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永不屈服:黑暗時代的抗爭者第三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959433
余杰
主流出版社
2025年5月09日
173.00  元
HK$ 147.05  






ISBN:9786269959433
  • 叢書系列:中國研究系列
  • 規格:平裝 / 528頁 / 14.8 x 21 x 2.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中國研究系列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人物群像

















      《黑暗時代的抗爭者》系列是一部記錄當代中國抗爭者的心靈史。即使在這至暗時刻,仍有一群抗爭者挺身而出,不甘接受「韭菜」或「人礦」的命運。他們猶如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推著巨石奮力前行;他們更如同普羅米修斯,在黑暗中燃起火焰,印證了法國思想家卡繆(Albert Camus)所說:「反抗,讓人擺脫孤獨狀態,奠定人類首要價值的共通點。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永不屈服》是《黑暗時代的抗爭者》系列的第三卷,記錄了五十位抗爭者的故事,涵蓋了中國本土、香港、台灣、圖博、維吾爾族及其他少數族裔,包括:茅于軾、章詒和、朱耀明、何清漣、富察等。這些抗爭者具有各種不同的專業及背景,有教授、作家、導演、出版人、律師,也有農夫、工人。他們跨越世代,年長者與年輕者相差七十二歲,信仰各異,他們都心懷赤子之心並愛人如己、追求民主自由而輕視權力。



      這些抗爭者以多種形式反抗中共極權政府,卻遭受不同形式的迫害,包括取消教職、吊銷律師執業資格、剝奪工作機會,甚至遭受監控、拘留、折磨和判刑入獄等。他們的生命或許只是滄海一粟,但他們的存在讓中國的未來有走向民主自由的希望,成為一民主自由,重視人權的國家。本書希望成為一座橋梁,連接中國本土和海外的「抗爭者」,讓他們得以相互激勵,更讓這些勇士得到廣大讀者的肯定與支持。

    ?


     





    凡例與致謝 6

    序: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9

    1920年代 17

    01|茅于軾(1929-):唯有自由市場經濟才能讓中國人過上好日子 18

    1930年代 29

    02|洛桑丹增(1939-):正義和非暴力的力量一定能讓藏人勝利 30

    1940年代 41

    03|章詒和(1942-): 近現代中國最大的災難,是對每個人天性和自由的剝奪 42

    04|朱耀明(1944-):法庭的被告欄,是一生牧職最崇高的講壇 53

    05|李昱函(1949-): 受冤屈者還沒有得到自由,我怎麼能休息呢? 63

    1950年代 73

    06|田奇莊(1953-):反對個人崇拜,我將生死置之度外 74

    07|高志活(1954-):帝國滅亡,藝術永存 84

    08|何清漣(1956-):我的批判精神來自對公平正義的信仰 95

    09|高兟(1956-):在極權中國,藝術家同時也是驅魔師 106

    10|毛孟靜(1957-):我可能會跌倒,但不會失敗 118

    11|王剛(1958-):願捨此頭顱,自由花燦爛! 129

    12|曹三強(1959-): 你可以對我施以重刑,卻囚禁不了我的心靈 138

    13|史庭福(1959-):不要忘記六四這個痛苦的日子 149

    1960年代 159

    14|李新德(1960-):單刀孤雁走天涯,敢把貪官拉下馬 160

    15|趙海通(1961-):如果能推動民主政治的進步,我死而無憾 169

    16|黃琦(1963-): 當我被判刑的時候,你們的罪行就板上釘釘了 178

    17|王喻平(1964-):我已捨情求道,隨時捨生取義 188

    18|李長青(1965-): 揭露公共衛生危機的真相,就是拯救人的生命 195

    19|余文生(1967-): 我的付出和努力,只為一個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世界 204

    20|布倫丹.卡瓦納(1967-): 我必須反擊中國共產黨的跨國侵犯 215

    21|陳用林(1968-):我很榮幸成為反共的典型 226

    22|許那(1968-):當恐怖侵入日常生活,講真相要付多大代價 237

    23|帕爾哈提.吐爾遜(1969-):槍口下的舞者,依然翩翩起舞 248

    24|楊紹政(1969-): 一個正常的社會需要有無數堅守正義的人的努力和奮鬥 257

    25|胡新成(1969-):大病免費醫療,你我每日一呼 266

    26|鍾沛權(1969-): 為了新聞工作者不可逃避的責任,不惜失去一己自由 274

    27|塔依爾.哈穆特.伊茲格爾(1969-): 我額頭上的靶子,也無法讓我下跪 284

    1970年代 293

    28|藺其磊(1960-):不為公權唱讚歌,誓為蒼生扶正義 294

    29|吳敏兒(1970-):放棄只需一秒,堅持卻需要一世 307

    30|張海濤(1971-): 我用鍵盤和鼠標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我無悔於這個時代 317

    31|昝愛宗(1971-):我要自由而行,不再被奴僕的軛轄制 327

    32|富察(1971-):專掌圖書無過地,遍尋山水自由身 337

    33|謝陽(1972-):勇敢是中國律師最重要也最稀缺的品質 348

    34|郝志娓(1972-):惟願荊棘蒺藜與我交戰,我就勇往直前 358

    35|王利波(1973-):我只是想通過我的影片,盡量接近真相 367

    36|果.喜饒嘉措(1976-): 外來的紅風無法摧毀雪域的文化和信仰 377

    37|古麗尼莎.依敏(1976-): 我們以眼睛交談,以免黑暗發現我們 385

    38|薩拉古.薩吾提拜(1977-): 我要堅強,我要為集中營裡的無辜者發聲 392

    39|陸輝煌(1978-):掃除個人崇拜陰霾,促進憲政民主轉型 399

    1980年代 409

    40|蕭育輝(1980-):穿越怒海,奔向自由 410

    41|呂智恆(1982-):每一次抗爭,我都在挑戰我的極限 420

    42|黃明志(1983-): 我要讓站著的人看到希望,讓跪著的人難看 432

    43|吳亞楠(1984-):殺人不過點頭地,我不怕! 442

    44|宋澤(1986-):不讓天下有不平之事和不申之理 451

    45|符海陸(1986-): 我們再不說話,再不坐牢,他們會毀了更年輕的一代 461

    46|鄧玉嬌(1987-):乍逢強暴拔刀起,天下惡官應喪魂 471

    47|權平(1988-):以推翻共產主義為己任 480

    1990年代 491

    48|鄒家成(1997-):拒絕殖民,民族抗暴 492

    49|夏巢川(1997-):他們在教我變成石頭,但請變成水,夥伴 504

    2000年代 517

    50|方藝融(2001-):與魔鬼是沒有任何妥協餘地的 518



    ?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在這個非人的地方,想有自由和尊嚴只剩反抗一途



      在《永不屈服:黑暗時代的抗爭者(第三卷)》所寫的五十位抗爭者中,所有人都遭受過或正在遭受來自中共極權暴政各式各樣的迫害,從最年長的茅于軾到最年輕的方藝融(他們相差七十二歲),無一例外。



      為了尋求自由,而不得不失去自由,或許是人類的宿命,正如劉曉波所說:「在我們這個非人的地方,想有尊嚴只剩反抗一途,所以坐牢只是人的尊嚴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沒有什麼可炫耀的。」然而,我們還是要努力記載和表彰每一個「以監獄為家」的勇敢者,因為自由的力量、榜樣的力量是可以傳染的。



      在本卷書寫和出版之際,這五十個人物當中,仍身處監獄、看守所、精神病院及其他祕密拘押之地的有:高兟、毛孟靜、王剛、史庭福、李新德、趙海通、黃琦、余文生、許那、帕爾哈提.吐爾遜、楊紹政、鍾沛權、吳敏兒、張海濤、昝愛宗、富察、謝陽、郝志娓、果.喜饒嘉措、古麗尼莎.依敏、陸輝煌、呂智恆、吳亞楠、宋澤、鄒家成、方藝融等二十六人,總計超過一半以上。而書中的其他人,大都也是「出了小監獄,又進大監獄」,或者正走在前往監獄的路上。



      本卷所寫的抗爭者中,有不少曾身處體制內。他們是官員、議員、社會名流、大學或學術機構的高級知識分子、媒體主管、律師、商人、海歸等,比如茅于軾、毛孟靜、田奇莊、何清漣、楊紹政、王喻平、李長青、陳用林、胡新成、鍾沛權、吳亞楠、權平??他們原本享有「食有魚,出有車」的優渥生活,如果明哲保身、對社會不公不義保持沉默,可以繼續生於安樂、歲月靜好。他們卻挺身而出,像索忍尼辛那樣「牛犢頂橡樹」,為此失去了此前擁有的一切,包括社會地位、財富、安全、自由乃至美好的家庭生活。他們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沉重,九十二歲的茅于軾離開中國,自我放逐於加拿大,成為最高齡的「潤學」實踐者,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他們中的很多人遭到警察、祕密警察和司法機構構陷,遭到中共御用宣傳機構攻擊、誹謗和妖魔化,成為罪犯,成為賤民,成為「不可接觸之人」,成為媒體上的禁忌和「時代的失蹤者」。



      然而,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少有人走的路」和「自由的窄門」。王剛說:「願捨此頭顱,自由花燦爛!」趙海通說:「如果能推動民主政治的進步,我死而無憾。」黃琦說:「當我被判刑的時候,你們的罪行就板上釘釘了。」余文生說:「我的付出和努力,只為一個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世界。」楊紹政說:「一個正常的社會需要有無數堅守正義的人的努力和奮鬥。」鍾沛權說:「為了新聞工作者不可逃避的責任,不惜失去一己自由。」吳敏兒說:「放棄只需一秒,堅持卻需要一世。」張海濤說:「我用鍵盤和鼠標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我無悔於這個時代。」謝陽說:「勇敢是中國律師最重要也最稀缺的品質。」呂智恆說:「每一次抗爭,我都在挑戰我的極限。」吳亞楠說:「殺人不過點頭地,我不怕!」方藝融說:「與魔鬼是沒有任何妥協餘地的。」他們的宣誓,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可比擬一百多年前秋瑾女俠的詠嘆—「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哪裡存在著最嚴酷的逼迫,哪裡就會誕生最堅韌的反抗



      鑒於中國正在無聲發生的種族滅絕、文化滅絕和信仰滅絕事件,在本卷中,重點凸顯中共在某些特定區域、種族及信仰群體中實施的暴政,以及受逼迫者可歌可泣、前赴後繼的反抗。



      目前,中共官方意識形態包括三足鼎立的三個部分:無神論的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民族主義(漢族中心主義)、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所以,只要不認同、不服從此三大原則的個體、族群和文化及信仰群體,都是中共眼中除之而後快的對象。但是,哪裡存在著最嚴酷的逼迫,哪裡就會誕生最堅韌的反抗。



      以少數族裔而論,作為維吾爾族的帕爾哈提.吐爾遜、古麗尼莎.依敏、塔依爾.哈穆特.伊茲格爾,作為哈薩克族的薩拉古.薩吾提拜,作為藏族的洛桑丹增、果.喜饒嘉措,作為滿族的富察,作為壯族的陸輝煌,作為朝鮮族的權平,他們的反抗通常是「雙重反抗」—既反抗中共政權對普世人權價值的踐踏,又反對中共政權對其生而有之的族群身份的「定向」迫害。他們既爭取作為一個人應當享有的基本自由和人權,也爭取所屬少數族群的身份認同。因此,他們所受之打壓數倍於其他抗爭者。



      以宗教信仰而論,作為牧師或基督徒的朱耀明、曹三強、李長青、史庭福、昝愛宗、郝志娓、蕭育輝等人,作為穆斯林的帕爾哈提.吐爾遜、古麗尼莎.依敏、塔依爾.哈穆特.伊茲格爾、薩拉古.薩吾提拜等人,作為藏傳佛教僧侶或信徒的洛桑丹增、果.喜饒嘉措等人,作為法輪功修煉者的許那等人,他們的反抗同樣是「雙重反抗」—他們既是為能自由地信奉其宗教而戰,也是為其他方面的自由和人權而戰(如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集會自由等),因為宗教信仰自由與其他方面的自由和人權不可分割、水乳交融。



      以區域而論,與前兩卷一樣,本卷高度重視人權狀況慘不忍睹的「重災區」—新疆(東突厥斯坦)和西藏(圖博),也對淪陷於「警察城市」的香港予以更多同情、關注和聲援。香港不是緩慢地「內地化」,而是一步就邁向「新疆化」。本卷中收入的香港抗爭者有朱耀明、毛孟靜、鍾沛權、吳敏兒、呂智恆、鄒家成等六人,接近全書五十個人物的八分之一。多人僅僅因為參與民主派初選就被逮捕、長期關押,法治和人權保障蕩然無存。香港遭遇中共劣質、橫暴的再殖民,是自由民主世界在二十一世紀最大的挫敗。這個惡果不應當由香港一個城市的數百萬市民單獨承受,喪鐘不單單為香港而鳴,中共的魔爪不會止步於香港。自由民主世界理應支持香港人的反抗,幫助香港人「時代革命,光復香港」。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的維權運動此起彼伏,本卷中記錄的很多抗爭者都是在維權運動中湧現出來的。其中,維權律師有:李昱函、余文生、藺其磊、謝陽等人;維權人士有:李新德、趙海通、黃琦、胡新成、張海濤、蕭育輝、宋澤、符海陸、鄧玉嬌、夏巢川、方藝融等人。近年來,在習近平政權的瘋狂打壓下,維權運動式微,但絕不會泯滅,它如同魯迅筆下的「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搖動,全體冰結,像珊瑚枝」,終有一天,會如同「紅彗星」一般「突然躍起」。



      中國古語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法國作家卡繆說,「我們只希望得到憐憫與鼓勵」。因此,本卷特別表彰幾位並非中國公民卻熱情為中國的民主自由鼓與呼國際友人:創作六四「國殤」雕塑的丹麥雕塑家高志活、用音樂對抗極權中國的英國鋼琴家布倫丹.卡瓦納、以自由出版瓦解「大中華」偽歷史敘事的臺灣(中華民國)出版家富察、用流行音樂解構「龍國」皇權文化的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史諾和季辛吉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上述人物才是「中國人民肝膽相照的好朋友」。



      共產極權主義是幽靈,我們每個人都是驅魔師



      學者康正果在評論先鋒藝術家高氏兄弟的一系列反毛作品時,形容高氏兄弟是「驅魔師」。



      共產極權主義是幽靈,是魔鬼。這是共產黨「老祖宗」馬克思自己說的,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這裡,馬克思使用的德文原文是Gespenst,德文《杜登詞典》對該詞如此釋義:意為「引起恐懼的鬼魂之物(以人的形態出現)」,也就是「鬼,鬼怪,鬼神,鬼魂,幽靈」,或(貶義)令人不可思的可怕的事情。該詞典援引《共產黨宣言》首句作為Gespenst一詞的名句。該詞典以下兩個詞條亦頗具啟發性—Gespensterschi_(幽靈船):「傳說中載著死人漂浮在海上的船隻。」Gespensterstude(幽靈時間):「午夜和一點之間的時間。」德文《布羅克豪斯百科詞典》對Gespenst的解釋是:「民間和迷信中預示不祥、總是引起恐懼的鬼魂形象,大都以人形出現,不可與神話形象、神靈或女巫相等同。」



      從二十世紀初有人用中文節譯《共產黨宣言》開始,《共產黨宣言》第一句話大致有以下幾種譯法:民鳴本(1908):「歐洲諸國。有異物流行於其間。即共產主義是也。」陳望道本(1920):「有一個怪物,在歐洲徘徊著,這怪物就是共產主義。」華崗本(1930):「有一個怪物正在歐洲徘徊著—這怪物就是共產主義。」博古本(1943):「一個幽靈在歐羅巴躑躅著—共產主義底幽靈。」果然,這些譯者中有好幾位,雖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卻仍被中國共產黨迫害致死。



      與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的抗爭,不是一場比賽蠻力和技巧的拳擊賽。我們的敵人,不單單是毛澤東或習近平這樣的獨裁者個體,也不單單是像絞肉機一樣的政黨組織和政權機器,而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歸根結底,這是一場心靈、精神和思想領域的鬥爭,這是最高層次的鬥爭。正如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在《社會主義》一書中的大聲疾呼:「只有觀念能夠打敗觀念。」如果我們相信「真理只存在於大砲的射程之內」,就會崇尚成王敗寇的叢林法則,就會匍匐於共產暴政之下自願為奴;如果我們相信上帝賦予人類神聖的、不可被剝奪的自由和權利,就不會輕易放棄這寶貴的自由權利,當惡魔來誘騙或掠奪時,我們就會睜大眼睛、握緊拳頭,像驅魔師那樣,與惡魔抗爭到底。



      如果說中國的東方專制主義是龍,那麼從西方傳入中國並實現「中國化」的共產極權主義就是惡魔。毫無疑問,驅魔比屠龍更難。但文字可以驅魔,繪畫可以驅魔,音樂也可以驅魔,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在這場驅魔之戰中的位置和使命。在本卷中,許多身為學者、作家和藝術家的抗爭者,用思想、文字、藝術和影音作品參與到這場偉大的驅魔行動之中:茅于軾從經濟學入手得出結論:「唯有自由市場經濟才能讓中國人過上好日子。」章詒和以文字對抗遺忘,句句都是斷腸聲,凝聚成一句真相:「近現代中國最大的災難,是對每個人天性和自由的剝奪。」高志活和高兟的雕塑,布倫丹.卡瓦納和黃明志的音樂,以及王利波的紀錄片,也都是驅魔的法寶。即便你成不了他們那樣的原創者,你至少可以充當驅魔術的傳播者和推介者。



      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提出「平庸之惡」或「惡之平庸」的概念,以此解釋極權主義何以擁有龐大的「群眾基礎」。她呈現了一部分的事實與真相,這是令人沮喪、悲觀的事實與真相。然而,在上帝所造之人類身上,除了這一部分以外,還有與之對應的「平凡之善」—這正是我們在「抗爭者系列」和「民主英烈傳系列」中不斷發掘的「隱藏在黑色煤炭中的閃亮鑽石」。劉曉波說過,中國需要道義上的巨人,但我們認為,中國更需要無數「平凡之善」的持有者和捍衛者。在本卷中,有超過一半主人公是平凡的抗爭者,很多人的名字,恐怕那些對中國民主人權運動多有關注的讀者也聞所未聞。這毫不奇怪,中共以舉國之力開動鋪天蓋地的宣傳機器,幾乎實現了對這些抗爭者的「二次謀殺」,讓人們以為他們的抗爭行為彷彿從未出現過。因此,我們奮力將他們發掘出來,激活他們的生命和精神,使之傳播,使之傳承,使之發揚光大。比如,身為失業工人的史庭福,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外大聲疾呼,讓民眾不要忘記六四屠殺;身為富士康工人的陸輝煌,「位卑未敢忘憂國」,以一己之力寫出一份類似於《零八憲章》的中國民主轉型方案;身為普通大學生的方藝融,受四通橋勇士彭立發的激勵,以殉道者的勇氣在街頭再度上演類似壯舉。他們都為之付出了巨大代價,我們不能讓他們被中共像蛛絲般輕輕抹去。



      馬克思沒有想到,一個半世紀後,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被擊敗,這個幽靈卻盤踞在東方的中國殘民以逞。每一個熱愛自由的抗爭者,都是驅魔師,當驅魔師的數量超過魑魅魍魎時,中國必將迎來自由之光普照的那一天。



    ?




    其 他 著 作
    1. 當跑的路,已經跑過:民主英烈傳第二卷
    2. 火與冰
    3. 香草山
    4. 爛尾國度:主流媒體上看不到的中國真相
    5. 美國百年外交大敗局:從一戰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美國外交政策為何總是事與願違?
    6. 川普:拯救美國
    7. 謀局者,企業操盤手的全局觀與策略突破:建立雙贏的合作關係!從全局到細節全面取勝,打造競爭優勢
    8. 數位時代下的行銷變局,用科技抓住消費者的心:剖析大數據與個性化行銷,打造以消費體驗為核心的情境行銷,滿足個性化需求
    9. 美好的仗,已經打過:民主英烈傳第一卷
    10. 小國巨人:李登輝與李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