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安心國小11+12套書:勇敢說出口!SEL社會情緒養成橋梁書【博客來獨家】

安心國小11+12套書:勇敢說出口!SEL社會情緒養成橋梁書【博客來獨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75159
岑澎維
小天下
2025年9月05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6264175159
  • 叢書系列:文學館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7 x 22 x 1.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橋梁書 > 成長/校園









    《安心國小11:為什麼不能跟他玩?》

    01無憂無慮的新生

    02最要好的朋友

    03難熬的一節課

    04溫馨的生日派對

    05虛擬實境會議

    06翹翹板上的對手

    07我追你跑貓快躲

    08你跟我玩,好嗎?

    09風鈴木下小遊戲

    10永遠都是朋友



    導讀推薦? 讓手足成為父母給的美好禮物? 張嘉紋? ?



    《安心國小12:我不敢告訴老師》

    01不要告訴老師

    02拜託,不要說!

    03下次不要再犯就好了

    04戒指哪裡去了?

    05你怎麼拿到的?

    06我怕老師誤會

    07今天不開直播

    08找老師幫忙

    09真相大白

    10早該戴眼鏡啦!



    導讀推薦? 不夠好也很可愛? 張嘉紋







    ?





    推薦序



    讓手足成為父母給的美好禮物

    兒童臨床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PDA)認證正向教養講師? 張嘉紋




      作家龍應台在散文〈共老〉中提及「手足」:「和這個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樣,我們從彼此的容顏裡看得見當初。」她也以熱帶美洲的雨樹來形容手足間既有距離又堅實的情感:「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公尺,但是同樹同根……」



      的確,雨樹的樹幹如同父母,而手足則是這個家庭中各自生長出的枝葉。長大後的手足雖各自生活,但無論相隔多遠,彼此生命中那最初始、純粹而柔軟的回憶,往往是和父母及手足共同交織而成。



      而手足間情感的培養過程像熬粥──需要適量的水分、恰到好處的火候,以及耐心等待的時間,才能熬成一碗乳白濃滑、入口即化的好粥。



      當孩子還年幼時,關於「手足互敬友愛」的期盼似乎仍顯遙遠。現實生活中的手足相處,常因資源有限而產生競爭與摩擦。這種匱乏感常來自父母有限的時間與精力,即使再愛孩子,也無法讓資源無限供應。然而匱乏感未必全是負面,它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激發孩子成長與理解他人的動力。



      家庭資源的有限,就像熬粥時的水量:鍋子的大小無法改變,水不能加太多,但只要不是太少,每一粒米仍能吸收足夠的水分,慢慢膨脹、綻放。



      有匱乏感的同時,手足之間也會因家庭中的相處而發展出相依相偎、苦甜與共的情誼,這份情感往往深植於心,卻表現在日常微小的互動裡,像是:不准別人欺負自己的手足、幫對方吃掉不敢吃的食物,或在對方晚歸時的一句關心。父母是否能在吵鬧、爭奪與爭公平的表象中,辨識出這些孩子之間愛的小火苗──並在那一點點的火苗上添柴加薪?能否讓孩子彼此的在乎被看見、被放大?這將是促成手足真正互敬友愛的關鍵。



      在孩子對手足的在乎上助燃,就像熬粥時講究火候──這火要來得正是時候,不需要濃烈的火焰,只需溫溫的燒,加上長時間的熬煮,就能讓一碗好粥順利上桌。



      澎維老師總是能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特別喜歡故事中用第一人稱的方式,細膩描寫哥哥內心的掙扎──既想照顧弟弟,又想顧全自己與父母的期待;讀者因此能清楚看見,手足間那一點點小小的愛,如何在矛盾中綻放。



      願這本書成為家人之間理解與靠近的橋梁。讓大人看見孩子間愛的小火苗,也讓孩子喚起手足間的美好記憶。



    不夠好也很可愛

    兒童臨床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PDA)認證正向教養講師? 張嘉紋

    ??


      小時候,在字跡工整的作業簿上,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老師圈起來的一個又一個紅圈圈。不論圈得輕還是重、大還是小,那些紅圈總是特別顯眼。被圈出的地方,代表需要修正,但也同時圈出「我做錯了」、「我不夠好」??被批評與被否定的感覺。



      隨著人生經歷愈來愈多,每一次犯錯仍會喚起些許自我批評的聲音,像是:「我不夠好」、「我讓別人失望」等等,這些聲音有時可以輕輕放過,有時卻非常嚴厲



      其實,一個人真正害怕的往往不是「犯錯」本身,而是害怕面對「後果」──像是那句「我很糟糕」的內在聲音。



      有人會說,做事有後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且後果也不會因為害怕就消失,那為什麼要害怕呢?害怕是人類最原始的情緒之一,與我們基因中的生存警報器緊密相連,理性上的「教」或「說理」並無法讓這些情緒消失。換句話說,「叫」小孩不要害怕,通常是無效的。



      然而「勇敢」卻可以練習。那麼要如何練習勇敢的接受「我不夠好」呢?



      首先,大人和孩子都需要知道:「犯錯」只是一時的行為,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意思是這個人仍有許多好的、值得稱許的地方。人的行為可能好壞並存,但不會功過相抵,也不該因為某次錯誤就全盤否定自己。



      再者,每一次錯誤的行為中,其實都包含了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契機。我們可以把錯誤視為某些能力的不足,而當這些能力被培養起來,錯誤自然就不再犯了。例如:一位上課常常漏帶東西的孩子,真正缺乏的其實是在前一晚有條理整理書包的能力。當孩子能夠安排出一段時間,並一步一步確認書包中的物品,自然就能減少漏帶的情況。



      在本書中,澎維老師既不評價也不講大道理,而是讓「安心國小」的每一位師長與同學面對主角害怕犯錯的情緒時,都採取不評價的態度。這樣的作法背後,其實藏著信任──相信每個孩子都有長出勇氣的能力。故事中的每個角色,都輕柔應對主角的膽怯,溫柔看待主角會犯錯的狀態,輕輕提醒錯誤總是能讓人成長,下次改正就是進步。而主角最終長出的勇氣,也因這份信任與溫柔,而顯得格外堅實有力。



      《安心國小12:我不敢告訴老師》是一個讓人讀完之後,內心仍留著餘韻的故事。看著主角被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包圍,彷彿自己也被鼓舞了。誠摯推薦這本書,期待有更多孩子因著這本書而獲得勇氣,願意靠近那個尚未完美、但依然值得愛的自己。



    ?




    其 他 著 作
    1. 安心國小11:為什麼不能跟他玩?
    2. 安心國小1–10套書:小學生的高情商人際關係與SEL社會情緒學習故事集(共10冊)
    3. 安心國小12:我不敢告訴老師
    4. 【好好讀小學堂】我的小遊記!東港海味漁村
    5. 安心國小9:有話好好說
    6. 安心國小9+10套書:有話好好說!SEL社會情緒養成橋梁書(博客來獨家贈限量「心安便條紙」)
    7. 安心國小10:大家都不懂我!
    8. 安心國小5-8套書:孩子的第一套高效能習慣與高EQ養成書 (全4冊)
    9. 安心國小5-8套書:孩子的第一套高效能習慣與高EQ養成書 (全4冊)
    10. 安心國小7:我就是想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