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三
得著修復和饒恕的能力
這次非常榮幸可以為凱沁老師的再版新書《記憶的鏡子》寫推薦序,凱沁老師多年來在士林靈糧堂開設許多心靈成長課程,帶領許多朋友走過人生不同階段的生命歷程,在歡笑和淚水之中,重新檢視自我,學習自我察覺、自我整合,一直以來廣受好評及肯定。舉凡「走訪童年」、「中年再出發」、「九型人格整合」等課程,皆令許多朋友們奔相走告,推薦參與,曾上過課程的人都因此獲益良多!對我與師母來說,更是每一堂課都讓我們重新檢視自己。
特別在「走訪童年」的課程中,老師指定學員要預讀這本《記憶的鏡子》,因著凱沁老師生動的課程,學員跟著進入到童年許多好的回憶、不好的回憶。如同書中所說,記憶是個黑盒子,它吸納個人成長歷程中,所經歷的各種經驗和情緒。當我們重新再回憶過往的片段時,昔日的事件也許會產生些許的變化,有時候甚至讓人無法分辨出真實的歷史面貌。因此,有時候再憶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誇大或不經意的杜撰、質變,但我們卻不自知,因此身陷其中的綑綁,無法脫身。
在現今世代中,許多人因為童年的創傷或經歷,致使長大成人後,也被過往的記憶綑綁,性格愈來愈扭曲。因此,在這個充滿罪惡的世代,我們更需要了解自我察覺、自我整合的重要,進而認識自我!《聖經》上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十九10)耶穌來到世上,就是為要尋找及拯救失喪的人,使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可以是一個活潑有盼望的人生!當我們深陷在各種記憶的綑綁時,讓我們重回到記憶的深處,邀請耶穌與你一起在那個環境、記憶中,祂能理解、明白你所有的感受及情緒,並且使你重新與自己和好,為過往的記憶賦予新的意義,重新整理生命中的人、事,以及悲喜。那麼在過程中,也就能經歷關係中修復、饒恕的能力!
因此,書中提出了三個見解,說得很好。第一個是不要迷信記憶,我們可以針對清楚記得的部分,進行一次再理解的過程,並藉再理解更新情緒。第二是我們需要了解,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制的,那麼就能謙卑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減除生命成長的挫敗感。再者則是一個重要的觀點,人一定會犯錯,但在適當的情境下,也一定會改過,自己是這樣,相信別人也是這樣。
我非常推薦凱沁老師這本《記憶的鏡子》,凱沁老師在書中以小說的方式,敘述一群年齡各異的學員,如何在老師的引導下,重新回憶自己過往的人生。讀者能夠一邊閱讀,一邊跟著小說中的情境,進入到人物所感受的記憶與心靈對話,也藉此與讀者個人的心靈對話,透過成長後知性的理解,為過去生命中的記憶,賦予新的意義!
劉群茂
(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