的歷程,他們從生活經驗的回饋中不斷修正與調整,漸漸內化成自己的性格,也造就出情緒的外在表現。對於正在學習表達情感的孩子們來說,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安全保護的情境下,讓孩子學習如何面對挫折,並且學會克服困難,不要一味的只讓孩子尋求快樂。成長不是永遠的樂,有時更是一種痛,痛過以後才能體會快樂的不同。
這本書的內容分為兩大部分:「認識篇」與「問題篇」。
第一部是「認識篇」。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出發,說明為何同樣一件事,每一個人會做出不同的決定。如果人都非常理性,大家的決定應該都一樣,不是嗎?那麼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我們的決策?我們可以從「感覺調節」的觀點出發,了解背後的神經生理因素。
不要將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歸因為「個性」問題,而忽略了「真實能力」對他的影響,例如一個擔心自己跑太慢的孩子,與其給他大量的鼓勵,不如培養他的大腿肌力。「改變孩子的能力」比「擔心孩子沒自信」來得更容易。在引導孩子時,不是要求孩子控制情緒,而是讓孩子學會了解自己,先學會看到自己的感受,才能做出恰當的情緒表達。
第二部到第六部則是「問題篇」,從人格發展的角度來看不同情境下,孩子為何會鬧脾氣或有情緒,聽不進道理。很多媽媽都問我說,孩子的脾氣很壞怎麼辦?這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因為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一樣。
對我來說,問題不在喜怒哀樂,而是背後的原因。以「愛生氣」這狀況為例,同樣是生氣的情緒,卻可能來自不同的原因,比方說因為害怕而出現攻擊、因為別人不配合而生氣、只對爸爸(媽媽)鬧情緒,這些狀況背後的原因都不盡相同。
成長不會總是充滿喜悅,更多時候是五味雜陳。沒有嘗試過失敗的挫折感,又如何享受克服難關時的成就感呢?情緒不只是喜怒哀樂的外在表現,更多時候是孩子發展過程中上必經的課題,等待孩子學會一一克服,才能建構出完整的人格與個性。
情緒是個發展的歷程,在不同年齡有不同目標。孩子並不是在鬧脾氣,而是在學著克服當前的目標,處理那些因不熟練而引發的大大小小問題。比方說孩子三歲時在發展「自信心」,凡事都想表現到最好,但會出現一個副作用就是「愛搶第一」,只要沒有拿到第一,馬上崩潰大哭。這些狀況都是發展的必經階段,孩子必須學會面對與處理,才能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
我們也可以透過這本書,認識在人格發展的五個階段(安全感、自我概念、自信心、權力慾、自我控制)中,孩子可能會碰到的情緒困擾,以及爸媽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爸媽不是要培養出一個乖順聽話的孩子,也不是只要幫孩子跳過眼前困擾就好,而是應該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給予陪伴並引導孩子。這些發展階段都是人生的必修課題,遲早必須面對,小的時候幫孩子跳過,日後還是要還回來的。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凡事應該順著他,其實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爸媽的帶領。我們要成為孩子人生的燈塔,指引他們發展出健全的人格與情緒。
就讓我們用新的觀點來了解孩子的情緒形成原因,以及解決情緒困擾的建議方法吧!一起打開這本書,認識孩子情緒的祕密。
推薦文
用溫和堅定的態度對待孩子
你是否覺得教養孩子像打怪一樣,總得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關卡、好不容易過了一關,卻還有更困難的下一關等著你?「生養容易教養難」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時代一直在進步,現代有許多父母希望跳脫傳統的教養方式,大家漸漸明白,如果希望孩子擁有正向的人格特質,那麼就要盡量避免打罵、專制權威式的教育。我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能夠以溫和堅定的態度面對孩子,但是該怎麼做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先看懂孩子。
《光光老師的高情商教養學》從生理和人格發展的角度切入,分析多種最讓家長懊惱的困境,例如愛唱反調、愛生氣、受挫力差等。光光老師深入解析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實際的應對方式,讓父母可以同理孩子,有更多耐心引導孩子,而非馴服孩子。如此一來,父母不但可以提供良好的身教示範,培養孩子穩定的性情與健全的人格發展,更能建立親子之間良好的依附關係,讓「教養」不再是難事。
真心推薦這本《光光老師的高情商教養學》,你會發現原來教養可以從不同的面向去思考,當孩子發生各種狀況的當下,也能淡定的一一解決。
小宇麻麻(知名親子部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