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868726
珍•奧斯汀
漢欣
2024年7月08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576868726
  • 叢書系列:名著典藏版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7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名著典藏版


  • 文學小說 > 世界經典文學 > 歐美經典文學











      從另一個角度看,愛情其實沒有十全十美。



      珍•奧斯汀以細膩而獨到的筆觸,

      極盡幽默、機智、諷刺之能事,鮮活了故事中的人物及情節。

      她讓我們從理性束縛中看見了最真實的人性,

      即使歷經歲月,這部十九世紀的愛情小說,

      依然撼動這一世紀人的心!



      ★永恆的愛情經典,名列世界十大小說。

      ★獲BBC票選為對女性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


     





    一、作品導讀

    珍•奧斯汀介紹及作品分析



    二、《傲慢與偏見》全文



    三、延伸閱讀

    ◎《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作者:珍•奧斯汀

    ◎《愛瑪》(EMMA)(1810年)�作者:珍•奧斯汀

    ◎《簡愛》(JANE EYRE)(1847年)�作者:夏綠蒂•勃朗特

    ◎《咆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1847年)�作者:愛蜜莉•勃朗特



    ?









    智慧而幽默的平凡人生

    珍.奧斯汀和她的愛情小說




      珍•奧斯汀(Jane Austen),於1775年12月16日出生於英格蘭漢普郡一個叫斯蒂文頓的村莊。她的父親是當地教區的牧師,很喜歡讀書。在父親的影響之下,珍•奧斯汀從小就熱愛文學,並在父母的指導之下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她最為崇拜的作家是克拉伯,因為克拉伯的小說中沒有傳奇文學的色彩,刻畫的都是真真切切的現實生活。她曾經有一次對別人說過,如果她要嫁人的話,一定要嫁給克拉伯。除了克拉伯以外,她還欣賞的作家有約翰生、司各特以及拜倫等人。



      珍•奧斯汀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但是她卻精通法文、義大利文,並且熟讀英國歷史。充滿文學氛圍的家庭環境,對珍•奧斯汀起著重要的影響。她的兄弟姐妹們經常在他父親的帶領下,自己在家裏表演戲劇。這些劇本不僅不由父親挑選的,有的也是由孩子們自己創作的。珍•奧斯汀也創作過幾部劇本,從由此培養出了寫作了興趣。她從16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寫作,第一部小說是《理性與感性》。這是一本以愛情和婚姻為題材的小說,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姐妹,姐姐埃莉諾頭腦冷靜、謹言慎行,妹妹瑪麗安則滿腦子浪漫幻想,多情善感。當她們的父親去世後,大部分財產被異母的哥哥繼承,妹妹們則變成了沒有嫁妝的姑娘。埃莉諾和瑪麗安已屆婚齡,因此挑選一個適合的結婚物件就成了生活中的頭等大事。理智的姐姐平淡而幸福地跟心上人結合,而感性的妹妹卻被愛人拋棄,在痛苦之後終於放棄了從前那些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嫁給了跟浪漫沒有半點聯繫的上校。這本書花費珍•奧斯汀四年的時間才完成,可惜沒有獲得出版的機會。



      但是珍•奧斯汀並沒有因此放棄寫作,她又再接再厲,於21歲那年完成了《第一次印象》,也就是《傲慢與偏見》的初稿。他父親曾嘗試幫助她出版《第一次印象》,卻被出版商拒絕。接連的失敗並沒有摧毀珍•奧斯汀的信心,因為她寫作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出名,而就是在一種熱愛的驅使之下,堅持筆耕不輟。在這段時間,她對《理性與感性》做了修改,並完成了《諾桑覺寺》。



      從1798年開始,到1808年的10年時間裏,珍•奧斯汀生活動盪不安,先後遷移到了巴思、桑普頓以及漢普的喬登村。在這10年的時間裏,珍•奧斯汀幾乎沒有辦法進行創作,只完成了《華青家史》的部分稿件。1809年,珍•奧斯汀定居喬登村以後,才恢復了寫作,先後完成了《曼斯費爾德莊園》、《愛瑪》和《好事多磨》。1811年,她早期的作品《理性與感性》出版。緊接著,1813年,《第一次印象》也出版,並重新定名為《傲慢與偏見》。



      1814年,《曼斯費爾德莊園》出版。這同樣是一部以中產階級青年男女的戀愛婚姻為主題的小說,女主人公芬妮是一位寄人籬下的姑娘,但是她卻拒絕了有財產有地位的亨利先生的求婚,因為她覺得亨利人品不端。她愛的是亨利的弟弟,聰明而正直的艾德蒙。可惜的是,艾德蒙愛的卻是美麗而富有的貴族小姐克勞福德,但經過一系列的時間,他終於看出克勞福德是個冷酷、自私的姑娘,同時也發現了芬妮的善良美麗。最終,芬妮與艾德蒙幸福地結合。作者在這部小說中,不厭其煩地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愛情要以理智為基礎,心靈的美好和靈魂的契合,才是婚姻最重要的條件。



      1815年,《愛瑪》出版。這時珍•奧斯汀的文筆已經歷練得爐火純青,直到這時,她才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時的名作家司各特也撰文推薦她。不久,珍•奧斯汀的健康惡化,但是她仍然堅持寫作。1817年,她的身體已經接近衰竭,在家人的再三勸說之下,她到曼賈斯特修養。當年7月18日,珍•奧斯汀不幸去世,終年41歲。她死後第二年,《好事多磨》和《諾桑覺寺》兩部小說才得以出版。



      珍•奧斯汀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英國與法國長達20年的交戰等等,都發生在那個時代。珍•奧斯汀的作品,也是以她生活的時代作為背景的,然而在她的作品中,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火藥味,也沒有一個歷史人物的影子,也沒有一件歷史時間的牽涉。在她所有的作品裏,我們能看到的,都是一群中產階級的人物,自在悠閒地生活,從容不迫地談情說愛,享受著酒宴、舞會,談論著衣飾、旅行。



      當時英國流行的是一種叫做「哥德式傳奇」的小說。這種文學風潮始於1764年,由一本名為《奧特蘭托城堡》所引起的。這本書出版以後,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時之間跟風者四起。這類傳奇小說所描寫的都是荒誕不經的奇思異想,要麼是英雄佳人的奇遇,要麼是堡壘中的鬼怪,要麼是密道中的幻術等等。但是珍•奧斯汀的小說卻猶如在這種陳詞濫調中的出現了一股清新之風,描寫的都是瑣碎而真實的現實生活。她的小說是對「哥德式傳奇」的有意識的挑戰,「對於唯心主義小說傾向給予了斷然的打擊,使小說從幻想轉為現實。」



      《傲慢與偏見》就是一部這種風格的作品。有的人認為,它並不是珍•奧斯汀最成功的作品,但它毫無疑問是她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原名《第一次印象》,主要描寫的是中產階級的生活和婚姻問題,反映了作者對婚姻的見解。小說中一共描寫了四門婚姻,分別是伊莉莎白和達西的婚姻、簡和彬格萊的婚姻、夏洛蒂和柯林斯的婚姻、麗迪雅跟韋翰的婚姻。很顯然,在這幾門婚姻中,當事人結婚的目的和婚姻的結果都是不相同的。



      麗迪雅跟韋翰的婚姻,是情欲和貪婪的產物。麗迪雅對韋翰的感情是盲目的、膚淺的,在作者眼中,這根本算不上愛情,只能算是情欲;而韋翰對麗迪雅,除了情欲之外,還希望通過婚姻來撈取財產。他們兩人的結合,是無奈的、輕率的,不可能獲得婚姻的幸福。作者通過伊莉莎白的思想對這門婚姻做了評價:「麗迪雅婚後的生活不可能好得到哪里去,但是也不至於糟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當然,結婚之後,她很可能在財產上面臨困難,而且在感情上多半也沒有什麼幸福可言,但這至少能讓她避免身敗名裂的下場。」



      夏洛蒂和柯林斯的婚姻,表現出了當時社會裏,一個女子迫於無奈,只得把嫁人當作出路的辛酸命運。顯然,像柯林斯這樣又愚蠢有滑稽的人,夏洛蒂是不可愛真心愛他的,因為她是一位有頭腦有見識的女子。然而她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的求婚,這似乎讓人覺得難以理解。但是作者在這裏為我們做了解答:「雖然柯林斯先生既古板又討厭,跟他相處絕不會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並且他對她的愛情也毫無基礎,但是她還是決定要嫁給他。一般來說,家境不好而又受過教育的年輕女子,總是把結婚當作唯一一條體面的退路,夏洛蒂也是如此。她雖然一向對婚姻和夫婦生活都沒有什麼過高的期望,也不指望能從中獲得多大的快樂,但是結婚終究是她一貫的目標。通過結婚,她能夠給自己安排一個安全的儲藏室,使她不至於有朝一日要忍饑挨餓。很幸運,她現在就得到了一個這樣的儲藏室。她今年已經二十七歲,人長得並不漂亮,因此對她而言,這個儲藏室雖然有許多缺陷,但是也已經讓她心滿意足了。」



      簡和彬格萊的婚姻,在作者心目中,雖然算不上十分理想,但是至少也得到了作者的認同。簡和彬格萊是一見鍾情,彬格萊所傾心的,主要是簡的美貌,正如當有人問起他對舞會的感受時,他毫不猶豫地說道:「毫無疑問,最漂亮的要數班納特家的大小姐!我想任何人都會同意我的意見。」那麼簡呢?她愛上彬格萊,是因為彬格萊具有一切讓人愛慕他的理由——富有、斯文、英俊。他們兩人之間,的確有愛情基礎,但是否相互瞭解呢?作者借伊莉莎白之口回答了這個問題:「是的,這四個晚上讓他們摸清了他們兩人都喜歡玩二十一點,而不喜歡玩『康梅司』。但說到其他方面那些更為重要的性格,我可不認為他們已經有了多少瞭解。」



      伊莉莎白和達西的婚姻,是作者最為推崇,認為是最幸福最美滿的婚姻。他們兩人是通過不斷的接觸,逐漸深入瞭解對方,在瞭解的基礎上產生共鳴,又由共鳴而產生感情,最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達西對伊莉莎白的感情,絕對不是因為愛慕她的美貌,因為最開始的時候,他只覺得她的容貌一般。但後來他卻漸漸地愛上了她,是因為他發現她頭腦靈活、見識卓越,也因為她非常特別,跟那些刻意在他面前賣弄風情的女人不同。但是,他顧慮到門第懸殊,也顧慮到伊莉莎白的家庭中有許多有失體統之處,因此便一再壓抑自己的感情,直到實在無法忍受相思之苦的時候,才大膽向她表白。在他看來,他向她求婚是抬舉了她,認為她一定會接受他的求婚,甚至認為她在期待著他的求婚。出人意料的是,伊莉莎白卻毫不留情地拒絕了他的求婚。她之所以拒絕他,不僅僅是因為他破壞了她姐姐的婚事,也不僅僅是因為他損害了韋翰的利益,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的傲慢。



      他的傲慢,在她看來就是一種不平等、不尊重,而沒有平等和尊重的婚姻,她認為是不可能幸福的。她對他說:「從我認識你開始,我就覺得你這個人的一言一行,都表現出了你那十足的傲慢和狂妄。在你眼裏,除了你自己,其他所有人你都看不起……我早就下定決心,哪怕這世界上只剩下你一個男人,我也絕對不會嫁給你的。」後來,兩人又通過不斷的相處,相互之間的瞭解和體諒越來越深,伊莉莎白漸漸發現「不管是在個性上,還是在才能上,他都是一個最為適合她的男人。雖然他的性格和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跟自己並不是完全吻合,但是一定能互補得天衣無縫。她相信,他們要是能結合的話,必然能夠互相促進:自己大方活潑,可以讓達西的性情變得更柔和詼諧;而達西精明穩重,一定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優雅成熟。」很顯然,他們雙方是彼此欣賞、彼此理解的,這種感情是他們結合的基礎,也是他們婚姻幸福的前提。



      整部作品沒有滂沱的氣勢,也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但是簡單而精緻的描寫,卻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匠心和才能。小說在平淡無奇的故事當中,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不管是伊莉莎白、達西,還是班納特太太、柯林斯先生,抑或是韋翰、麗迪雅,都寫得真實動人。



      伊莉莎白是作者塑造的一個具有反抗意識和抗爭精神的女性。她聰明伶俐、知書達理、善良活潑。她對愛情和婚姻,都有著自己的見解。她父親的遺產要由外人來繼承,這在當時社會來說,對她的婚姻確實是一個非常不利的條件。但是她並沒有因此就像夏洛蒂那樣妥協,當有身份有地位、將來還將繼承大筆遺產的柯林斯向她求婚的時候,她果斷地拒絕了,因為他們並不相愛,這樣的結合不可能會有幸福;當更加富有、更加尊貴的達西向她求婚的時候,她也同樣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理由同樣是因為她覺得他們之間沒有愛情。



      伊莉莎白這個人物的另一個特點是幽默機智,尤其是在她與達西的對話當中,充分地體現了她的這一特點。她在尼日斐花園小住的時候,有一次達西邀請她跳舞。她說:「我知道你希望我回答一聲是的,那樣的話你就正好可以逮住機會嘲弄我。只可惜,我一向喜歡拆穿這種把戲,好好治治那些存心想要嘲弄我的人。因此我要告訴你,我壓根就不想跳什麼舞,這下你可不敢嘲弄我了吧。」在尼日斐花園舉行的舞會上,當她跟達西跳舞的時候,兩人之間也有一段針鋒相對的對話:



      達西:「這麼說來,你跳舞的時候總是要說上點什麼嗎?」



      伊莉莎白:「有時候要吧。你知道,一個人總得要說些什麼才好。要是呆在一起連續半個鐘頭都一聲不吭的話,好像有點彆扭。不過對那些巴不得說話愈少愈好的人來說,為了照顧他們的情緒,還是少安排點談話比較好吧。」



      達西:「那麼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下,你是在照顧你自己的情緒呢,還是在照顧我的情緒?」



      伊莉莎白:「一舉兩得,」伊莉莎白回答地很巧妙,「因為我始終覺得我們的想法很相似,我們的性格跟人家都不怎麼合得來,也不願意多說話,除非偶爾想說兩句一鳴驚人的話,能夠當作格言流傳給子孫後代。」



      即使在兩人結婚之後,伊莉莎白還是非常調皮。她問達西為什麼會愛上她,達西說是愛她的頭腦靈活,她說:「與其說是靈活,還不如說是唐突,十足的唐突……老實說,你完全沒有想過我究竟有什麼優點,不過,這也很正常,因為戀愛中的人大都頭腦發昏,根本不會去想這種事情。」



      除了伊莉莎白之外,作品中還有一些性格鮮明的人物,如傲慢自大的凱薩琳夫人、無知粗俗的班納特太太、輕浮放縱的麗迪雅等,都為小說增色不少,也讓珍•奧斯汀以其一流的人物刻畫手法,在世界文學大師之中贏得了一席之地。




    其 他 著 作
    1. 世界名著作品集30:傲慢與偏見【全新譯校】
    2. 兩個傲慢與偏見套書2(BU6039Y傲慢與偏見〔三版〕+BU6058北與南)
    3. 世界少年文學必讀經典60:傲慢與偏見
    4. 傲慢與偏見(三版):無關對與錯的真摯情愛(經典版)
    5. 傲慢與偏見【精裝典藏版】
    6. 艾瑪
    7. 曼斯菲爾德莊園
    8. 傲慢與偏見
    9. 諾桑格寺
    10. 理性與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