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萊布尼茲(Leibniz)的系統論為原型,賽荷以信息神赫米斯(Hermes)為其一系列著作的總標題,寫了《溝通》(1969)、《干涉》(1972)、《翻譯》(1974)、《分佈》(1977)、《西北航道》(1980)五冊,奠定了他獨特的認識論框架,將認識論從追問知識的條件等問題,轉化為開拓新知識領域的指導綱領。同時他也以流體力學為物理學基本模式,重新解讀盧克萊修(Lucrece)的《物性論》(De Rerum Natura),而撰成《盧克萊修文本中物理學的誕生》(1977),並重編孔德(Auguste Comte)《實證哲學課程》第一冊(1975)。這是以萊布尼茲為核心,向古代、現代延伸連結的哲學傳統。同時,他也展示了對於文學、藝術的知識模式分析。在他寬廣又通達的知識頻道中,開啟的是對於世界結構與世界中各種事物間關係的連結性模式,此一模式引導到對於知識生成的開放態度。哲學、科學、歷史、文學、藝術、教育學彼此穿梭,自1980年代後,其文風便大致定型為一種橫向的大敘事,融合了異質性的語彙。《寄食者》寫於1980年代初,與《西北航道》同年出版,此後的《生成起源》(1982)、《羅馬》(1983)、《五種感覺》(1985)、《自然契約論》(1990)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作品。1990年代後的文風更為奔放不羈,在知識的基礎上延伸了極大的想像跨度,討論的問題更具當代意涵,涉及人類物種存在、生態環境、網路世代等問題。
如果以萊布尼茲的單子論為此種系統論的底本,那麼,賽荷所做的是把繫於神的預定和諧裁切掉,留下的是彼此連結的單子體系(monadologie des vincula)。留在此一體系的核心運作元素是多樣性、開放性、無限性。類似於以代數的數學模式重新改造數字的產生過程,進而以數學模式重解物體對象關係所形成的系統,賽荷引入資訊理論改造物理學的模式則是混沌、模糊、流體,換言之,是以流體的熱力學模式取代剛體的古典力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