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理講授學十二講(上冊)(神叢138):教理歷史與傳承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5469085 | |
|
|
|
林康政 | |
|
|
|
光啟文化 | |
|
|
|
2019年7月01日
| |
|
|
|
83.00 元
| |
|
|
|
HK$ 70.5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575469085叢書系列:輔大神學叢書規格:平裝 / 192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出版地:台灣 輔大神學叢書
|
|
分 類
|
宗教命理 > 天主教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內 容 簡 介
|
本書旨在幫助教理講授工作者,清楚認識教理講授在培育工作中的位置與功用,並藉教理傳承、教會文件及牧民工作的探討,掌握有關教理講授的神學理論與牧民實踐,好能在教會團體內承擔、策劃及發展這項教會職務,用於堂區兒童主日學、青年、成人慕道和教友培育等。
全書共分兩冊。上冊的神學理論扎根於「教理歷史與傳承」,指出教理講授於新約時代的應用、意義,及其牧民與福傳特點,闡述宗徒時代的教理訓示、教父時期的慕道培育、中世紀的團體培育、民間教理與教理講道、《羅馬教理》與要理問答的編寫,直至近代的教理運動與教學革新。
下冊闡釋「教理訓導與實踐」,介紹梵二大公會議至今的教理文獻,並據此具體關注培育課程、教學計畫、教學方法、內容取材、教理課本、因應對象和處境的教理培育與統籌工作等牧民需求。為與時俱進,本冊亦探討各項教理爭議,如:聖經應用與神學影響、教條化與本地化教理的平衡、兒童入門聖事和堅振年齡、成人入教準則、信仰小團體的成立、在福音新傳下宣信與釋奧教理的趨勢等。
?
|
|
目 錄
|
本書初版陳日君樞機序/viii
作者自序/ix
全書導言/1
第一章 「教理講授」的定義/4
一、何謂「教理講授學」(catechetics)?/5
二、教理講授(catechesis)一詞的源由與意義/7
三、教理講授與神學的關係/14
四、教理講授在牧職學中的位置/18
五、教理講授在福傳工作中的角色/22
六、總結/27
?
第二章 早期教會的教理講授/29
一、耶穌基督是教理講授的核心/30
二、新約時代中的福音宣講與信仰教導/34
三、《十二宗徒訓言》及早期教會入教培育與禮儀/53
四、依玻理的成人入教進程:《宗徒傳承》/61
五、總結/65
?
第三章 教父時代的教理發展/67
一、教父時期的教理講授特點/68
二、奧思定的信仰培育法/82
三、濟利祿的禮儀教理講授/96
四、總結/104
第四章 中世紀的教理模式/106
一、教理培育與入門聖事的解體/107
二、社會宗教化的培育/114
三、多瑪斯的教理講道與民間教理/122
四、總結/136
第五章 特倫多大公會議前後的教理趨勢/138
一、宗教改革對教理講授工作的推動/139
二、特倫多大公會議的《羅馬教理》/148
三、要理問答、教理運動與教學方法的發展/153
附錄:中國《要理問答》版本/176
四、總結/178
?
|
|
序
|
全書導言
本書取名《教理講授學十二講》,就教理牧民方面,嘗試提供一個基本綱要。全書共分十二章,遵照上冊「教理歷史與傳承」和下冊「教理訓導與牧民」的脈絡,以堂區主日學及成人慕道團的培育為本,探討教理講授職務的神學理論與牧民實踐。
在進入有關教理講授的神學原理與牧民應用之前,這裡首先概述全書綱要。
上冊的第一章,首先界定「教理講授」的本質。我們會說明教理講授作為一門神學學科之意義,即它與神學的關係,及在牧職學中所佔的位置;同時,也要了解教理講授作為牧民職務和福傳工作的特點,以及它所關注的四個要素---教理內容、培育對象、教學方法和教會職務。
上冊的第二∼五章,論及教理講授工作的神學原理,我們會從聖經和教會歷史,指出教會歷代的教理傳承,包括宗徒時代的教理傳授、教父時期的慕道培育、中世紀的信仰教育模式、宗教改革的教理、《羅馬教理》與地方要理問答的編寫,直至近代教理運動與教學法的發展。
教理講授的神學原理,除扎根於教理傳承外,更發展自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有關教理講授工作的訓示文件。這就是下冊的第六章至第十一章,闡釋各類教理文件的訓導,包括《教理教授指南》(1971)、《基督徒成人入門聖事禮典》(1972)、《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勸諭(1975)、《論現時代的教理講授》勸諭(1979)、《救主的使命》通諭(1990)、《天主教教理》(1992),《教理講授指南》(1997),《天主教教理簡編》(2005)及《福音的喜樂》勸諭(2013),更附加普世教會所認可和推介的地方教理書:《天主教青年教理YOUCAT》(2011)及《天主教社會訓導DOCAT》(2015)等作參考。
至於教理講授工作的牧民應用,它主要是基於教理講授的神學原理,引申並反省今日於教理講授工作的實踐。牧民應用強調教理講授的工作,應如何發揮教理傳承的精神,如何履行教理文件的訓示。本書下冊的第六章至第十一章,從教理文件闡釋這些教理講授工作的實際應用,包括成人及兒童教理課程的編寫、教學計畫的準備、教學方法的應用、教理內容的取材、教理課本的選用、不同對象和處境的教理講授、教理講授的統籌工作。通過考慮這些牧民應用的元素後,更重要是探討適用於華語教會地方教理書的編寫和應用,以及在福音新傳下的教理牧民方向。
最後,本書下冊的第十二章作為全書的總結,將討論近代有關教理講授工作的一些爭議和困難,包括教授要理時的聖經應用與神學問題,教理講授、福音新傳與牧民的關係,教理教條化與本地化的平衡,兒童慕道和堅振年齡,成人入教準則,信仰小團體的成立,宣信與釋奧教理新趨勢等。就這些爭議和困難,本書將按教理傳承和教會訓示,回應有關教理講授工作的牧民問題,並提出牧民方面的注意事項。
總括而言,本書上下冊的編排與內容,主要讓教理講授工作者,能清楚認識教理講授在培育工作中的位置與功用,並藉教理傳承、教會文件及牧民工作的探討,掌握有關教理講授的應用原理,好能在教會團體內承擔、策劃及發展這項教會職務。
?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