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兒童時代我就喜歡工作或建造行為之類的遊戲,現在還是喜歡,為了將來能成為有名的現場監造人而進入了東北大學的建築學科。然而此志願到了二十歲前後化為虛無,而更想研究歷史,幸好當時的建築學科有建築史這個領域,就往此方向前進,大學唸到第六年的時候,撰寫了小論文《山添喜三郎傳》。三添喜三郎是在明治六年維也納萬國博覽會的時候,最早由政府派遣到海外的大木匠師,回國以後成為宮城縣技師。由文獻記錄,到墓地現場的調查,又由墓地找到遺族,去到他出生的漁村訪談耆老的記憶,藉由這樣的作業而了解歷史有趣的地方。
拿著這本小論文,拜訪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的村松貞次郎老師,進入研究所接受老師的教導,爾後二十幾年之間,由幕府末期、明治初期的西洋館到昭和初期的現代主義,持續地調查研究日本近代建築。這期間,在建築偵探或路上觀察方面因為很有趣而消耗了不少精力,樂趣與歷史研究之間的對立並未帶來苦楚,後來發現決定研究歷史當初的晦暗氣氛也不知不覺的蒸發了。
剛開始學習建築史的時候,閱讀了這個領域的學生皆知的太田博太郎的著作《日本建築史序說》,深受感動。然而這本書只談到江戶時代,並未提及明治以後之事。心中雖未想說「太好了」,但開始思考那麼我來寫日本近代建築史序說好了,同時也想脫離太田老師的歷史敘述中那種像運動選手一般的明快主義,或是近代主義的客觀性,而想撰寫更主觀且混入臆測樂趣的歷史。
撰寫通史必須知曉一貫的事實關係,當我瀏覽明治以後建築相關的雜誌與書籍,拜見有名建築家的遺族收藏的資料,走訪現存的建築,這樣做一點休息一下的結果,已到了四十後半的年紀了,情急之下在三年前的暑假開始撰寫本書,好不容易才完成。
既然是通史,參考了許多的論文與著作,在本文中無法一一陳明,在此列舉這些研究成果的學者姓名,聊表感謝之意。
戰前已著手此領域的是堀越三郎。戰後刻畫出可稱為第一次近代建築研究時代的世代有恩師村松貞次郎、稻垣榮三、?田泉、遠藤明久、?本勝比古、山口廣、近江榮、谷川正己、?戶實、小野木重勝、桐敷真次郎、草野和夫、山口光臣、林野全孝、川添登、菊地重郎、石田賴房、石田繁之介諸位老師。與我十分親近如同兄長一樣的研究者有伊藤三千雄、前野堯、佐佐木宏、越野武、長谷川堯、福田晴虔諸位老師。同時期的研究者,與我一起走過研究之路的有堀勇良、鈴木博之、河東義之、清水慶一、竺覺曉、初田亨、角幸博、石田潤一郎、山形政昭、藤岡洋保、木村壽夫、渡邊俊一、御廚貴、土田充義、三枝進、畔柳武司、瀨口哲夫、松葉一清、松波秀子、稻葉信子、大川三雄、藤谷陽悅、內田青藏、越澤明、柴田正己、植松光宏、高?猛、吉田鋼市、井上章一、揚村固、高橋喜重郎、堀內正昭、中川理、足立裕司、中森勉、澤田清、中川幸治、馬克.布魯提耶、狩野勝重、崔康勳,此外還有藤原惠洋、水野信太郎、西澤泰彥、泉田英雄、村松伸、青木信夫、井上真美、丸山雅子、時野谷茂、中川宇妻、西山宗雄諸氏。其他仍有許多人的研究成果為本書的血肉。同時近二十年來一起走訪各地的攝影家增田彰久氏提供了多數的照片,使本書更容易閱讀了解。
四年前岩波書店的川上隆志氏來訪時所委託希望的是建築或都市的閱讀品味方面相關的內容,但很爽快地就答應我改為通史這種較為堅硬的東西,使得本書得以見世。而對於閱讀我一向潦草的文字、協助校正的各位相關者在此文末表達謝意。而在完成本書之後,希望自幼比起寫文章而言更喜歡實際做東西的我,能拓展更多那樣的工作。
藤森照信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