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新譯閱微草堂筆記(中)(二版)

新譯閱微草堂筆記(中)(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467955
紀昀
嚴文儒
三民
2020年4月24日
207.00  元
HK$ 186.3  






ISBN:9789571467955
  • 叢書系列:人文叢書文學類
  • 規格:平裝 / 732頁 / 17.2 x 23.2 x 3.6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人文叢書文學類


  • 文學小說 > 中國古典文學 > 古典小說











      全書近一千二百則,內容豐富龐雜,包括社會生活、學術思想、官場世態、風土人情、鬼狐妖魅、物產異聞等。作者透過質樸淡雅、亦莊亦諧的文筆,融合深刻睿智、情理兼具的思想,寫成一則則生動有趣的狐鬼故事,讀來令人不忍釋手。本書採用優質版本,輔以簡明的注釋、淺白的語譯和扼要的研析,期能幫助讀者閱讀與深入了解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以及他所創造的搜奇志怪的《閱微》世界。


     





    卷九 如是我聞三

    二 犬 七○九

    鍾馗小像 七一○

    城磚傷人 七一一

    雅人深致 七一二

    轉 生 七一四

    伶人方俊官 七一六

    某童子 七一八

    狐之鬼 七一九

    驢之報復 七二一

    任 玉 七二二

    余 某 七二三

    劉太史 七二四

    一詩成讖 七二六

    連 貴 七二七

    書生鬼 七三○

    陽與陰 七三一

    狐 女 七三二

    盜亦有道 七三三

    凶 宅 七三五

    寡媳呼天 七三七

    厲鬼還冤 七三八

    冥 鏹 七三九

    六道輪迴 七四○

    狐精漁色 七四一

    任子田 七四二

    隔世之報 七四四

    某翰林拒饋 七四五

    假鬼與真魅 七四六

    天 佑 七四八

    鴨鳴蛇身 七四九

    前愚後智 七五○

    狐女生子 七五二

    腹負將軍 七五三

    虎 神 七五四

    說鬼火 七五七

    巨 硯 七五八

    紀 昌 七六○

    李福之婦 七六二

    論懺悔 七六三

    燒 海 七六四

    一善之報 七六五

    說神仙感遇 七六六

    丹 方 七六九

    西遊記 七七○

    嗜雞獲報 七七一

    餓鬼伺隙 七七三

    睹 鬼 七七四

    鬼 詩 七七五

    紅 柬 七七六

    某氏狐 七七七

    蝙 蝠 七七八

    恃 膽 七七九

    神不憒憒 七八○

    假名斂財 七八二

    減食祿 七八四

    道士龐斗樞 七八五

    倉屋之狐 七八七

    遣犯之婦 七八八

    牛與犬 七九○

    戒 訟 七九一

    圓光術 七九三

    銀 船 七九四

    兩世夫婦 七九六

    虐婢受報 七九七

    鬼護醉漢 七九九

    河間獻王墓 八○○

    腹中語 八○二

    死者復生 八○三

    辨血盆經 八○五

    自 敗 八○六

    固執一理 八○八

    陰陽富貴 八一○

    卷十 如是我聞四

    狐之為狐 八一一

    鬼 告 八一二

    冥司籍記戰歿者 八一四

    王 二 八一七

    蒲姓狐 八一八

    義 犬 八二○

    烏 啼 八二一

    鬼魂求葬 八二二

    奢儉之罰 八二四

    貪牛罹禍 八二五

    塾師遭譏 八二六

    懺悔須及未死時 八二七

    戰死復生 八二九

    牛 戒 八三○

    曠達是牢騷 八三二

    額魯特女 八三三

    俠 盜 八三四

    冥冥中不可墮行 八三六

    不足畏與大可畏 八三七

    汪輝祖言六則 八三八

    雨皆漚麻水 八四五

    狐戲老儒 八四六

    三快笑孝廉 八四八

    死不忘親 八四九

    亡母戀子 八五○

    善全骨肉 八五二

    克 己 八五三

    偽為狐狀 八五五

    布商韓某 八五六

    遊 僧 八五七

    鬼索錢 八六○

    某參將 八六一

    某媼劫女 八六二

    鼠 鑑 八六五

    死有其地 八六六

    詢 狐 八六八

    兩鬼論史 八七四

    馮大邦 八七六

    崔 某 八七七

    造物更巧 八七八

    刑官難斷之獄 八七九

    鬼 病 八八二

    慎交友 八八三

    怨毒之甚 八八四

    甲與乙 八八五

    焰口經 八八六

    真偽顛倒 八八八

    西洋貢獅 八九○

    乩仙詩 八九二

    古 鏡 八九三

    戒偏頗 八九四

    交河老儒 八九六

    僵 屍 八九八

    合 窆 九○一

    崇真懲偽 九○二

    巧使反間計 九○四

    范鴻禧 九○六

    樊 長 九○七

    琴師錢生 九○八

    朱五嫂 九一○

    張 媼 九一一

    卷十一 槐西雜志一

    某少婦 九一四

    廢宅詩 九一七

    饗祀無論貧富 九一九

    偽鬼驚踣 九二○

    狐突神祠 九二二

    石中物象 九二三

    示 譴 九二六

    城隍控馬卒 九二七

    草下蟲 九二九

    真山民 九二九

    杏 花 九三一

    滴血驗親 九三二

    都察院蟒 九三四

    孝子至情 九三六

    私 祭 九三七

    皎然不自欺 九三九

    鼠穴壁下 九四一

    劫數人為 九四二

    水性上暗下明 九四四

    鈍 鬼 九四五

    申謙居 九四七

    入土為安 九四九

    司馬相如玉印 九五一

    鞋 杯 九五二

    禮部壽草 九五三

    人立而舞 九五五

    偶感異氣 九五七

    鬼獵酒 九五八

    奪胎詩 九六○

    狐鬼不自稱 九六一

    少華山狐精 九六三

    狐媚非情 九六六

    扶乩不可信 九六七

    妖由人興 九七○

    落水獲救 九七一

    父母之心 九七三

    請蠲免罪 九七四

    問 心 九七六

    視鬼者言 九七八

    治癃閉 九七九

    瞽聾之鬼 九八○

    害人先害己 九八一

    朱 盞 九八三

    鬼言正理 九八五

    賣蟒遭禍 九八七

    養瞽院 九八九

    李守敬 九九一

    先 兆 九九二

    鬼揶揄 九九三

    養癰貽患 九九五

    飛車劉八 九九六

    人字汪 九九七

    積 柴 九九九

    天償孝心 一○○○

    沉淪之鬼 一○○二

    徽州唐打獵 一○○四

    謹飭之狐 一○○七

    枕中蜂 一○○八

    老翁遠行 一○一○

    衰氣先見 一○一一

    奮力鬥鬼 一○一三

    巨 鳥 一○一四

    李 秀 一○一六

    楊 生 一○一八

    雞卵夜光 一○二○

    蛇血當茶 一○二二

    牛驚夢醒 一○二四

    妓女椒樹 一○二五

    法南野旅舍詩 一○二七

    魂依於墓 一○二八

    偽仙偽佛 一○三一

    此夫此婦 一○三三

    方竹青田核芸香 一○三四

    紙鋌償賭債 一○三六

    鬼厭聞 一○三八

    劉熥母 一○三九

    卷十二 槐西雜志二

    文士書冊 一○四一

    寧遜公 一○四三

    省悟得報 一○四四

    狐女仁義 一○四六

    狐女養孤 一○四九

    人豬相交 一○五○

    兩西商 一○五一

    鬼爭朱陸異同 一○五四

    李芳樹刺血詩 一○五五

    鬼報盜警 一○五七

    題聯自讖 一○五八

    沈五娘 一○五九

    漢學務實,宋學近名 一○六二

    楊令公祠 一○六六

    規矩草 一○六七

    張子克 一○六八

    姬妾墮樓 一○七一

    紀 生 一○七四

    惡少遭報應 一○七六

    報施之理,鬼神弗奪 一○七七

    狐女報夙業 一○七九

    賀某背楊木 一○八一

    張子儀 一○八二

    黑豆擊妖 一○八三

    虐婢遭報 一○八五

    治毆傷方 一○八七

    骰子咒 一○八八

    誤遷婦柩惹鬼爭 一○八九

    放生咒 一○九○

    小兒吞鐵物方 一○九一

    葉守甫 一○九三

    輕薄致禍 一○九五

    畜養孌童干神怒 一○九八

    棄兒救姑 一一○○

    煉氣先煉心 一一○二

    書生拒狐 一一○六

    西域野畜 一一○七

    相地之說 一一一○

    言易行難 一一一二

    祆教傳入中原 一一一四

    天下無無弊之法 一一二○

    縊鬼拒代 一一二一

    君子有妖,天以示警 一一二二

    畫 妖 一一二四

    虎 語 一一二五

    蛇妖幻形 一一二五

    玉孩兒 一一二六

    修善非佞佛 一一二八

    禍不虛生 一一三○

    乩仙護短 一一三二

    粗婢幽魂 一一三三

    冤女之心不朽 一一三四

    李鷺汀 一一三六

    婚 約 一一三八

    劉石渠 一一三九

    僧遭狐算 一一四一

    數不可逃 一一四三

    畫士張無念 一一四五

    少男強姦案 一一四七

    戲語成真 一一四八

    廢寺破鐘 一一四九

    柳某負心 一一五一

    佟園縊鬼 一一五三

    青縣農婦 一一五四

    侍妾郭姬 一一五五

    推命用時 一一五七

    畫 妖 一一六一

    天 狐 一一六三

    卷十三 槐西雜志三

    旅邸臥病詩 一一六五

    宋遇與王成 一一六六

    新婦越禮 一一六九

    不死不生 一一七一

    灶 神 一一七二

    夜宿山家 一一七四

    崔崇?剖腹 一一七五

    夙冤心疾 一一七七

    李再瀛 一一七八

    應酬之禮不可廢 一一七九

    鳳凰店狐 一一八一

    胡太虛言 一一八三

    士人模棱 一一八四

    黎丘之技 一一八五

    享祭之鬼 一一八六

    狐報怨 一一八八

    雙頭鵝 一一八九

    善誑者終遇誑 一一九一

    季廉夫遇鬼 一一九二

    樹 精 一一九四

    王敬自經 一一九五

    戒虛詞榮親 一一九七

    交河老儒 一一九九

    姦嫂招禍 一二○一

    羅漢峰 一二○二

    陽盛陰消 一二○四

    狐戲與自戲 一二○五

    陳至剛 一二○八

    醉漢落井 一二○九

    夜叉與樹精 一二一一

    王德圃言 一二一三

    閨閣解冤神咒 一二一四

    餘 氣 一二一六

    大旋風 一二一八

    抱陽山白石 一二一九

    樹後語 一二二一

    輕薄書生 一二二三

    回婦之鬼 一二二五

    賈姓書生 一二二六

    紅衣女子 一二二七

    護法善神 一二二九

    墨畫祕戲圖 一二三○

    刑房吏王謹 一二三二

    道士與狐精 一二三三

    狐友懲妓 一二三五

    偽狐女 一二三六

    死人首蠕動 一二三八

    周二姐詈擊媚妖 一二三九

    鬼賣色求職 一二四一

    蛟龍姦老翁 一二四二

    破甕片 一二四四

    富家子 一二四六

    狐不近正人 一二四八

    布施須己財 一二五○

    木杪誦書聲 一二五一

    遊方尼 一二五二

    痴兒不痴 一二五三

    天道好還 一二五四

    機心者戒 一二五六

    幽蘭沈淑孫 一二五八

    神不受賕 一二六○

    黠鬼幻形 一二六一

    小詞為紅葉 一二六四

    婢女與貓 一二六五

    良朋變佳耦 一二六六

    世故害人 一二六九

    有形無質 一二七一

    唐代古城 一二七二

    喀什噶爾漢畫 一二七四

    兒媳趙氏 一二七五

    姚別峰與自剄鬼 一二七七

    苦樂無盡境 一二七九

    報冤鬼 一二八一

    西域萬年松 一二八二

    道沖畫扇 一二八四

    地中出人首 一二八五

    蕉鹿之夢 一二八八

    銅末治骨折 一二九○

    花柳之家 一二九二

    牛報怨 一二九三

    鬼妒妻改嫁 一二九五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

    天女之樂 一二九七

    學子偷情遭禍 一二九九

    熏狐者 一三○一

    說 雷 一三○四

    刀劍自鳴 一三○六

    落星石古人題名 一三○八

    毒魚法干神怒 一三○九

    文風遞變 一三一○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一三一三

    記前生 一三一五

    妓女之夫 一三一七

    朱子論鬼神 一三一八

    孽由己作 一三二八

    紫桃軒硯 一三二九

    新 菌 一三三一

    氣機所感,妖魅應之 一三三二

    老僧論微服私訪 一三三四

    書生與詩魂 一三三八

    壺盧狐女 一三三九

    鎮魘木人 一三四二

    恃術失勢,取敗也宜 一三四三

    僧盜之巧詐 一三四五

    憤激為厲 一三四六

    惡少懺悔改過 一三四八

    論儒佛兩教 一三五○

    鬼魂假冒 一三五四

    耿 某 一三五五

    名臣三硯 一三五七

    鎮鬼與見鬼 一三六○

    遺命與亂命 一三六二

    狐精換形 一三六三

    鬼魅畏正人 一三六五

    償前生債 一三六七

    孝弟通神明 一三六八

    養狼遺患 一三七○

    立誅猴妖 一三七二

    傳言不實 一三七三

    地仙報恩 一三七五

    得失倚伏 一三七九

    公子遇丈夫 一三八一

    黠婢之鬼 一三八三

    人與狐俱焚 一三八四

    離魂婢女 一三八五

    田不滿斥髑髏 一三八八

    倚樹小童 一三八九

    君真道學 一三九一

    木偶似人 一三九三

    乩仙判詞 一三九五

    物各有主 一三九六

    姜挺赦狐 一三九八

    形隨心化 一四○○

    爭繼原為資產 一四○三

    論因緣 一四○五

    此乃真仙 一四○六

    小李陵 一四○七

    李璇占事多驗 一四○九

    煙靄乘舟圖 一四一一

    輕薄少年遭狐懲 一四一三

    狐女懲治負心漢 一四一五

    鬼囚夜哭 一四一八

    寡婦倪媼 一四二○





    ?





    導讀



      《閱微草堂筆記》二十四卷,分為〈灤陽消夏錄〉六卷、〈如是我聞〉四卷、〈槐西雜志〉四卷、〈姑妄聽之〉四卷、〈灤陽續錄〉六卷等五種,由清人紀昀自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至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年)陸續寫成,並分別刊刻行世。因諸板漫漶,嘉慶五年(一八○○年)八月,門人盛時彥得到紀昀同意,合五書為一編,各存其原來編次,精校細刊,並經紀昀檢視一過,刊刻行世,稱《閱微草堂筆記五種》。



      紀昀(一七二四一八○五年),字曉嵐,一字春帆,號孤石老人。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自署「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紀昀自幼喜歡讀書,才思敏捷,八歲應童子試,十一歲隨父親來到京城,十六歲返鄉。二十四歲應順天鄉試,中舉人第一名。三十一歲登進士第,入翰林院。三年散館授編修。乾隆二十四年,紀昀以翰林院編修出任山西鄉試正考官。乾隆二十八年,升任侍讀,提督福建學政。乾隆三十三年,吏部推薦其任貴州都勻知府,被乾隆帝留在京城,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加四品銜。旋因洩漏消息給行將受到查處的姻親兩淮鹽運使盧見曾而獲罪,被奪職發往烏魯木齊軍中效力。在新疆期間,他考察邊疆的山川地貌,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寫下了著名的〈烏魯木齊雜詩〉,並積累了大量的素材,為日後的《閱微草堂筆記》寫作作了準備。三年後遇赦返京。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即從他四十九歲起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始終其事,十有餘年」,纂定《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可說是傾注了他畢生的精力。晚年在公務之餘,「晝長無事,追錄見聞」,陸續撰成《閱微草堂筆記》。紀昀累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管國子監事。嘉慶十年(一八○五年)二月十四日,卒於任上,年八十二,諡「文達」。



      紀昀學識淵博,貫澈儒籍,詩文經後人輯為《紀文達公遺集》行世。一生著述以《四庫全書總目》及《閱微草堂筆記》為著名。《四庫全書總目》,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說,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學術的紀昀,一個學理的紀昀:冷靜而嚴謹,博學而通達。而通過《閱微草堂筆記》,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世俗的紀昀,一個與常人無異的紀昀:有情感,有血肉。從這個角度而言,《閱微草堂筆記》中反映的紀昀更加真實,更加可信,我們似乎觸目可見,觸手可及。同時,作者駕馭文字的能力極高,《閱微草堂筆記》文字質樸淡雅、亦莊亦諧,令人讀來不忍釋手。故而當時就享有盛譽,深為人們喜愛,廣為流傳。作者自言:「曩撰〈灤陽消夏錄〉,屬草未定,遽為書肆所竊刊。」其門人盛時彥也說:「以前三書,甫經脫稿,即為抄胥私寫去。」《閱微草堂筆記》後世屢有翻刻,被譽為堪與蒲松齡《聊齋志異》比肩的清代筆記小說集。



      《閱微草堂筆記》的撰寫,歷來有種種說法。其中一說就是紀昀寫筆記是為影射某某人某某事,故而研究者就是要找到其影射之人或影射之事。這類似《紅樓夢》研究中的索隱一派。然而,筆者以為紀昀並無如此狹仄。紀昀說自己:「性耽孤寂,而不能自閒。卷軸筆硯,自束髮至今,無數十日相離也。三十以前,講考證之學,所坐之處,典籍環繞如獺祭。三十以後,以文章與天下相馳驟,抽黃對白,恆徹夜構思。五十以後,領修祕籍,復折而講考證。今老矣。無復當年之意興,惟時拈紙墨,追錄舊聞,姑以消遣歲月而已。」據此,我們可以體會一位老人晚年撰寫《閱微草堂筆記》時的心情,是其「追錄見聞」,「消遣歲月」的遣興之作。當然,紀昀的用意並不僅僅在此。中國文人始終以天下為己任,即北宋范仲淹所謂的「居廟堂之上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紀昀也不能例外。他自己說撰寫筆記是希望「有益於勸懲」,「大旨期不乖於風教」,這也是紀昀樂此不疲的原因之一。當然,《閱微草堂筆記》中涉及人物甚多,「所見異詞、所聞異詞、所傳聞異詞」,亦或有之。故而紀昀一再說明自己撰寫此書,只是希望「不失忠厚之意,稍存勸戒之旨」,「不顛倒是非,不懷挾恩怨、不描摹才子佳人、不繪畫橫陳,不見擯於君子」。「若懷挾恩怨,顛倒是非,如魏泰、陳善之所為,則自信無是矣」。可見,在作者當時,對此書已經有種種議論。針對當時文人中已有的這種指責,迫使紀昀不得不再三表白。我們也可以看作是對二百年後學界所謂影射說的一種否定。



      《閱微草堂筆記》五種,全書近一千二百則,紀昀雜記在京師、河北、福建、新疆等地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內容廣博,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多有涉及學術思想各層面。作品大多假託才鬼靈狐、花妖木魅作言,以說明一定的哲理,諷諭性很強;也有關於官場世態、風土人情等社會生活的記述;還有一些考辨文字和對物理藥性的闡釋及山川地理、物產異聞等的記載,內容包羅宏富。



      如紀昀對理學的批評,在《閱微草堂筆記》中隨處可見。他反對理學的崇尚空談,不關心民間疾苦。如卷四〈某公挨磚〉則(標題為筆者所加,下文同):武邑某公與戚友賞花佛寺經閣前。某公以道學自任,盛談《西銘》萬物一體之理,滿座拱聽,不覺入夜。忽閣上厲聲叱曰:「時方饑疫,百姓頗有死亡。汝為鄉宦,既不思早倡義舉,施粥捨藥;即應趁此良夜,閉戶安眠,尚不失為自了漢。乃虛談高論,在此講民胞物與。不知講至天明,還可作飯餐、可作藥服否?且擊汝一磚,聽汝再講邪不勝正。」忽一城磚飛下,聲若霹靂,杯盤几案俱碎。某公倉皇出走,曰:「不信程朱之學,此妖之所以為妖歟!」徐步太息而去。某公挨此一磚,可看作是作者對崇尚空談的理學家的迎頭痛擊。同時,紀昀還指出後世迂儒只知先儒的隻言片語,不知變通,一遇到實際問題就茫然不知所措,造成許多悲劇。等而下之的理學徒更是些滿口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的男盜女娼、幹盡壞事的無恥之徒。卷四〈巧發奸謀〉則,說有兩塾師都以道學自任。一天,相邀會講,在門生前「辯論性天,剖析理欲,嚴詞正色,如對聖賢」。忽然微風颯然,吹片紙落階下,生徒們拾起觀看,原來是這兩個塾師謀奪一寡婦田,往來密商的信札。作者的如此揭露,可謂入木三分。正因為作者對那些口是心非的理學徒的鄙視,故而,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用「講學家」這樣一個稱呼來貶視那些信奉理學之徒。



      紀昀還正面評判了漢學與宋學之短長,卷一〈漢學與宋學〉則,紀昀指出「夫漢儒以訓詁專門,宋儒以義理相尚。似漢學粗而宋學精,然不明訓詁,義理何自而知。概用詆排,視猶土苴,未免既成大輅,追斥椎輪;得濟迷川,遽焚寶筏」。這是因為「漢儒重師傳,淵源有自。宋儒尚心悟,研索易深。漢儒或執舊文,過於信傳。宋儒或憑臆斷,勇於改經。計其得失,亦復相當。惟漢儒之學,非讀書稽古,不能下一語。宋儒之學,則人人皆可空談」。兩宋理學的興起,使宋代諸儒一反漢學傳統,不再尋章摘句,皓首窮經,而是講求性命之學,推究義理,遂使儒學發展進入一個新高潮。元明兩朝,因為得到歷代皇帝的推崇和支持,程朱理學遂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潮,也成為諸多儒生賴以進身的階梯。這些人並非真的篤信程朱性命之學,而是以此為幌子,一味空談,以謀取自己的進身之階。明王朝的覆滅,人們從思想上去追索原因,都認為空談誤國,遂有顧炎武經世致用思想的提出。降至乾隆年間,學術界復興漢學已成潮流,《四庫全書總目》的撰寫,使紀昀成為這一學派的領軍人物。這一學派被後世稱作乾嘉學派,成為漢學在清代復興的標誌。此章可以看作是紀昀對漢學、宋學作了一番比較和評判,頗有灼見,是研究紀昀學術思想的重要史料。可見,紀昀並非一味推崇漢學而貶低宋學,而是較為公允地評判了漢學與宋學的長短。



      魏晉以來筆記小說中最常見的題材就是談狐說鬼、搜奇志怪,《閱微草堂筆記》繼承了這一傳統,在書中有大量的此類故事。紀昀相信世上有鬼神,並從理性上接受有鬼論,批駁無鬼說。紀昀在書中一再宣揚的因果報應,就是建立在「世上有鬼神」這一前提上的。紀昀認為只有人們相信世上有鬼神存在,才能自覺接受因果報應說,才能發揮勸善懲惡的教化作用,才能挽回日趨衰敗的世風民俗。故而紀昀在書中不厭其煩地大說特說命運果報、地獄輪迴。今人讀來,可能會感到迂腐迷信。然而一位老人的拳拳勸善之心,讀者當能體會。當然,紀昀畢竟不同於一般的愚夫愚婦,不是一味地癡迷鬼神,而是一位有眼光、有見識的學者,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對鬼不無調侃,如文章中描寫了糊塗之鬼、騙吃騙喝之鬼、得過且過之鬼、欺軟怕硬之鬼、強作面目嚇人之鬼、隱居避世之鬼等等,使人覺得鬼世界如同人世界,人們只要一身正氣,無愧於天地,鬼又能奈我何?紀昀對神也是時有批評、戲謔,如《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四〈城隍和稀泥〉則中批評「有事不如化無事,大事不如化小事」的城隍是「聰明而不正直」之神,城隍的所謂聰明,「毋乃亦通蔽各半」。紀昀進而指出「妖由心起,魔由心生」,「或一切幻象由心而造,未可知也」,甚而提出「鬼神茫昧,究不知其如何」,對鬼神世界提出強烈的質疑。當然,這只是紀昀理性思維的閃光,不必評價過高,因為這些並不能說明紀昀已經拋棄有鬼神論。



      狐仙故事是《閱微草堂筆記》中的重要內容。儘管紀昀筆下的狐仙尚不如蒲松齡筆下的狐仙那樣討人喜歡,然而有些故事中的狐仙聰明正直,能夠明辨是非、勸善懲惡等等,還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紀昀筆下的狐女雖然很多是以媚惑凡人面目出現的,但也不乏與人相愛,追求愛情,甘於獻身的狐女。這些狐女聰慧嫻雅,感情熾烈,雖然她們的愛情往往短暫,結局淒涼,但作者給予了她們無比的愛憐、惋惜和同情。而作者對於那些假裝鬼神狐仙的騙子,卻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諷。如卷四〈女巫郝媼〉則,女巫郝媼自言狐神附體,言人休咎。凡人家細務,一一周知。故信之者甚眾。實則「布散徒黨,結交婢媼,代為刺探隱事,以售其欺」。真相被揭穿後,郝媼只能「狼狽遁去,莫知所終」了。



      紀昀雖身居高位,但心繫天下,《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不少篇章直接反映民生疾苦。如卷二〈菜人〉則,記載明末崇禎末年,直隸、山東等五省發生大旱災,民不聊生,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有所記載:饑民們在吃光了草根樹皮以後,乃至「以人為糧,官吏弗能禁,婦女幼孩,反接鬻於市,謂之菜人」,並具體描寫了「屠者買去,如刲羊豕」的慘不忍睹的場面。卷八也有類似記載,這些記載不是一般的「小說家言」,而是可以與相關的歷史記載相印證,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危機和人民塗炭,是當時歷史的真實寫照,足以補充正史記載之不足。



      紀昀久在官場,對官場中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排擠傾軋等醜惡現象多有了解,就所見所聞筆之成書,痛加貶斥,並一再表示對官場醜惡現象的厭惡。紀昀藉一個隱居深山岩洞之鬼說出「雖淒風苦雨,蕭索難堪,較諸宦海風波、世途機阱,則如生忉利天矣」的無窮感歎。對那些假借官員之威,肆意橫行、盤剝百姓的衙吏僕奴也作了揭露和譴責,指出「最為民害」的除了官員,就是官員身邊及與官員有關係的四種人:「吏、役、官之親屬、官之僕隸」,他們「無官之責,有官之權」,「依草附木,怙勢作威,足使人敲髓灑膏,吞聲泣血」。如卷二十四〈司閽之爭〉則,一個京官外放為地方縣令,其僕人視作成為「天上人」,而僕人自己則是一步「登仙」,為了爭奪「司閽」職位,引來四個僕人拼死相爭而用盡心計,其目的還是為了榨取錢財。類似揭露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並不罕見。



      紀昀雖然批評理學,卻對理學家提倡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點極為贊同,並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加以宣揚和提倡,如卷十九〈婢女柳青〉則,講述了婢女柳青在未婚夫出逃沒有音信時,被迫與主人同居。未婚夫回來與柳青成婚後,柳青堅決拒絕主人的非分要求,寧願窮苦一生的故事。作者身為士大夫中的上層分子,自然不能理解柳青的操守和辛酸,竟然驚詫莫名地說她「不貞不淫,亦貞亦淫」。這反映了紀昀思想中的封建愚昧的一面和他所處時代的局限,今人不必苛求。然而,紀昀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婦女的悲慘命運還是深懷同情,表現了一位大儒的仁慈和關愛。如卷十八〈狐狸辯冤〉則,講述一戶官宦人家丟失金釧,嚴刑拷打無辜小女奴。住在這戶人家的狐狸精難以忍受這種無辜拷打,挺身為小女奴辯冤的故事。作者在文章中對小女奴寄託了深切的同情。類似故事還有一些,在此不再枚舉。



      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不少關於考據的文字。如卷十二〈楊令公祠〉則,辯證楊令公(北宋楊業)祠應在古北口內。卷三〈一隻繡花鞋〉則,證明中原與西域交往由來已久。至於考證大宛、烏孫等西域各國不產方竹杖、芸香草等物,考定《西遊記》不是邱處機所作等等,對於學術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作者在烏魯木齊三年的謫戍生涯,使他對西域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礦藏物產都有一定的了解,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不乏記載。雖說其中不少是作者得於傳聞,但奇聞軼事,讀來還是頗有趣味的。如卷十九〈刑天與山海經〉則,記述有人曾在漠北見過「刑天」模樣的人的故事,並因而質疑朱熹所謂依附〈天問〉而成《山海經》的觀點。今人知道像「刑天」這樣有身體沒有腦袋的人,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的。當然我們不必拘泥於這點上。作者撰寫此則的目的之一,在於辯駁朱熹關於《山海經》依據屈原〈天問〉而作的觀點。如今學術界一般認為《山經》成書不遲於戰國,《海經》有不少篇目雜有秦漢時期地名,當有秦漢時期的內容摻入。而屈原〈天問〉是戰國時期作品,《山海經》是否完全依據〈天問〉成書,看來還不能下如此的結論,姑且留待學問家們再作探討。



      《閱微草堂筆記》包羅宏富,內容繁雜,上下古今,無所不有,可以說是傳統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各色人等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故而自其問世以來,坊間爭相刊刻,社會廣為傳閱。但批評者也大有人在,認為其宣揚因果報應,封建說教太多。而褒揚者更是不遺餘力,稱其可與《紅樓夢》、《聊齋志異》媲美。以筆者所見,《閱微草堂筆記》中雖有些許瑕疵,但瑕不掩瑜,它確實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難得的一部佳作,是一顆可以傳世永遠的明珠。



      紀昀門人盛時彥於嘉慶五年所印的《閱微草堂筆記五種》初刻本今已難以得見,而道光以後坊間刻本甚多,卻往往隨意刪削,訛舛頻頻,殊失紀昀原意,這是書商牟利慣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各地出版了一些影印本、點校本、譯注本、選注本等,如上海古籍出版社於一九八○年出版了汪賢度點校本、天津古籍書店於一九八○年影印了文明書局石印本、河北人民出版社於一九八一年出版了孟昭晉等人的選注本、海峽文藝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李漢秋、朱一清選注本。一九八九年,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版了施亮如譯的《白話閱微草堂筆記》,一九九四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了北原等人注譯的《閱微草堂筆記》;次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邵海清等人的白話本《閱微草堂筆記》,遂使《閱微草堂筆記》的出版形成一個小小高潮。但系統地集點校、注釋、今譯、研析於一體的注譯本則尚未得見。



      本書以清道光十五年刊本為底本,校以進步書局石印本、會文堂書局詳注本等。對於原文中的一些明顯誤字,徑行改正,不再一一出校。原文並無標題,現為每段擬定標題以方便讀者。筆者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注釋簡明扼要而不煩瑣,今譯忠實原著而不妄改,研析直抒胸臆而不隱諱,力求為讀者奉獻一部較好的注譯研析本。在點校注譯工作中,參考了近年來出版的各種注釋本、今譯本,得到不少幫助,在此一併致謝。由於注譯者水平有限,如有不到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嚴文儒 謹識




    其 他 著 作
    1. 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的鬼話連篇
    2. 食在•一起 Kaadaadaan:電光飲食記憶誌
    3. 食在•一起 Kaadaadaan:電光飲食記憶誌
    4. 佔領天空
    5. 妖仙鬼狐與神隱幽微套書: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誌異
    6. 紀曉嵐的怪奇物語:《閱微草堂筆記》,看懂的是世情,看不懂的,就是鬼故事
    7. Zoom In Taitung
    8. 新譯閱微草堂筆記(下)(二版)
    9. 萬物糧倉.大地慶典
    10. 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的紙牌屋,飲食男女的庶民觀止
    11. 圖解.四庫全書(白話精華版)
    12. 閱微草堂筆記選譯
    13. 閱微草堂筆記 下(三版)
    14. 閱微草堂筆記 上(三版)
    15. 閱微草堂筆記(上)
    16. 閱微草堂筆記(下)
    17. 閱微草堂筆記上.下冊(套書)
    18.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全五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