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走向豁達灑脫的人生
人生是一條漫漫長途,我們成長茁壯,也在其中努力的學習。
年少的時候,我們執著專注,不肯妥協,我們一板一眼,向著理想邁進。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顧,有的實現,有的失落。我問自己:這樣的人生,你滿意嗎?更重要的是,你快樂嗎?
如果是不快樂的一生,縱使輝煌騰達,又有什麼意義呢?縱使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值得嗎?
我但願,我擁有的是一個豁達灑脫的人生。
這樣的心情,在我讀元曲時,更是感慨很深。
元曲與唐詩、宋詞並列為我們文學史上的三大韻文文學,地位無可搖撼,可見其崇高,的確,這是中華兒女的驕傲。
唐詩曾經是我們童年時的歌謠,陪伴著我們長大,自然耳熟能詳。中學時代我們讀宋詞,彷彿是唐詩的「進階版」,和我們幽微的心事相結合,也不曾有困難。那麼,元曲呢?為什麼一般的人知道元曲的不是那麼多?
元曲的出現比較晚,被後代創作者引用的機會也沒有那麼頻繁,讀者只是因為接觸較少,共鳴不多。我們對熟悉事物總覺得比較親切,對元曲,因疏離而感到陌生,有多麼的可惜。
膾炙人口的元曲名作,我們還是熟悉的。只是數量上,恐怕遠不及唐詩和宋詞。
唐詩宋詞固然作品精美,還伴隨著背後的故事,或感人或有趣,一代又一代的流傳,幾乎成為我們民族的印記,當然更是深刻而不可忘。
元曲呢?這些年來有更多的人投入挖掘和整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成績也會是斐然可觀。這麼豐美的文化遺產,當由全民所共享,全世界的華人所共有。
元曲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真性情。那種不假雕飾,來自內心的呼喚和吶喊,彷彿衝破了一切世俗的藩籬,直指本心。質樸動人在此,震撼的力量也在此。
因為元曲是最接近庶民生活的,真實的平凡百姓哪裡需要文謅謅的說話?我手寫我口,最是酣暢淋漓,直抒胸臆就好,這般活活潑潑的生命,是元曲最迷人的地方。真摯豪放,不拘小節,馬致遠、張養浩多的是這樣的作品。馬致遠的襟抱性情不愧大家,張養浩則磊落深厚讓人佩服。
讀元曲,讓我們明白,風雨困頓都是人生的常態。然而,如果我們夠豁達灑脫,必要時試著放下,留白天地寬;甚至,有時候,捨與得的關係微妙,有大捨,才有大得。只是,年輕時候的我們又如何明白這些呢?
我願意相信,生命中,所有的坎坷和不幸畢竟都會成為過去,而還贈給我們更深刻的人生智慧,我們又能重新領會陽光溫暖的俯照。
《慢讀元曲》中所選的不乏名家之作,我以為,名家名作必有其高妙之處,值得再三觀摩欣賞,當然不宜錯過。特別的是,也選了不少無名氏的作品。無名氏就屬於非名家嗎?我從來不是這樣看待的。由於年代距離今日相隔的久遠,加以中間天災人禍不斷,有的作者姓名或亡佚或不知所終,幸好有作品流傳下來,卻只得以「無名氏」示人。雖然不盡公平,但我們感謝這些留下的作品。能如此源遠流長,歷經歲月的淘洗,依舊是珍貴的。
對這許多「無名氏」,我們心生敬意。
現代的人生活都太緊張了,面對著各種沉重的壓力,在求好心切之下,更衍生了許多精神上的問題,例如失眠、焦慮、胸悶、恐慌等等,還有憂鬱症的纏上身來,都應該正視,而不宜掉以輕心。
去運動,去唱歌,去閱讀,去遊山玩水,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許可以得到部分的紓解。
元曲充滿了奔放之美,能抒發內在的抑鬱,也讓我們因此取得了心靈的平衡。的確,朗讀元曲也是抒壓的方法之一,要不要試一試呢?
大家一起來讀元曲吧。
美,從來就是一種心靈的療育。
這本書我們選的,多為小令。
重讀這本書,我發現選用最多的是張可久和喬吉的作品,他們都是清麗派的代表人物。想來,中文系的學習對我是有影響的。他們文字的清新典雅,也是我所喜歡的,尤其,元曲中,張可久在小令的創作上用心最勤,著力最深,留下的作品也最多。
到底創作者憑藉的是他的才華,還是努力呢?
最近,我讀卡恩的《白鳥之歌: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的音樂和人生》。書裡,卡薩爾斯有一段敦促年輕音樂家的話,最是深得我心:「不要因為你剛好有才華而感到虛榮。那不能歸功於你,不是你的成就。重要的是你用你的才華做了什麼。你必須珍惜這份禮物,不要貶低或浪費你的天賦。要努力,不斷努力來滋養它。」所有對藝術極致的追求,所面臨的艱難和困境都是相似的。他卓越的見解,其實,也更周延的闡發了才華和努力的關係。
既然決定重新出版《慢讀元曲》,就在一字一句再次修訂之餘,我發現所選的散曲都是自己很喜歡,而且我儘量做到不偏廢。
如果你問我:到底元曲中的清麗派和豪放派,在私心裡,我更愛那一種呢?
我其實是一樣的喜歡。就像我們的性格,有陽光的明亮照眼,有時也會有陰雨的低迴纏綿。平日我以溫良恭儉待人,偶而也會有率直、不顧情面的痛陳,如「怒目金剛」的一面。那都是「我」啊,只是未必為別人所盡知罷了。
所以,我會喜歡元曲,也在於它更接近我的真實性情。
孜孜矻矻,我以歡愉的心情重加整理《慢讀元曲》,努力想要做到最好。
這多麼像是我呈獻給您的一束花,繽紛而且美麗,其間還有我真誠的心意。
《慢讀元曲:豁達人生的55種真摯灑脫》是慢讀三書中最後的一本。謝謝木馬出版社的玉成,更要謝謝主編瓊如,如果不是她的聰慧和不辭辛勞,不可能有這樣美好的成績。
這本增訂重印的新書會在十月和大家見面,的確,那是秋日枝頭上的一枚果,金燦燦,黃澄澄,在陽光下展現了它的渾圓與飽滿,相信大家都會喜歡。
當您打開了書卷,請讀慢一點,再慢一點,跟飛揚的心情一起,願您走向豁達灑脫的人生,並且永遠快樂。
?涵 二○一七年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