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324221
彭懷真
巨流圖書公司
2015年2月09日
140.00  元
HK$ 126  






ISBN:9789577324221
  • 叢書系列:社會學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社會學


  • 社會科學 > 總論











      ──這是第一本立基台灣本土的社會心理學,學習者可以藉此知己、知彼、知台灣人、知台灣社會。



      ──這是第一本從社會學角度出發的社會心理學,協助用寬廣視野探究人心、人性、人際、人群。



      ──這是結合新聞事件、實證研究、實驗案例、學術理論的入門書,生動有趣、豐富多元、容易閱讀。



      ──這是兼顧正面與負面力量的導論,說明為什麼會有利人利社會的好行為,也解釋偏見、歧視、刻板化印象、分化、仇恨與攻擊的成因及助長力量。



      ──這是一本使讀者有「冷靜的腦、溫暖的心、和諧的情、有效行動」的書。






    序—社心使我重回 20 歲,真開心



    第壹篇 知理

    第 1 章 是什麼

    第一節 根源歐美、豐富台灣

    第二節 學術親戚、相互豐富

    第三節 廣泛主題、掌握核心



    第 2 章 為何學

    第一節 認識壓力、喜歡運動

    第二節 預防疾病、有效宣導

    第三節 強化專業、改進服務



    第 3 章 如何學

    第一節 質性—透過文字

    第二節 量化—透過數字

    第三節 過程—謹守倫理



    第貳篇 知己

    第 4 章 社會認知

    第一節 認知

    第二節 基模

    第三節 心理捷徑



    第 5 章 社會自我

    第一節 自我

    第二節 正向的

    第三節 負向的



    第 6 章 習慣與記憶

    第一節 習慣

    第二節 事件的記憶

    第三節 處遇的記憶



    第參篇 知彼

    第 7 章 歸因與知覺

    第一節 歸因

    第二節 知覺

    第三節 看人



    第 8 章 表情與欺騙

    第一節 讀人

    第二節 謊言

    第三節 作弊



    第 9 章 比較與交換

    第一節 社會比較

    第二節 羨慕嫉妒

    第三節 社會交換



    第肆篇 知眾

    第 10 章 順從與對抗

    第一節 影響

    第二節 順從

    第三節 對抗



    第 11 章 旁觀與從眾

    第一節 旁觀

    第二節 從眾

    第三節 集體



    第 12 章 利他利社會

    第一節 利他

    第二節 利社會

    第三節 志願服務

    ?

    第伍篇 知恨

    第 13 章 社會仇恨

    第一節 社會分化

    第二節 負面態度

    第三節 減少仇恨



    第 14 章 社會攻擊

    第一節 悲劇行動

    第二節 成因

    第三節 避免攻擊



    第 15 章 重建信任

    第一節 社會信任

    第二節 司法信任

    第三節 終身學習



    出處 ?

    參考書目

    *附錄(請至網址http://goo.gl/SmhsFm下載)










    社心使我重回 20 歲,真開心




      我 20 歲那一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國家風雨飄搖。許多一心一意想去美國的同學前途茫茫,又害怕留在台灣。我沒錢,只能選擇在台灣求發展,同時打好幾個工,又拼命唸書,每學期平均都超過八十七分,都拿書卷獎。



      當我 20 歲時,念台大社會系社會工作組,最有興趣的既不是社會學也不是社會工作,而是心理學。對於心理學大師,從佛洛依德、佛洛姆到精神分析學派,幾乎所有的中文書都讀了。每週從徐州路法學院坐車到總區聽鄭心雄老師講心理治療學派。要實習了,選的是三總精神科,因為這領域與心理最接近,碩士班又去三總精神科,還執行了完整的精神分析個案,二十次的歷程讓我更佩服佛洛依德。直到拿到社會學博士,我還是不能忘情心理學。在補習班開了「心理學家教班」,幫助一些準備考轉學考的同學。即使進到東海社工系專任,我還去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兼了好多年課,運用許多大學時期即累積的知識及實習經驗。



      我喜歡心理學,因為我始終渴望探索自我的心理、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剖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但我也喜歡探索別人,十多年前,我把相當的人寫成短篇案例,有一百多篇,有些登在報紙雜誌上,讀者很有興趣,在網路裡有一些流傳,甚至好多人把我所寫的人物當成是我。每當發生重大新聞事件,我經常寫稿或在廣播中探討事件的主角,例如鄭捷、葉世文。



      雖然我如此喜歡心理學,總覺得這領域「小了些」,做不了大事。我非常外向,總是期盼能行動、改變、改革,因此選擇社會工作為我的職業。二十多年來,我帶領幸福家庭協會團隊做了非常多的事。單是 2014年,推動三十多個方案服務的對象就超過四萬人。我擔任東海的系主任、學務長、教師會理事長八年多,也以「動起來、走出去」為主要策略。



      民國一百年是我重回心理學的關鍵,離開行政職位的我決心實現 20歲的夢。88 歲的家父在四月辭世,留下他 83 歲時寫的《老人心理學》。我用兩年的時間把這本書編寫成新書。同時撰寫《工作與組織行為》,寫的就是「管理心理學」。我開始教大一的「社會心理學」,愈教愈開心,很快的,我就決定要寫一本 20 歲的人都看得懂的《社會心理學》。



      這本書是寫給生活在台灣的大學生看的,我始終不能理解為什麼對社會科學領域大學生入門的課程要用英文書或用翻譯的?社會科學是「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的」,學生看到的、認識到的卻總是美國或英國。美國社會怎麼能直接轉變為台灣的?美國人的心理怎麼能當作台灣人心理的依據?美國的社會心理現象與台灣的相差太多了!



      我在台大讀大二修「社會心理學」,老師是美國人,他舉的例子我難以理解。前些年我開始教這門課,先用國內最暢銷的翻譯教科書,但很難說服學生,總是要舉很多本土的例子。想找尋國內的實證研究,資料非常少,研究主題很窄。去年,我找了八十篇與社會心理學有關的專題研究、博士論文、碩士論文給班上學生進一步探究,又找了八十本相關中文書籍(包括翻譯的)要學生寫讀書心得。有些人寫得不錯,我整理成冊發給每一位修課的同學,學生的反應很好。



      不能只要求學生寫,我自己更得寫,第一次寫成十二章,用這份教材來引領大一的同學。在學生出席率、各項考試與課程評鑑各方面來看,都比用翻譯書好很多,因此把編寫這本書是自己 2014 年的首要目標。



      每當有重大社會事件,第二天聯合報或中國時報的民意論壇常有一位「彭懷真」投書,理性分析又感性分享,那個人就是我,這本書的作者。



      我是生長在台灣、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本土社會科學研究者,始終扎根在這塊土地,運用社會心理學等知識,剖析台灣發生的重大事件。每個禮拜天傍晚若打開收音機或上中廣網站,會聽到「彭懷真」主持的新聞評論節目,這節目從 1999 年起播出,持續十幾年。



      由於長年探究台灣社會中的心理現象,我能夠很快找出新聞之中該探索的關鍵點,然後加以論述成為短評。也由於長期閱讀社會心理學的專書或小說,觀賞電影或影集,我對人性、人心、人際、人道、人權等,有多一些敏感度。我也對犯人、街友、加害人、施虐者、低收入戶、酒癮者、社區居民、老人、大學生、高中生等進行研究。再加上二十多年來,我持續從事社會工作,接觸各種加害者或受害者、被社會排除的弱勢者,聆聽各種悲慘遭遇,面對種種社會現實。因此,這本書寫的不是艱澀的學術大作,希望是平凡百姓能夠閱讀及應用的知識。我已經寫十幾本教科書,一直期待引領更多學子認識社會科學領域的豐富、有趣及有用。



      牛頓的一生持續在科學的大海邊撿石頭、撿貝殼,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有許多前輩撿到珍珠寶石。我在台灣這大海邊及社會心理學這兩大塊,都只撿拾了一些小石頭,我歡喜繼續撿石頭,也鼓勵讀者—不論幾歲,都來探索。我在報紙上只能寫一千字的專論,這裡有二十萬字。如果讀者好好學習,日後遇到重要事件,寫一篇一千字的剖析,絕非難事。



      這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巨流的許多同仁:邱仕弘先生、蔡博文先生、葉哲宏先生、黃麗珍小姐、沈志翰先生、李麗娟小姐等。也感謝社會心理學課程的助教與學生,透過每一位的眼神及考卷作答,我比較能掌握 20歲上下學子的心態及認知能力。




    彭懷真 甲午年立秋




    其 他 著 作
    1. 婚姻與家庭(第五版)
    2. 社會工作管理 彭懷真
    3. 社會福利行政
    4. 家庭社會工作
    5. 社會工作概論
    6. 比人生更真實的是電影啊!
    7. 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
    8. 社會學導論(修訂二版)
    9. 家庭與家人關係
    10. 非營利組織:12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