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戰廢品(二十週年紀念新版,《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普立茲獎入圍,哈金經典長篇小說)

戰廢品(二十週年紀念新版,《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普立茲獎入圍,哈金經典長篇小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96918
哈金
季思聰
時報出版
2025年9月30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6264196918
  •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8 x 21 x 2.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師名作坊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本書特別收入二十週年紀念新版序!



      哈金:時報文化將出版此書的繁中版(2011)前,我拿不準是應該稱其為《戰爭垃圾》還是《戰廢品》。後來偶然問起了來美訪問的余華,他說應該叫《戰廢品》。他回答的邏輯很清楚,「戰廢品」以前沒人這樣用過,這樣可以擴充中文的容量。這也是這個書名在中文讀者世界的由來。…‥《戰廢品》講的是個人的故事,一個邊緣人、失敗者的故事──這個故事展示了強大的國家怎樣把個人壓榨成廢品。從文學的意義來說,越是個人的故事也就越普世。



      在我的肚臍下面,有一道長長的刺青 一場被遺忘的戰爭,一群被遺忘的人 挑戰中國對韓戰的官方詮釋,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小說家



       二度榮獲「美國筆會�福克納獎」,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請聽聽一個失敗者的故事。」



      朝鮮戰爭前後,一位軍官�戰俘�英文教師從南方到東北、從朝鮮到美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磨折、遭際與「運氣」……東北是政治創傷的場域,文化反思的處所,也是超越國界、見證人性與時代的空間地理原型。



      故事以黃埔軍校畢業生俞元被派往三十八線的韓戰現場,遭美軍俘虜後在戰俘營的遭遇開始敘述。在戰俘營中,中國戰俘不但要面對高壓統治的美國人、同國不同黨的中國人、還有同黨卻不同心的自己人。在種種鬥爭磨難中,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活著回去,然而即使盼到戰爭結束、回家的時來臨,究竟要回到此岸或彼岸,又是另一場試煉人性的戰爭,只是這次的對象是自己的同胞。? 「雖然寫的是我父親那一代人的經歷,一個韓戰的老兵,但與我自己也息息相關。寫完之後,我心裡從未如此平靜。因為多年積壓的恐懼,全都傾注到了紙上。」──哈金



    獲獎記錄



      2004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2005年「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



    名人推薦



      我為哈金的作品所著迷:他總是呈現出歷史環境中的道德難題;呈現出人性的磨損邊緣;呈現出不屈不撓,也呈現出不抱希望的生存方式。他是我們最有天份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譚恩美



       這不只是一本小說。它是一份歷史的文件,描寫一場被遺忘的戰爭中一個被遺忘的部分。沒有一個歷史學家能像哈金一樣,揭露出韓戰期間中國戰俘那永無止盡的寂寞與苦難的故事。──卡普蘭(Robert D. Kaplan),《戰之華》(Warrior Politics)作者



      小說一開始就設定要以這個意義不斷改變的紋身記號作為俞元生命書寫的代表。國民黨或是共產黨都不是他心之歸屬,兩個政黨也都不認同他為同志。這種強烈的孤寂感,正是戰爭帶給他的最大心理印記。在如此險峻的環境中依然試圖保留部分的自由意志,拒絕成為可任意拋棄的戰爭垃圾。他的努力引導我們看到小說中最為正面的訊息,為無情的戰爭世界帶來一線光明。哈金將此書獻給曾是韓戰老兵的父親,傳達了為祖輩留史的用心,也保留了珍貴的戰爭記憶。──馮品佳



    ?


     





    二十週年中文版序

    十週年中文版序



    引子

    1 跨過鴨綠江

    2 三八線以南的潰敗

    3 三個月的游擊生活

    4 格琳醫生

    5 巨濟島七十二聯隊

    6 伍德沃斯牧師

    7 出賣

    8 一頓晚餐

    9 甄別之前

    10 甄別

    11 第六零二聯隊

    12 一齣戲的上演

    13 不尋常的請求

    14 一次考驗

    15 會見朴先生

    16 貝爾將軍

    17 扣押貝爾將軍

    18 勝利之後

    19 裴政委被捕

    20 到達濟州島

    21 通訊與掃盲

    22 裴氏密碼

    23 一個年輕女人的來訪

    24 升起國旗

    25 又一個犧牲的性命

    26 殺!

    27 與拉爾森面談

    28 娛樂和工作

    29 意外

    30 最後的命令

    31 重新登記

    32 回到濟州島

    33 疑惑

    34 好夥伴

    35 非軍事區內

    36 不同的命運

    作者手記

    致謝

    作者手記

    〔導讀〕戰爭的印記 馮品佳

    關於作者

    關於譯者





    引子



      在我的肚臍下邊,刺著一道很長的刺青:“FUCK…U…S…”那些圓點子上端的皮膚,皺皺巴巴,像被燒過的傷疤。這道刺青,是我的護身符,在中國保護了我將近五十年。來美國之前,我想過是不是該去掉它,後來決定還是留著。不是因為我捨不得它,也不是怕動這麼個小手術,因為要是去開這個刀,免不了會傳出去,要是讓領導知道了,可能會註銷我的護照,他們本來就懷疑我不會再回國了。更何況,我打算隨身帶上為寫這本回憶錄而收集的所有材料,不能讓公安對我有一絲一毫注意,說不定會沒收我所有的筆記和資料。現在,我身在美國了,我的刺青已經失去了法力,相反地,它成為我沒完沒了的精神負擔。兩個星期前,在亞特蘭大過海關的時候,我的心跳得像一隻落在網裡的鴿子,生怕那個語調歡快的大塊頭海關人員會起疑心,那樣的話,他就會把我帶到小房間裡去,命令我脫掉衣服。那道刺青可能弄得我被拒絕入境美國。



      有時候,在這裡的大街上走著,我會突然感到一陣驚恐,彷彿一隻看不見的手一把抓住我的前襟,把我的衣服從皮帶底下掀出來,向過路人露出我肚子上的祕密。即便在悶熱的夏天裡,我也絕不把衣服釦子全部解開。晚上沖個熱水澡是我喜歡做的事,也是我認為最佳的美國享受。每次我洗澡時,都會小心地鎖上浴室的門,生怕凱瑞,我那柬埔寨出生的兒媳,會在不經意間看見我肚皮上的字。她知道我在朝鮮打過仗,也知道我打算利用在美國期間寫一本關於那場戰爭的回憶錄。此時此刻,我還不想對外人透露其中任何內容,不然,我會在拿起筆來的時候失去底氣。



      上個星期五我正打盹兒,肚皮露了出來,我那三歲的孫女凱蒂,用她的手指頭順著那行字一路戳戳點點摸下去。她明白“U…S…”的意思,但不認識前邊那個動詞。我覺得癢癢的,醒來一看,只見她的蝌蚪眼睛正忽閃忽閃的。她先一咧嘴,又噘起嘴唇,一張蘋果臉繃緊起來。我還沒來得及說話,她已經身子一轉叫起來:「媽咪,爺爺的肚肚上有字兒!」



      我一下子從床上跳下來,在門前一把抓住她。還好,她媽媽不在家。「噓─凱蒂,」



      我一邊說一邊把手指壓在嘴唇上:「別告訴別人,這是咱倆的祕密。」



      「好吧。」她那笑容分明表示她已經起了疑心。



      那天的下午我帶她去了八福路上的亞洲廣場,給她買了一大塊山楂糕,還有一盒洋芋片,把她樂得在我臉上猛咂了兩下。她答應我絕口不對任何人吐露我的刺青,連她哥哥鮑比也不能講。不過我懷疑她的諾言能守住多久。她肯定會記住看到過我的刺青,也一定會搖晃著她的小腦袋,去解開這個謎。



      我的孫子鮑比,是個聰明孩子,快七歲了。我常常問他,長大以後他要幹什麼。他搖搖他那張圓臉,回答說:「不知道。」



      「當個醫生好不好?」我慫恿他。



      「不。我想當個科學家,當個天文學家。」



      「當個天文學家就得花好多時間待在天文臺,那你想成個家可就難了。」



      他媽媽圓潤的聲音插進來:「爸,不要又強迫他。」



      「我沒強迫他做任何事情,只是提個建議。」



      「他應該按他自己的興趣去做。」我兒子大聲說。



      於是我閉了嘴。他們大概都覺得我是貪財,巴不得看見孫子腰纏萬貫。其實我的願望和錢一點關係也沒有。我打心眼裡相信,醫生是一個崇高、人道的職業。如果我再生一次,我一定會獻身於醫學。這個想法扎根在我腦海裡已經五十年了。我無法對兒子和媳婦詳細解釋,為什麼我常常慫恿鮑比考慮當醫生,因為整個故事會勾起太多的戰慄和痛苦。簡單地說,在朝鮮和中國我所看到那些白白死去的生命,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這些記憶,使我當醫生的願望越來越強烈。醫生和護士遵循一套不同的道德倫理,使他們能夠超越政治說教和人為的敵對,而憑著憐憫心和人性尊嚴去行事。



      再過八、九個月,我會回中國去,回到生我、養我,並最終埋葬我這把老骨頭的土地上去。我已經七十三歲了,老伴、女兒,還有外孫,都留在那邊家裡,我是不會再來美國了。



      在我回去之前,我一定要完成這部已經計畫了大半輩子的回憶錄。我要用我從十四歲起開始學習的語言─英語─來寫這本回憶錄;我要用紀實的方式,來講我的故事,以保證歷史的準確。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我的孫兒孫女,還有他們的爸媽,會閱讀我這些故事,從而能夠感覺出我肚皮上刺青的全部分量。我把這部回憶錄,看做一個像我這樣的窮老頭兒,能夠遺留給他的美國子孫的唯一禮物。

    ?




    其 他 著 作
    1.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首刷限量版作者親簽、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哈金最新長篇小說)
    2. 南京安魂曲(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哈金經典長篇小說新版)
    3.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哈金最新長篇小說)
    4. 瘋狂(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5. 瘋狂(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6. 背叛指南(十週年紀念新版)
    7. 自由生活(作者親簽版)
    8. 放歌(作者親簽版)
    9. 自由生活(十五週年紀念新版)
    10. 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