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受心理出版社之邀翻譯本書時,拿到原文的同時也倒抽一口氣:「哇!這也太厚了吧,我一個人真的可以嗎?」近來做事有拖延毛病的我,嘆口氣幾天認命後,也就硬著頭皮開始振作了。一栽進書中,宛如進入新天地。以往學諮商心理,著重的是個體內在的心理動力,但社會心理學教導我們也要考量社會情境對個人和團體行為的影響力。其中,服從權威、從眾、刻板印象、旁觀者效應、團體衝突等社會心理學經典實驗最讓我印象深刻。有些人說,這些實驗赤裸裸地顯示人性的本質;也有些人說,實驗室的設定不等同於外在世界。不管如何,我覺得這就是人類心靈奧妙的地方,值得有志投入社會科學領域的人繼續一探究竟。
身處於社群網路幾乎無所不在、手機片刻不離手的時代,他人對個體的影響力只會有增無減。這股浪潮將會把個體推向何處呢?尤其當今社會變遷之快、資訊如此普及之世代,也讓人不禁好奇這樣的社會情境,會不會翻轉出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心理現象?這時我們又該用什麼理論來解釋,又該用什麼實驗來證明?我可以想像自我表現、社會影響與說服、符號溝通與語言、人際吸引與關係、團體歷程等,要探究的面向和範圍勢必較往日複雜許多。和我在各個層面互有差異的各位讀者,你們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和陸洛教授推薦本書,執行編輯林汝穎小姐細心的校對,讓這本好書得以順利問世,與讀者見面。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師證照考試的科目內容之一,相信透過本書,能幫助各位讀者掌握重要的社會心理學內涵與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在運用本書上課時,會先請學生分組,選出一重要名詞上臺解說報告。另外,參考書上的經典實驗範例,請學生設計小活動、小實驗,以此觀察參與者的反應,也讓參與者有發表意見的機會,說明自己在那當下的想法和感受。授課教師亦可播放相關的社會心理學電影,帶動學生省思劇中人物的背景和反應。本書的內容如同豐富的食材,每位老師依其擅長的教學手法,定能烹煮出一桌好菜以饗莘莘學子。
增穎
於南華大學學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