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公平交易法

公平交易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6194
廖義男
元照出版
2021年11月01日
283.00  元
HK$ 254.7  






ISBN:9789575116194
  • 叢書系列:法律學習研究.財經法-公平交易法
  • 規格:精裝 / 800頁 / 15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法律學習研究.財經法-公平交易法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財經法











      本書之論述架構分為序論及本論2編。「序論編」說明公平交易法立法之起源背景及其理念與精神以及憲法基礎、並敘述其立法經過及修法沿革,使讀者知其來龍去脈而得充分理解其規範精神及規範之理由與法理;「本論編」則先就現行公平交易法之條文章節架構作體系化之整體論述後,再就其規範之主要內容,即限制競爭及不公平競爭之各種行為類型,依條文順序一一解說,並都舉實務案例予以論述及評析。有助讀者掌握法規形成之背景、立法目的及其蘊涵之法理精神,而能正確認識法規之體系架構、立法原則及規範內容,並進而能正確分析條文之結構、及其所規範行為之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而能將之正確適用於具體發生之個案中。無論對初學者及實務工作者都應具有參考價值。


     





    序 言

    作者簡歷



    第一編 序 論

    第一章 公平交易法之起源

    第一節 公平交易法之推動與立法背景�3

    壹、推動公平交易法之心路歷程�3

    貳、公平交易法之立法背景�5

    第二節 公平交易法之憲法基礎及競爭法理�6

    壹、公平交易法之憲法基礎�6

    貳、競爭法理與公平交易法之立法�13

    第二章 公平交易法之立法經過及修法沿革

    第一節 公平交易法之立法經過�17

    壹、經濟部委託廖義男研擬之公平交易法草案�17

    貳、經濟部提出之公平交易法草案�24

    參、行政院送請立法院審議之公平交易法草案�29

    肆、立法院審議通過並制定公布之公平交易法�33

    第二節 公平交易法之修法沿革�41

    壹、1999年2月3日修正公布第1次修法之重點�43

    貳、2000年4月26日修正公布第2次修法之重點�51

    參、2002年2月6日修正公布第3次修法之重點�52

    肆、2010年6月9日修正公布第4次修法之重點�60

    伍、2011年11月23日修正公布第5次修法之重點�60

    陸、2015年2月4日修正公布第6次全文修法之重點�64

    柒、2015年6月24日修正公布第7次修法之重點�68

    捌、2017年6月14日修正公布第8次修法之重點�68

    玖、公平交易法之規範內容大綱及其架構圖示�69



    第二編 本 論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節 立法宗旨──競爭法制度之確立�81

    壹、競爭法制度之確立�81

    貳、保護之法益�85

    參、公平交易法在法體系中之地位�88

    第二節 事業──市場交易行為之主體�98

    壹、事業之定義�98

    貳、同業公會與其他依法成立並促進成員利益之團體�101

    參、立於私法主體地位之行政機關�104

    第三節 相關市場與事業市場力量及市場競爭之影響�110

    壹、相關市場之定義�111

    貳、相關市場之界定�112

    參、事業市場力量之評估�131

    肆、事業市場占有率評估之合理方法(標準選擇之順序)�153

    第四節 主管機關�155

    壹、公平交易委員會為主管機關�155

    貳、公平交易委員會之組織及在行政機關層級體系中之地位�156

    參、公平交易委員會之職權�158

    肆、保護人民於調查程序中之權利�184

    伍、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之救濟途徑�186

    第二章 限制競爭

    第一節 限制競爭概述�191

    壹、限制競爭規範之目的�191

    貳、限制競爭行為之基礎與態樣�192

    參、公平交易法關於限制競爭行為之規範及其分類�193

    第二節 獨 占�194

    壹、獨占之定義�195

    貳、獨占之認定標準�197

    參、獨占形成之原因�199

    肆、禁止獨占濫用行為�201

    伍、獨占濫用行為之糾正及處罰�205

    陸、獨占濫用行為之案例�216

    第三節 結合行為�239

    壹、結合行為之定義�240

    貳、結合之類型及原因�246

    參、結合之監督�249

    肆、結合申報之程序�259

    伍、結合案件之審查與核准或禁止�263

    陸、違法結合行為之處置與處罰�277

    柒、結合之案例�280

    第四節 聯合行為�314

    壹、聯合行為之定義�315

    貳、聯合行為之評價�337

    參、聯合行為之規範原則(原則禁止而保留例外許可)�338

    肆、違反聯合行為禁止規定之糾正與處罰�352

    伍、聯合行為禁止之案例�364

    陸、聯合行為許可之案例�387

    柒、廢止聯合行為許可之案例�405

    第五節 限制轉售價格�409

    壹、限制轉售價格之定義與構成要件�410

    貳、限制轉售價格之經濟評價�416

    參、限制轉售價格之規範�418

    肆、違反限制轉售價格禁止規定之糾正與處罰�432

    伍、限制轉售價格之案例�432

    第六節 垂直限制交易及其他阻礙或限制競爭行為�445

    壹、垂直限制交易及其他阻礙或限制競爭行為概說�447

    貳、公平交易法第20條規範之內容�449

    參、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行為之糾正與處罰�474

    肆、公平交易法第20條規範之再造�475

    伍、杯葛行為之案例�478

    陸、差別待遇行為之案例�482

    柒、不正當阻礙競爭行為之案例�495

    捌、不正當使他事業參與限制競爭行為之案例�507

    玖、不正當限制交易相對人之事業活動之案例�514



    第三章 不公平競爭

    第一節 不公平競爭概說�531

    壹、不公平競爭概念�531

    貳、不公平競爭與限制競爭之相互及交錯關係�532

    參、不公平競爭規範之架構與內容�534

    肆、第25條「欺罔或顯失公平行為」之概括補充地位�535

    第二節 不實廣告�536

    壹、廣告之概述�536

    貳、公平交易法對不實廣告之規範�538

    參、第21條及第25條適用之區分�549

    肆、公平交易法與消費者保護法關於不實廣告民事責任規範之競合�551

    伍、不實廣告行為之糾正與處罰�554

    陸、不實廣告之案例�555

    第三節 仿冒行為�568

    壹、公平交易法上「表徵」之意義�569

    貳、保護「表徵」及禁止其仿冒行為之意義�572

    參、仿冒行為之規範�574

    肆、仿冒行為規定要件適用之說明�580

    伍、第22條及第25條適用之關係�586

    陸、違反第22條禁止仿冒行為之責任規範不當�595

    第四節 不當贈品贈獎�599

    壹、促銷活動與贈品、贈獎�599

    貳、贈品、贈獎之評價�599

    參、禁止不當贈品、贈獎之規範�600

    肆、不當贈品、贈獎之糾正與處罰�608

    伍、不當贈品、贈獎之案例�608

    第五節 營業誹謗�618

    壹、營業信譽與營業誹謗之概念�618

    貳、營業誹謗之評價�619

    參、營業誹謗之規範�619

    肆、營業誹謗與比較廣告及侵害智慧財產權警告函之區分及競合�622

    伍、營業誹謗之糾正與處罰�624

    陸、營業誹謗之案例�626

    第六節 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行為�634

    壹、第25條概括補充本法規範行為以外之欺罔或顯失公平行為在公平交易法章節中應有之位置�635

    貳、公平交易委員會訂定發布之「第25條案件處理原則」及其評析�636

    參、第25條對其他條文規範之補充適用關係�667

    肆、第25條未來修法之展望�680

    伍、欺罔或顯失公平行為之糾正與處罰�682

    陸、欺罔或顯失公平行為之案例�683



    附 錄

    壹、公平交易法�695

    貳、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707

    參、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相關市場界定之處理原則�715

    肆、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結合申報案件之處理原則�718

    伍、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一條案件之處理原則�723

    陸、事業提供贈品贈獎額度辦法�728

    柒、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五條案件之處理原則�730

    捌、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中止調查案件之處理原則�736

    玖、聯合行為違法案件免除或減輕罰鍰實施辦法�739

    拾、違反公平交易法第九條及第十五條情節重大案件之裁處罰鍰計算辦法�746



    事項索引�749

    案例索引�759









      自1973年從德國學成歸國任教於台灣大學法律學系,並在大學部開設「經濟法導論」及研究所「經濟法專題研究」課程起,即開始傳播競爭法之理念及歐美相關法制之介紹。嗣後積極鼓吹及推動公平交易法之立法,及至1986年5月行政院送請立法院審議之「公平交易法草案」出爐,在有官方之草案條文版本後,隨即於當年9月開學之學期,開始以「公平交易法」為課程名稱,在大學部講授及評析當時之「公平交易法草案」,並於研究所「經濟法專題研究」課程,亦漸以公平交易法草案與外國法制之比較研究及討論為重點。1991年2月4日公平交易法完成立法並制定公布,並自1992年2月4日開始施行。當時即被政府借調服務於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簡稱公平會)擔任副主任委員,為使工商業界及大眾瞭解最新立法之公平交易法精神及規範內容,到各縣、市地方產業公會及工商團體宣導,為當時執法工作重點之一。因此當時作為重要文宣工具之「認識公平交易法」一書,即在公平會同仁們組成編輯小組通力合作下完成及出版,並以公平會執法實務上作成之處分及決議為其教材,闡明公平交易法之適用與實務運作,等於真實之現身說法,具有很大之宣導效果。因此,三年借調期滿後回校服務繼續授課「公平交易法」課程時,仍然向修課學生介紹及推薦「認識公平交易法」一書,認為對初學者而言,為一本能予讀者基本認識公平交易法規範內容及實務之入門書籍。也因此之故,個人在公平交易法之研究工作重點,向來亦多以特定議題之實務個案或比較大陸及外國法制以及修法動向之討論為主,並無撰寫「公平交易法」教科書之動念。然隨著實務之發展,行政法院相關公平交易法之裁判累積漸多,顯示事業不服公平會處分或決議之案例不少,尤其5度執行前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行政法院裁判之評析──公平交易法實務與行政法院裁判之評析」將公平交易法自1992年2月施行以來至2011年12月止之20年間所有行政法院相關裁判作整理、分類與評析;近三年又2度執行公平會委託研究報告「公平交易法國內重要案例分析──以聯合行為為例,公平交易委員會108年委託研究報告3」及「公平交易法國內重要案例分析──以獨占及其他(非聯合行為)限制競爭行為為中心,公平交易委員會109年委託研究報告6」將自1999年1月至2020年5月止近12年之相關裁判再為整理及評析後,發覺相關裁判撤銷公平會處分之案例漸有增多趨勢,此種發展,實不能忽視。以公平會處分及決議為內容之「認識公平交易法」,雖約每2年即有新增版本出刊,而能充分反映實務之最新發展及主管機關之執法。但行政主管機關認事用法所作成之處分或決議,是否正確適法,經司法機關之審理並予以維持者,始能確認。尤其晚近相關裁判撤銷公平會處分之案例漸增,愈感受「認識公平交易法」作為初學者之入門基本教材,已有不足,而以法院之相關裁判為教材之主要案例之教科書,應該更具有參考價值。且就學術立場而言,法院裁判之見解,尤其終審法院之見解因對外具有拘束力而有其權威性,但未必全部裁判都能真切符合法理而正確適用法律,其亦偶有出現違失者,則基於學術探求真理之立場,即應予批判,以期能為修正及改進,而使實務運作更能符合法理及精進發展。然此種對法院裁判所為之評析及批判,行政機關基於權力分立及制衡原則,必須完全尊重及遵守法院之裁判,因此,不可能也不應在其出版之刊物中出現,而此正是學者出書所當為並可為者。



      法學教科書之任務,係使讀者能掌握法規形成之背景、立法理由及其蘊涵之法理精神,以及其立法目的及宗旨;能正確認識法規之體系架構、立法原則及規範內容,並進而能正確分析條文之結構、及其所規範行為之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而能將之正確適用於具體發生之個案中。此種能力之養成及訓練,除就法規內容之文義及其法理予以闡明外,多研析實務上如何實際適用及運作,應為最直接有效之方法,故多舉實務案例予以解說並予以評述,應為教科書不可或缺之內容。本此認識,本書之論述架構及章節條文之解析,以及列舉案例,即本此原則,故分為序論及本論2編。「序論編」先說明公平交易法立法之起源背景及其理念與精神以及其憲法基礎、並敘述其立法經過及修法沿革,使讀者知其來龍去脈而得充分理解其規範精神及規範之理由與法理;「本論編」則就現行公平交易法之條文章節架構作體系化之整體論述後,再就其規範之主要內容,即限制競爭及不公平競爭之各種行為類型,依條文順序一一解說,並都舉實務案例予以論述及評析,以助讀者瞭解實務上如何適用。又所舉實務案例多以最高行政法院裁判為主者,蓋以其為終審法院,其見解較具權威性並有拘束力。而少部分則以公平會處分及決議為案例者,則多因當事人並無不服,而無相關之法院裁判所致,故即以之為實務案例。



      本書完成之日,時值公平交易法施行將近30週年,而作者亦屆80老朽之年。回顧近50年來在競爭法領域之開拓、深耕,推動公平交易法之立法及修法,並見公平交易法實務之穩健發展,維護自由及公平競爭之秩序,調節社會之經濟活動,卓然有成,感到相當欣慰。學術生命之延續,必須有不斷之研究創作成果表現,本書建立在以往相關著作「企業與經濟法」、「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立法」、「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以及國科會補助之研究計畫成果及公平會委託研究報告等之基礎上,配合新法規及補以新近實務案例而成,希望能予讀者對公平交易法有完整體系之認識及對個別法條規範之精神與結構能正確掌握,並因而能運用於實際之個案實務,而有助於競爭法理論及法理之落實,並使公平交易法實務有更良好之發展。



      本書之付梓,對於元照出版公司協助出版、元照出版團隊對本書之編輯、校對及事項索引、案例索引之編排所付出之辛勞,謹表示衷心感謝。同時愛妻秀麗、女兒儒真、儒欣及義和團團員們數十年一直之愛護、照顧、協助及支持,並帶來無數之歡樂、榮耀與關懷,使人生充滿幸福與光彩,十分感恩並樂願謹將此書獻給她(他)們。

    ?
    廖義男

    2021年9月9日




    其 他 著 作
    1. 公平交易法(二版)
    2. 職權命令與風險行政
    3. 年金改革大法官解釋總評析
    4. 憲法及行政法制(第二冊)
    5. 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
    6. 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第三冊)
    7. 行政罰法(二版)
    8. 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第二冊)
    9. 憲法及行政法制
    10. 土地法制度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