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孔門真儒:復聖顏回

孔門真儒:復聖顏回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418631
明德出版社
明德出版社
2013年3月15日
50.00  元
HK$ 45  







規格:平裝 / 170頁 / 14.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大成至聖孔子,傳先聖王道於天下,周遊列國十四年,抱負未得施展;深感君臣遇合之難,世道人心之不古,倫常蕩然之無存,大道之不可行,而決然返魯。於斯,晚年潛心注書立言,為表彰六藝之教,以補政治之不足;故刪詩書,訂禮樂,以匡世道人心;贊《周易》,為明天道,以闡述先聖之道統;作《春秋》,為昭顯周禮,以正名份者;無不以繼天立極,為萬民立命,承先啟後,垂聖哲真儒之典範,以為後世法。孔子享年七十二,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孔門弟子約三千餘人,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資料可考者),成就傑俊者有十位,稱之「十哲」。後世推崇儒門之四位賢儒為「四聖」,即復聖顏淵、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以配享聖廟,故又稱為「四配」。「十哲」者,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記載: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師也辟,參也魯,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孔門弟子雖有四科之分,但孔子教學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而施教以六藝,無不以成其德行為主要。在諸弟子中,尤以顏回學行之德,屢受孔子稱讚,誠為後世「真儒復興」之表率。譬如,顏回之不遷怒,不貳過,不恥下問,大智若愚,及安貧樂道等等之德行,皆為吾人進德修業的典範。


儒家應運因緣/8
生平概述/17
學行/31
志向與德行/73
成就/130
顏回之喪/151
歷代聖哲稱封/159
繼天立極垂儒風/167





  一、顏回誕生

  顏回(公元前五二一年 ~ 公元前四八二年),字子淵,亦稱顏淵、顏子,春秋魯國人。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二一年),誕生於山東曲阜,小孔子三十歲。父親顏路,名無繇,亦稱顏由,小孔子六歲。居闕里,與孔子相鄰,祖先世代為官清廉;母親姜氏,妻戴氏,宋國人。

  顏子自幼家貧好學,天資聰敏;為孔子早期弟子,列為孔門德行科之首,屢受孔子讚美。顏回是孔門心傳的繼承人,不幸短命早死,逝於魯哀公十三年(西元前四八二年),享年四十歲。後世尊稱為「復聖」,配享孔廟之「四聖」,亦稱「四配」。

  ※註
  按史料所載,各有其闕如。據孔子年譜的考證,顏回誕生於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二一年),當可信。《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顏回,字子淵,魯人。少孔子三十歲。」而孔子周遊列國時,顏回隨侍在側,直到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四八四年),孔子由衛國返回魯國;隔年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四八二年),顏回不幸早卒。」按孔子年譜載:「孔子年十九生伯魚,伯魚年五十卒,則孔子年當六十九。」又載:「顏回卒於孔鯉之後」,而魯哀公十二年(西元前四八三年),孔鯉卒;故顏回之卒年當四十,亦無疑矣。

  二、求學階段

  父親顏路,素仰孔子才德睿智,先禮拜孔子為師。顏回於十三歲,終於與父親同拜為孔子的早期門生。顏回正處於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最佳的求學階段,在約經歷六年的學習,學業之基已奠定。孔子讚嘆道:「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又言:「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孔子對年少初學的弟子顏回,其家貧而好學篤行,及聰慧勤敏而樂於道問學的稱讚,也是肯定顏回是可造之樸玉。

  以顏子之質,聰敏好學而精進,乃進而探問,想窮究孔子思想「仁」的真諦,故孔子答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又問其「條目」,則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回說:「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可見此時的顏回,已默識心通於夫子之道,故恭敬而有信心的對夫子說:「學生顏回,雖不聰敏,將以仁為己任,身體力行矣。」宋朝賢儒程子對此則說:「顏子問克己復禮之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中也。顏淵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程子因此以之為鍼砭,以作為進德修業的自我警惕。

  顏回於魯定公八年(西元前五○二年)十九歲,娶宋國女子戴氏為妻,次年生子顏歆。此時的顏回,雖說於學有所得,但生命未經歷練,則所學亦未臻篤厚矣。




其 他 著 作
1. 濟公活佛救世真經:義理講述
2. 老師的話第28輯
3. 孟子金句:天性與人情
4.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聖人之道章第七
5.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大德受命章第六
6.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至聖至誠章第九
7.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哀公問政章第八
8.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序言及全書大旨第十
9.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君子之道章第五
10.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君子時中章第四
11.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鬼神之德章第三
12.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天命章第一
13.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自誠明章第二
14. 七真史傳:白話演說(增訂版)
15. 菩薩告訴我:持齋
16. 孟子金句:君子的自反與存心〈下〉
17. 菩薩告訴我:和解
18. 孟子金句:生命的學問
19. 孟子金句:君子的自反與存心〈上〉
20. 老師的話第26輯
21. 白水老人慈語:今天我們求道了
22. 老師的話第27輯
23. 白水老人普世智慧
24. 霖雨蒼生:白水老人行誼
25. 墜淵門徑
26. 十年一覺
27. 聖母愿菩薩行
28. 老師的話第25輯
29. 白水老人生活智慧
30. 修行九朽志節問答錄
31. 瞥見
32. 五倫八德的修持
33. 老師的話第24輯:慈父般的叮嚀
34. 如何護持道場
35. 開設佛堂的真義
36. 道統與天命明師
37. 禪心道場 壹
38. 孔門真儒四科十哲下
39. 禪心道場 貳
40. 孔門真儒四科十哲 上
41. 孔門真儒四科十哲下
42. 禪心道場 貳
43. 孔門真儒四科十哲 上
44. 老師的話第23輯
45. 傳承:開荒人員的愿行涵養
46. 彌勒救苦真經:字句探義
47. 修道真言
48. 覺者的棒喝:諸佛菩薩的慈訓十
49. 天道佛音
50. 清靜經:院長大人註解
51. 傳承:辦事人員的愿行涵養
52. 孔門真儒:亞聖孟子
53. 一貫薪傳
54. 三寶的真義:新版三寶範例
55. 大學證釋:列聖著述
56. 中庸證釋:列聖著述
57. 論語:白話譯註
58. 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
59. 求道的真義:新版開示道義
60. 孟子:白話譯註
61. 性理題釋:白話語譯
62. 一貫儀式之殊勝
63. 白陽四書
64. 明德新民進修錄
65. 傳承~壇主的愿行涵養
66. 傳承~講師的愿行涵養
67. 孔門真儒:宗聖曾子
68. 還鄉覺路:十條大愿
69. 孔門真儒:述聖子思
70. 回天的五個條件-心念
71. 人間故事:八風篇10
72. 老師的話第22輯
73. 回天的五個條件-戒律
74. 白陽經藏:諸佛菩薩慈訓[中國大陸時期]2
75. 白陽經藏:皇中慈訓[臺灣時期]2
76. 回天的五個條件-德性
77. 老師的話第21輯
78. 老師的話第21輯
79. 人間故事:感應篇8
80. 養真集:附註解
81. 佛規諭錄:十五條佛規
82. 人間故事:故事篇1
83. 人間故事:故事篇3
84. 人間故事:故事篇5
85. 人間故事:見證篇4
86. 白陽聖佛錄
87. 覺者的棒喝:諸佛菩薩的慈訓八
88. 覺者的棒喝:諸佛菩薩的慈訓九
89. 老師的話第20輯
90. 老師的話第20輯
91. 研究班專題(八)
92. 研究班專題(九)
93. 研究班專題(十)
94. 研究班專題(八)
95. 研究班專題(九)
96. 研究班專題(十)
97. 天道真理講義教材本(中)
98. 天道真理講義教材本(下)
99. 三天法會專題(系列3)
100. 三天法會專題(系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