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易利得
一、經濟學的定義
二、經濟循環流程圖
三、生產因素
四、機會成本
五、沉沒成本
六、生產可能曲線的定義
七、生產可能曲線的性質
八、PPC 的移動
九、交易為何會發生
十、養蛋人與果農的比較利益商品
第二章 供給與需求
一、市場的需求量與價格
二、交易的均衡狀態
三、影響「需求」的因素
四、影響「供給」的因素
五、市場變動分析的步驟
六、「預期心理」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七、「偏好」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八、「相關商品的價格」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九、「原物料價格」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十、應用:解釋美國金融風暴對台灣商品市場的短期影響
十一、應用:解釋美國金融風暴對台灣商品市場的長期影響
第三章 彈性分析
一、價格彈性
二、變動幅度必須改成百分比
三、如何改成百分比?
四、影響價格彈性的因素
五、同一條需求曲線有不同的價格彈性
六、需求曲線中點以上的價格彈性大於 1
七、需求曲線中點以下的價格彈性小於 1
八、所得彈性
九、所得彈性的應用
十、交叉彈性
十一、交叉彈性的應用
十二、供給彈性
十三、供給彈性的應用
十四、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
第四章 政府政策干預
一、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二、下限價格管制
三、上限價格管制
四、利用均衡概念達成價格干預目的
五、不同課稅對象的圖形
六、買賣雙方被課稅之圖形比較
七、買賣雙方的稅負與供需斜率之關係
八、買賣雙方所負擔的奢侈稅
九、買賣雙方所負擔的汽油稅
十、單位稅額與總稅收的關係
第五章 市場福利分析
一、市場需求的調查
二、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C.S.)
三、平滑的需求曲線與消費者剩餘
四、市場供給的調查
五、生產者剩餘(Producer Surplus, P.S.)
六、平滑的供給曲線與生產者剩餘
七、市場交易的福利水準
八、下限價格管制的無謂損失
九、上限價格管制的無謂損失
十、課稅的無謂損失
十一、政策干預使交易量增加仍會造成無謂損失
十二、單位稅額與無謂損失的關係
十三、「消費者剩餘」應用在訂價策略
第六章 生產與成本
一、短期與長期的區分
二、短期生產理論
三、短期的生產三階段
四、實務上 TP 線的數據與圖形
五、長期生產理論
六、機會成本 = 變動成本 + 固定成本
七、短期成本理論
八、短期的生產圖形與成本圖形具對應性
九、AC、MC 、AVC 的形狀說明
十、短期 AC、MC、AVC 曲線的特徵
十一、長期成本
十二、長期生產的三種規模報酬狀態
第七章 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
一、市場有幾種類型?
二、個別廠商的總收入(TR)
三、個別廠商的平均收入(AR)與邊際收入(MR)
四、短期廠商的供給曲線
五、短期完全競爭市場(即產業)的供給曲線
六、長期廠商進出市場的決策
七、長期個別廠商的供給點
八、長期市場(即產業)的供給曲線
九、長期市場供給曲線也可能是正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