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小說的獨特力量,能創造文化中的現實,從文學的意義來說,越是個人的故事也就越普世。
特別收入臺灣繁中版序!顏擇雅專文導讀!
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哈金最新長篇小說
繼《戰廢品》、《南京安魂曲》後,書寫共產政治互鬥的最大犧牲品;
傑出中國話劇女導演孫維世的悲慘一生
藝術與革命、戀愛與政治的衝突
在國家暴力蹂躪下,揭露黑暗人性的殘酷真相!?
特別收入臺灣繁中版序!顏擇雅專文導讀!
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哈金最新長篇小說
繼《戰廢品》、《南京安魂曲》後,書寫共產政治互鬥的最大犧牲品;
傑出中國話劇女導演孫維世的悲慘一生
藝術與革命、戀愛與政治的衝突
在國家暴力蹂躪下,揭露黑暗人性的殘酷真相!?
孫維世──第一位話劇女導演,將中國話劇表演藝術帶進新境界,為何慘死於文化大革命?
中國女性意識的先驅,提倡表演藝術改革、自由,卻為何躲避不了政治權力鬥爭,被兩位女性所害?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是哈金繼《等待》、《自由生活》後又一部深具文學厚度與歷史洞察力的長篇小說,取材自中國話劇導演先鋒孫維世的真實經歷。這不僅是一個女性在革命與藝術夾縫中掙扎的生命敘事,更是一部穿越蘇聯與中國兩地的情感與信仰交織的時代畫像。作者本身是東北人,生於文革時代。他用犀利而獨到的眼光,講述了孫維世的非凡卻又悲慘的人生,故事敘述富有洞見與力量,震撼人心。透過這位傳奇女性,更了解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壯闊與多元面貌。
這部小說以孫維世的留蘇經歷為起點,追蹤她從延安到北京,從舞臺到牢獄,從理想主義的信仰者到體制背後的犧牲者的一生。
哈金在本書中再次展現以小說揭示歷史真相的非凡能力。他巧妙融合真實與虛構,借助細膩的人物刻畫和豐富的歷史語境,描繪出一個被理想點燃、又被政治風暴摧毀的知識女性形象。本書不僅展現了一個特殊時代的文化與政治張力,也深刻拷問了忠誠、背叛、愛與犧牲的多重意義。
本書女主角孫維世作為一名未來可期的年輕演員,在養父周恩來和毛澤東的祝福支持下,做出了前往莫斯科留學的人生決定,前往異國深造。在二次大戰戰火洗禮中,她在蘇聯學到了寶貴的現代戲劇觀,獲得深刻而珍貴的洞見,尤其重視戲中人物的內心表現,回國後脫穎而出,將契訶夫、果戈里帶上中國舞臺,甚至改編導演其他一些表現社會進步的戲,例如《湯姆叔叔的小屋》。
可惜命運多舛,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她因與毛澤東第四任妻子江青的舊怨,成為被清算的對象,再次被江青視為眼中釘──兩人在延安時就曾成為舞臺和愛情上的對手。後來江青處心積慮從一名演員一躍而成毛澤東的第四任也是最後一任妻子。從此,孫維世作為中國話劇第一位女導演的輝煌職業生涯戛然而止。
20世紀,伴隨著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孫維世在友誼、愛情、藝術與政治中探索前行,她的個人奮鬥和成功經歷讓讀者深深著迷。同時,她與另一位同樣複雜的女性之間發生了長達數十年的敵意與較量,她們接近那些手握重權的男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哈金以這兩個女人數十年的恩怨為軸,細膩刻畫她們對待權力的方式,巧妙地探索了共產主義的理想與中國共產黨的現實。
這是一部寫給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命運的輓歌,也是一部反思政治與個人關係的悲憫史詩。它既是獻給孫維世的紀念之作,也為所有在烏雲密布中堅持光明的人留下一份文學的見證。
好評推薦
[哈金]用流暢的文字傳達了北京方面必然會認為是過多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真相……他通過閱讀、想像、共情,以靈巧的筆觸揭示了人物的感情生活……這部小說最非凡的成就是它對普通人的精采而可信的招魂。──《紐約書評》
關於共產主義中國的一部史詩級歷史小說,通過一名非凡的真實女性的生活來呈現……一部歷史人物的救贖,其生命終結於政治上的恥辱。──《柯克斯書評》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是一部精采的歷史小說,講述了上個世紀30年代末至60年代中國政治出現陰影,一名年輕女子敢於追求藝術夢想的故事。小說深刻揭示了中國人對俄羅斯文化和政治的親近之情,也對當時手握重權的共產黨領導人進行了深入的挖掘,他們的愛與欲決定了他們身邊人的命運與興衰。敘述語言是哈金標誌性的一貫風格:簡潔卻催眠般引人入勝。從史詩的廣度、強度和重要性上,這部小說讓我聯想到《狼廳》。喜歡歷史和文學的讀者一定會享受這部傑作。──戴維娜•蘭德爾,《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上海最後的玫瑰》和《夜天使》作者。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是一部關於勇氣、信念和韌性的故事,讀來扣人心弦。孫維世曾是一名理想主義的演員,後成為舞臺導演。哈金對人物栩栩如生的刻畫,體現了他細緻的研究和豐富的想像力。文化革命期間,孫維世被毛澤東復仇心切的妻子江青纏上。故事緊張動人。──瓦妮莎•華,《紫禁城》作者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是一部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的史詩級作品,它探尋在政治和社會巨變的時代,藝術可以、也應該是什麼。故事記錄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女性跌宕起伏的藝術人生,以及她對自身審美理想的不懈追求,並將毛澤東、周恩來和江青這些高高在上的歷史人物帶到其真實的、甚至水準比普通人還不如的層面。作者哈金在美國以及華人世界都享負盛名,他以其一貫的直白而又充滿想像力的文字,清晰地審視了人性慾望和卑劣的方方面面。──金夢,《與鬼和小神的自畫像》作者
哈金已擁有大部分作家只能夢想的那種毫不費勁的敘述掌控力。──《紐約時報》雜誌
令人震顫……哈金的語言已成熟到超凡的境界。──《華盛頓郵報》
文風樸實無華;冷靜卻抓人;刻畫人物細緻入微、富有同情心。主人公在與官場、政治以及私人羈絆抗爭的同時,追尋藝術自由和個人成就。這部傑作理所當然地吸引了一群欣賞哈金作品的讀者。──《波士頓環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