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地球文學結構

地球文學結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1817
傅正明
聯經出版公司
2013年5月23日
120.00  元
HK$ 102  







叢書系列:聯經文庫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聯經文庫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外國文學研究









  以文學透析世界.把詛咒化為葡萄園
  透過地球上的偉大作家,深入我們賴以生存的結構

  所有人都知道經緯線鋪滿了我們所生存的世界,用以定位座標,出發或返回。

  然而經緯線並不真的存在。地球上存在過那麼多故事,總也透過文字述說,記憶或忘卻。

  文學的確是宏偉的空中樓閣--因為它在人類內心構築了整個地球。

  .特別收錄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評論專文兩篇

  世界文學的土壤,孕育出千姿百態的奇花異草,各有其美。透過反映社會、體現人生的文學作品,那些未曾到達的地方、難以企及的風景,皆能任讀者盡情欣賞、恣意行旅。傅正明透過一雙雙觀看世界的深邃心靈之眼,帶我們發掘身處其中卻難識其內部構造的文學世界,那是外在的盛放,也是內裡的風景。

  《地球文學結構》是一本評介世界名家與名作的專著,範圍遍及世界地圖各大區塊--歐洲、北美、中南美、亞洲、中東、非洲等;時間則橫跨近現代至今;涉及神話、詩歌、散文、戲劇、電影等各種文學藝術形式;更特別收錄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生死疲勞》《檀香刑》全新評論兩篇。

  全書按地域分為九輯,輯錄了五十七篇作者為《聯合報》和《明報月刊》等報刊發表的文學評介專欄文章,目的就是為一般中文讀者帶來更寬廣的視野,既有作品文本分析,也折射了世界各地的歷史和現狀的某些側面,更力求弘揚西方人文主義精神和世界文學的優秀傳統。經由作者細心萃取精髓、整理更新,添加首度發表的精闢文章,一趟豐富的文學之旅即將展開。

作者簡介

傅正明

  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居瑞典。主要著作有《在波蘭的廢墟上--辛波絲卡的詩歌藝術與文化傳統》、《黑暗詩人--黃翔和他的多彩世界》、《百年桂冠--諾貝爾文學獎世紀評說》和《詩從雪域來--西藏流亡詩人的詩情》。主要譯著有《古希臘喜劇藝術》和《英美抒情詩新譯》等。此外有散見於報刊的詩文作品。



第一輯
01【中國】莫言的「滿紙荒唐言」索解--評小說《生死疲勞》
02【中國】檀香刑與文身刑--談莫言與卡夫卡的不同文明和美學
03【日本】當代安蒂岡妮的範例--評渡邊義治和橫井量子的話劇《南京血雨》
04【南韓】詩歌菩薩的入世關懷--南韓詩人高銀和他的詩歌
05【北韓】描繪北韓「飢餓的戰爭」--讀詩人張進成的《百元賣女》
06【印度】德賽和她的《繼承失落的人》--談2006年曼布克獎獲獎作品
07【緬甸】緬甸血祭
08【柬埔寨】荒原上的聖誓宏願--柬埔寨詩人吳山姆及其詩作
09【泰國】葵花與蓮花--泰國詩人蓬拍汶及其詩作

第二輯
10【美國】林肯之死與惠特曼的哀歌
11【美國】九月之殤--奧登個人的聲音與公眾的聲音
12【美國】劃時代的戰後鋼琴--談布魯克斯的兩首十四行詩
13【美國】中美核戰爭的文學預言--讀厄普代克的《走向時間的終點》
14【美國】歐巴馬和他青年時代的精神導師
15【美國】騎著彩虹的孩子和父親--悼念流行音樂之王麥可.傑克森
16【加拿大】奧菲斯神話原型的現代闡釋--佛萊的理論與愛特伍的詩歌一瞥
17【祕魯】活人祭和社會暴力的探究--讀巴爾加斯.尤薩的《利圖馬在安地斯山》

第三輯
18【英國】《暴風雨》的「魚人」夢
19【英國】走出地獄--紀念米爾頓冥誕四百周年
20【英國】東方與西方在這裡相遇--紀念威廉.布雷克冥誕二百五十周年
21【英國】廢奴運動的詩歌--紀念英國廢除奴隸貿易兩百周年
22【英國】從湖畔到戰壕--英國詩人湯瑪斯和他的詩作
23【英國】萊辛「太空小說」的意蘊
24【愛爾蘭】葉慈之鳥--葉慈的《情殤》及其禪宗公案意義
25【澳洲】母牛詩人的公牛犄角--澳洲詩人莫瑞的詩歌和詩學

第四輯
26【法國】法國革命的遺產與羅蘭的革命戲劇
27【法國】為了忘卻的記憶--談勒.克萊喬的文學主題
28【德國】布萊希特的脊樑骨
29【德國】把詛咒化為葡萄園--評慕勒的小說《心獸》
30【奧地利】佛洛伊德過時了嗎?
31【奧地利】在陰暗的底片上--讀葉利尼克的《叛逆的邊緣人》

第五輯
32【希臘】奧運會與人文主義的起源
33【義大利】達利歐.弗的戲劇與中國文革
34【西班牙】愛情的真諦--觀新編西班牙古典戲劇《塞萊斯蒂娜》
35【葡萄牙】薩拉馬戈和他的寓言小說

第六輯
36【丹麥】安徒生童話裡的中國人 37【挪威】從「挪威魂」到「挪威奸」--投向納粹的諾獎作家漢姆生
38【瑞典】警醒是從夢境跳傘--特朗斯特羅默的詩歌境界一瞥
39【瑞典】柏格曼與他的黑暗電影

第七輯
40【俄羅斯】拯救世界的時間和藝術美--紀念索忍尼辛逝世
41【波蘭】死的靜美和愛的真切--紀念辛波絲卡之死
42【匈牙利】詰問奧斯威辛--讀卡爾特斯的《非關命運》
43【阿爾巴尼亞】卡達雷--以妓女為鑒的阿爾巴尼亞作家
44【科索沃】血沃自由花--科索沃神話及其現代解構
45【亞美尼亞】屠刀下的詩歌之舞--亞美尼亞詩人夏曼托與種族屠殺記憶
46【土耳其】帕慕克的萬花筒和鏡象藝術

第八輯
47【索馬利亞】在索馬利亞的地獄裡--法拉赫和他的小說
48【肯亞】提安哥的小說與肯亞的政治危機
49【辛巴威】辛巴威的詩歌之鳥

第九輯
50【以色列】兩個猶太詩人的族裔認同--紀念以色列建國六十周年
51【以色列】奧茲的牆紙能拯救中東?
52【伊朗】不羨絲綢愛布衣--《魯拜集》的絲綢意象
53【伊朗】我還活著,活在人們心裡--紀念魯米冥誕八百周年
54【伊朗】伊朗革命中的詩人玄魯
55【伊拉克】和平的麻雀--伊拉克詩人優賽福
56【埃及】馬哈福茲見真主去了?--紀念馬哈福茲逝世
57【突尼西亞】突尼斯革命與詩人的預言



自序

  2006年8月,允晨文化公司為拙著《詩從雪域來》舉辦新書座談會,我從瑞典赴台北出席。為本書作序的《聯合報》副刊主編陳義芝先生特地趕到開座談會的天開圖藝書坊。這是我與義芝先生初次謀面。在此之前,聯副發表過我多篇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的文章,後來收入《百年桂冠--諾貝爾文學獎世紀評說》一書。因此,義芝先生邀約我在聯副開個有關世界文學的專欄,寫些文章既能評介世界優秀文學,又能與世界大事或時事稍有聯繫。我欣然答應義芝先生的雅囑,一起開始醞釀專欄的標題,後來定為「讀文學看世界」。

  回瑞典後,我立即清點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讀書筆記,選擇新的富於人文精神的作家作品。作為文學評論工作者,我力求比普通讀者多讀一些,先讀一點,然後復述一些有價值的故事,賞析一些有意味的詩歌,同時表達我的文學理念。文學可以以小見大,詩歌可以片言百意,文筆可以「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陸機《文賦》),因此,讀者可以跟著我一起讀文學看世界。有興趣的,可以循此頭緒,進一步旁涉博取。

  是年八月底發表的第一篇專欄文章〈奧茲的牆紙能拯救中東?〉,可以說有開宗明義的意味。這就是說,我希望和讀者一起思考杜思妥也夫斯基提出的「以美拯救世界」的問題,或謝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提出的詩歌與坦克對峙的問題。

  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當代社會,究竟是個什麼世界?我們不是處在現代甚至後現代的商業和科技高度發展的文明世界嗎?為什麼還有野蠻的戰爭,坦克的輾壓,恐怖的威脅?我在〈劃時代的「戰後鋼琴」--談布魯克斯的兩首十四行詩〉中指出:從大時代背景來看,我們仍然處在後奧斯維辛時代。可是,W.H.奧登寫於二戰爆發時的〈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一詩,卻喚起了讀者對九一一恐怖襲擊的「九月之殤」的聯想。從更近的時間距離來看,我們處在後九一一時代。至於當代中國,從本書論及的莫言的《生死疲勞》等小說來看,仍然處在前現代後文革或後毛時代。舊傷沒有癒合,新創接連不斷。因此,作家對世界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曹丕《典論.論文》云:「文章者,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對於這種古老的經邦緯國的文學要求,我們必須賦予新意。地球上從來沒有出現一個真正的理想國家,相反,如奧茲所言,國家往往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邪惡」。即使是高度民主化的國家,也是不完善的。因此,文學的經邦緯國,絕不是為王者謀,絕不是歌功頌德粉飾天平,而是像索忍尼辛那樣,把文學作為道義上的「第二政府」來抗衡惡性的權力結構。儘管文學不能對國家統治者產生直接影響,但其潛行默化的力量可以間接影響一切人。

  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也是藝術之道。如果膠著於具有強烈政治傾向的文學,或在嚴肅文學中始終一本正經,缺乏幽默,我們就會感到一種審美疲勞,因此同樣需要輕松的文學。古語雲:「經緯天地曰文。」(《左傳.昭二十八年》)。經天緯地,在隱喻意義上是經邦緯國的同義詞,但就其本義來說,還可以體現文學的宇宙學和人文地理學的意蘊,例如本書論及的萊辛的「太空小說」,有經天緯地、經山緯水的懷抱,可以體現天、地、人合一的理想,或現代意義上的人文和生態環保意識。此外,從紀念布雷克的〈東方與西方在這裡相遇〉和評論湯瑪斯的〈從湖畔到戰壕〉等文章中,都可以發現這種審美理想和詩詞的張弛之道。

  我在〈佛洛伊德過時了嗎?〉一文中指出,這位精神分析學家是開掘人類心靈世界的文學導師。引導讀者向內看的文學,可以經身緯心。尤其是這類詩歌,與禪頗為接近。向內看,讀者可以像詩人一樣照見自己內在的天國虹霓,內心的淨土福田,也可以發現自己的心理暗角或心獄地牢,經過一番掙扎苦鬥,修持淨化,最後可以像米爾頓那樣「走出地獄」,像羅伯特.白朗寧(Robert Browning)那樣步入天國,或化輪迴為涅槃,當下解脫。

  本書論及的許多詩人,例如米爾頓、布雷克、湯瑪斯、葉慈、辛波絲卡、惠特曼、奧登、高銀、特朗斯特羅默,往往在社會關懷、山水之戀與個人靜修之間保持一種審美的張力,可以品味出佛學禪意。

  在拙著《夢境跳傘--特朗斯特羅默的詩歌境界》(即將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中,我把詩人的動中靜修稱為「跳傘禪」。特朗斯特羅默把詩歌視為「交會場所」,以一根紐帶把那些看似隔離的地方割裂的現象聯繫起來。他的靈感可能來自佛經的梵文詞「經」(Sutra)。「經」的詞根源於動詞「縫」,意即像針線一樣把不同事物縫在一起,因為天下萬物都有或隱或顯的聯繫。

  「讀文學看世界」專欄,已經成為我與不相識的讀者的一個「交會場所」。專欄文章,加上筆者在其他報刊發表的評論和多篇首發的文章,輯錄成書,由聯副現任主編瑜雯女士引薦給聯經出版社,經與責任編輯商榷,改題為「地球文學結構」,這就是本書的緣起。在文學領域,結構原本指一部作品的謀篇佈局。書題之借喻,指各種語言的文學家和批評家在世界文壇共同營造的文學結構。文章之於地球,如錦繡有經緯,經緯相錯,成觀賞人文風景之線索。本書從中國文壇發端,一路看世界,只能從步步生景的宏觀風景中采擷一枝一葉。但願借此篇幅進一步與讀者神交,共同領悟人類的生命之樹。

  本書最初由現已喬遷的林雲負責編務,後由黃崇凱先生擔任責任編輯,並約請楊顯慧小姐為每篇文章撰寫了作家簡介,附錄文末,謹此深表感謝,同時謹向義芝先生、瑜雯女士和聯經出版社副總胡金倫先生致謝。




其 他 著 作
1. 魯拜集與中國文化
2. 狂慧詩僧:邱陽創巴傳奇三部曲
3. 夢境跳傘:特朗斯特羅默的詩歌境界
4. 英美抒情詩新譯
5. 西藏流亡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