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粉絲與知音》繼《青銅一夢》之後,是我最新的一部散文集,其中作品都寫於二○○六至二○一四之間,也可以說,是我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部散文集。
本書共分二輯。第一輯得十二篇,篇幅較長,多為抒情與敘事融匯之美文,其地理背景包括大陸、台灣、外國,而落實在汨羅江、重慶、溫州、杭州、皖南、西安;西子灣、台東、花蓮;阿拉斯加、佛羅倫斯。時空關係都深長地統攝在倫理之中的一篇,是〈失帽記〉,其孺慕之情早應表達,迄失帽而終得依附。本書原來想以此篇為名。
第二輯得三十八篇,多為小品或雜文,主題相當紛紜,篇幅也都短小。其中從〈為梵谷招魂〉、〈迎畢卡索特展〉到〈車上哺乳不雅〉有十二篇,刊於《聯合報》或《人間福報》的專欄;從〈心猿意馬,意識亂流〉到〈翻案文章,逆向思維〉有四篇,原刊於《中國時報》,是擔任台灣大哥大「簡訊寫作比賽」的決審委員,為鼓吹此道而撰的文章。另有多篇文章哀悼作者的師友,趙麗蓮、英千里、吳炳鍾、李煥、袁可嘉、許世旭、鍾鼎文、顏元叔、林忠民、杜十三等均在其列。
今年是我自港返台,定居高雄的三十週年,歲月之長已逾生命的三分之一。能在此地安居樂業而弦歌不輟,文思常湧,實在要感激李煥校長當年相邀之情。如果當日我回台灣是去了台北,則海闊天空日月無礙的感覺就不會瀰漫在我的新作之中。
同時,繼《舉杯向天笑》之後,我的評論文章也已累積得可以再出新書。目前正忙於推出詩集《太陽點名》和這本《粉絲與知音》散文集,要出版新評論集,只有期之明年了。
我最不喜歡有人問我:「你還在寫作嗎?」就算網路正在篡平面出版的位,我的作品仍經常出現在報刊上。這漫不經心的空洞問題,我聽來就像是問:「你還在呼吸嗎?」
二○一五年四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