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序
潘霍華誕生一百週年的日子裏,捧讀周學信老師這份書稿,心中著實感到難得。華人教會早在上世紀五、六○年代就已翻譯了潘霍華的《追隨基督》和《團契生活》,《獄中書簡》的節譯本亦於七○年代出版了,可是直到今天,我們在認識潘霍華的神學思想上仍然只在起步階段,這些年來以漢語寫就介紹潘霍華的生平、思想及其意義的書籍為數不多。1 香港華人教會在面對九七回歸一事上備受衝擊,許多人雖注意到潘霍華寧願留下也不離開國家的舉動,只是卻忽略了背後的信仰原因──他是為了追隨基督而留下來的。當年潘霍華在紐約的協和神學院寫信給貝特格(Eberhard Bethge),道出了他返回德國的緣由︰「我們只要去找祂在的地方。當我們不在祂的地方時,我們就可能甚麼也不是。〔……〕或者我已經從祂在的地方偏離出來了?哪裏是祂為我而在的地方?」2 這完全跟浪漫的祖國情懷無關。
激情的口號不能代替紮實的研究,否則就是浮游無根。周老師於十年前即開始陸續撰文引介潘霍華,就著作而言,尤注重《追隨基督》、《團契生活》和《獄中書簡》,就題材而言,則集中於門徒的屬靈操練以及政治行動。這無疑是偏重潘霍華中期及後期的思想,但卻正好是華人教會感興趣的。從補課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必須的。既然潘霍華這些著作早就翻譯出來,自然也需要有所解說,導引弟兄姊妹深入了解其中精義。另一方面,這也切合華人教會的需要。華人教會的敬虔傳統向來不墜,只是在世俗化的浪潮底下,亦難免不受搖動,潘霍華所言的追隨與順服不啻是對症下藥。而屬靈操練又不獨是一種個體內在的修為,在當中我們被要求進到世界之中去有分於耶穌基督的苦難。這是華人教會需要不斷學習的功課。周老師此書最有意義的乃是,他沒有把潘霍華所講的屬靈操練跟政治行動分割開來,反之,他指出了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生命的內與外就如一個銅幣的兩面,須臾不離;追隨基督的門徒,既是出世的,但又是入世的。
筆者十分佩服周老師,竟然可以在餘暇時間研讀潘霍華的著作,並執筆陸續撰寫文章,最後彙集成書。筆者亦於十年前開始撰寫論文討論潘霍華,但礙於生性愚鈍、學習緩慢,一直都在努力研究和消化中,雖有文章出版,終究艱深難明,讀來如啃陌生外語,不夠舒暢。周老師此書焦點集中,行文流暢,表達清晰,實是認識潘霍華的入門好書。當然,筆者更盼望周老師繼續筆耕,為我們介紹潘霍華其他作品的思想,包括已經翻譯成中文的《第一亞當與第二亞當》3 (收錄《基督中心》及《創世與墮落》)與《倫理學》,4? 若能進至潘霍華的早期作品Sanctorum Communio(中譯名為《聖徒相通》)和Act and Being(中譯名為《行動與存有》),那將更叫人喜出望外了。潘霍華全集德文校勘版已經全部出版了,全部共十六卷,其相應的英文校勘版亦已出版了一半;而中文翻譯亦已有五本,都是中期及後期的著作。因此,我們很有理由去期望在潘霍華的早期作品尚未被翻成中文之前,周老師可以一仍其過往的寫作風格,以簡易的筆觸為我們撰文闡釋《聖徒相通》與《行動與存有》這兩本在神學上具有開創性的作品,好滿足一群喜歡潘霍華神學作品的讀者,也推進學界這方面的研究和寫作。
捧讀周老師這份書稿,心中著實感到難得,特別在潘霍華誕生一百週年的日子裏。要記念潘霍華,莫如繼續閱讀他的著作,討論他的思想,並且撰文分享,深化認識。周老師的這份書稿,就是透過閱讀、討論和分享,來幫助我們深化對潘霍華的認識。盼望更多弟兄姊妹能參與這一歷程,讓華人教會在第三個一千年,能從潘霍華這位深具前瞻性的神學家的身上,學會忠於基督的屬靈功課。
鄧紹光
二○○五年十二月廿六日節禮日
於香港新界西貢(北)西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