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南京安魂曲(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哈金經典長篇小說新版)

南京安魂曲(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哈金經典長篇小說新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97052
哈金
季思聰
時報出版
2025年9月30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6264197052
  •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1.8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師名作坊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本書特別收入新版序!



    哈金:也許我寫得太逼真,讓小說和史實混淆起來。這種混淆仍讓我不安,

    也讓我明白小說的獨特力量,甚至能創造文化中的現實。



    為了生存,人們通常是健忘的,但歷史應該被如實記錄下來。

    恐懼不是生存的方式……死亡不過是生命的一個階段罷了,

    我們沒有什麼值得恐懼的。



    中國版《辛德勒的名單》!



      故事以1937年南京大屠殺為背景,描述時任金陵女子學院校長的美籍傳教士明妮•魏特林,在日軍侵犯南京之際,以自己美國公民身分留守當地,保衛避居在校內超過一萬名無助的中國婦孺。本書描述明妮當時如何與日軍斡旋攻防的經歷,及至回到美國,明妮依舊鎮日為大屠殺期間,無力保護而犧牲的生靈哀悼……



      哈金以近乎新聞報導的方式,描寫戰爭的暴行,素樸的文字傳達出更深沉的力量。明妮•魏特林是真實人物,小說中她以基督教徒的身分為上帝服侍。然而就像所有偉大的英雄一樣,明妮竭心盡力,雖然受眾人愛戴,卻也不免落人口實、遭人非議,使她最終因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精神崩潰,走上絕路。哈金描寫人性的功力在此又可見一斑,使本書既有史詩般記錄歷史的宏大格局,又有小說刻畫人物的細膩之處。


     





    新版序





    第一部 首都淪陷

    第二部 慈悲女神

    第三部 諸種瘋狂

    第四部 此恨綿綿

    尾聲

    作者手記

    謝詞

    關於作者

    關於譯者









      小時候常聽老人們說起南京大屠殺,但對其中的來龍去脈和具體情況並不清楚。來美國後,發現這裡的華人每年都要紀念這一歷史事件。我和太太也參加過數次集會。真正開始對這件事瞭解是在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出版之後。我太太老家是江蘇南通,她看完張純如的書後每天嘮叨不停,說:「南京守軍中如果有二百個像你二爺那樣的軍官,南京就不會陷落。」我二爺是山東蓬萊人,是個小地主,為人做事說一不二。有一回日軍進了村,把鄉親們圍捕起來,逼他們供出游擊隊在哪裡。二爺站出來說他知道,但不願告訴他們。不管他們怎麼打他,他仍舊罵個不停,直到他們把他砍頭了。其實他並不知道游擊隊在哪裡,但就是嚥不下這口氣。我奶奶在世時常對我說:「要是日本人不把他砍了,他也逃不過土改。」二爺脾氣實在太剛烈了。



      後來我也讀了張純如的書,從中第一次知道有一些外國人士在南京幫助保護過難民。明妮.魏特林雖然做了那麼多好事,但在美國很少有人知道她,可能是因為她自殺了,教會不鼓勵那樣做,不能把她當做楷模。我太太也常說起明妮的遭遇,覺得太不公平。久而久之,我便開始想寫一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小說,並以明妮.魏特林為主人翁。這樣做如果寫得好的話,就會把民族經驗跟國際經驗融合起來。中華民族是個健忘的民族,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沒有在文學中有相應的表達。日本人就不是這樣,挨了兩顆原子彈,隨後就出現了《黑雨》之類的文學作品,使他們得到世界的同情。



      我明白寫這部小說是一個將歷史變成文學的艱難過程,但這本書漸漸成了塊心病,再難也想做下去。由於是用英語來寫,一開始就覺得力不從心。直覺告訴我應該以明妮的口氣來敘述,但又很難把握住,這讓我苦惱。要是用中文來寫,這個問題就會容易解決得多,只要為明妮創造一種可信的漢語就可以了,反正在現實中她基本上不說漢語(是為什麼在二○○八年我常對青年作家說一定要用第一語言來寫作,那樣才能得心應手)。我當時認為自己只能用第三人稱有限角度來寫這部小說,就是從明妮的視角來寫。也就這樣動筆了。一路做下去,改到第三十二遍時已經做到了極致,不過故事仍不成個,細節很有意思,但整體依舊鬆散。我的編輯和他的同事們出了各種各樣的主意,但那些想法我都嘗試過,行不通。最後,情急之下我決定創造一個敘述人,一個中國女人做明妮的助手,讓她講明妮的故事,也順便講自己的故事。我告訴我的編輯還需要兩年才能做完,但寫起來四個月就基本完成了,因為整個故事已經在心裡了,原來走的彎路其實只是應該做的功課。實際上,這個故事必須這樣講,因為中國人是真正的受害者,必須在他們的故事和明妮的故事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這才是負責的態度。我終於明白過來,明妮並不需要什麼人給她一個聲音,她的聲音已經存在她厚厚的日記中。她只需要有人把她的故事講好,講完整。



      她的故事前頭好講,日軍的凶殘和平民受到的殘害容易描述,但之後的數年裡就難講了。這幾年裡沒有重大的事件發生在明妮身上,我又不能虛構,因為她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敘述人高安玲一家人的故事來幫助小說維持敘述的衝動力,直到明妮最後的結局。沿著這個結構我又改了十幾遍,也就是說前後共改了四十多遍。在三年多的寫作過程中,我曾經放棄過兩次,實在寫不動了,很灰心,覺得浪費了時間。後來又不甘心,感到自己受到藝術挑戰,就又回去接著寫。有一回我做了個夢,夢見我太太生了個女嬰,那孩子的臉是明妮.魏特林的臉。我認為那是個啟示─這部小說死活也得寫出來。這樣,這本書就成了我個人的戰爭,在紙上的戰爭。



      寫作的三年多裡,沉浸在七十年前的南京的氣氛中的確令人沮喪,但這是工作條件,無法迴避,常常哭完了還得寫下去。幸運的是這本書終於完成了,也將跟中文讀者見面了。



      不管寫得好壞,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盡心盡力了,能做的都做了。現在我只能祝願它好運─能找到會心的讀者並擁有長久的生命。




    其 他 著 作
    1.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首刷限量版作者親簽、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哈金最新長篇小說)
    2.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哈金最新長篇小說)
    3. 戰廢品(二十週年紀念新版,《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普立茲獎入圍,哈金經典長篇小說)
    4. 瘋狂(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5. 瘋狂(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6. 背叛指南(十週年紀念新版)
    7. 自由生活(作者親簽版)
    8. 放歌(作者親簽版)
    9. 自由生活(十五週年紀念新版)
    10. 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