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這是一本行政學選擇題

這是一本行政學選擇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612709
許多,羊
讀享數位
2018年12月01日
227.00  元
HK$ 192.95  






ISBN:9789578612709
  • 叢書系列:這是一本選擇題系列
  • 規格:平裝 / 76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這是一本選擇題系列


  • 考試用書 > 公務人員考試 > 高普考 > 題庫試題











      採用主題式架構編排,相較於零散式的歷屆考題詳解,服用本書有三個好處:

      第一,重點考題全面掃描,大量練習可以提高答題熟練度及穩定度。

      第二,提高各主題掌握度,容易針對自身弱點補強,加強複習效率。

      第三,評估自身學習進度,建立起考場自信心。

    ?


     









      如果說行政學的申論題在測驗考生的「深度」的話,那麼行政學的選擇題就是在測驗考生的「廣度」。國考行政學的選擇題是從行政學的各個章節主題隨機抽選出來,在考題分布上非常平均,各主題都有機會一兩題雀屏中選。這意味著,行政學選擇題得高分的訣竅就在於「博學多聞」,要求考生對行政學的各項主題都要有一定的掌握。



      依筆者多年的解題經驗,要攻克「無所不包」的行政學選擇題,最有效率的準備方式就是主題式的練習!雖然不太可能會出一樣的選擇題目,但是類似的題目卻是會不斷重複出現,透過主題式的大量練習,類似相同的題目做多了,就會培養出一定的「題感」。當讀者達到這個層次時,解題的穩定度會大幅提高,幾乎可以用「本能反應」秒速解題,又快又穩的得高分。



      當然,凡事都要從基礎打起。要穩健提高行政學選擇題答對率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起行政學的學習地圖,掌握行政學的各大主題內容以及各主題間的關係。而掌握行政學的主題架構有三個好處:第一,所有重點主題都掃描過一遍,較能充分對付各類題型;第二,可以了解自身對於各大主題的掌握度,並針對自身弱項進行重點補強,複習起來比較有效率;第三,相較於零散式的歷屆考題詳解,主題式考題詳解比較容易評估自身的學習進度,建立起考場自信心。



      筆者多年前亦曾是一位國考考生,當時備考一直找不到一本理想的行政學選擇題解題書,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那時準備不夠有效率,花了不少冤枉時間。如果,如果當年有人告訴我這些知識與竅門,我就不會花這麼多時間走冤枉路。現在,本書完成,我相信當年的我會很愛這本書,希望這本書能帶給讀者同等的喜愛與幫助。

    ?
    許多、羊





    導論?? ?1



    A行政學總論

    ? 行政學的本質

    第一節? 公共行政的界定?? ?A-1-5

    壹? 公共行政的本質?? ?A-1-5

    貳? 公共行政的起源?? ?A-1-10

    參? 公共行政的意涵(空大版本)?? ?A-1-14

    肆? 公共行政的意涵(羅聖朋版)?? ?A-1-20

    第二節? 公共性與公共利益?? ?A-1-24

    壹? 公共性?? ?A-1-24

    貳? 公私部門的分野?? ?A-1-26

    參? 公共利益?? ?A-1-30

    肆? 公部門應追求的價值?? ?A-1-33

    第三節? 行政學的典範?? ?A-1-35

    壹? 典範的意涵?? ?A-1-35

    貳? 亨利的典範分類?? ?A-1-37

    參? 丹哈特的典範分類(四分法)?? ?A-1-42

    肆? 丹哈特的典範分類(二分法)?? ?A-1-44

    伍? 哈蒙的典範分類?? ?A-1-47

    ? 行政學的各時期

    第一節? 傳統理論時期?? ?A-2-3

    壹? 傳統理論時期概說?? ?A-2-3

    貳? 科學管理學派—以泰勒為代表?? ?A-2-8

    參? 行政管理學派—以費堯為代表?? ?A-2-12

    肆? 動態管理學派—以傅麗德為代表?? ?A-2-13

    第二節? 修正理論時期?? ?A-2-17

    壹? 修正理論時期概說?? ?A-2-17

    貳? 行為科學?? ?A-2-21

    參? 霍桑實驗?? ?A-2-23

    肆? 動態平衡理論—以巴納德為代表?? ?A-2-26

    第三節? 整合理論時期?? ?A-2-30

    壹? 整合理論時期概說?? ?A-2-30

    貳? 系統理論?? ?A-2-33

    參? 社會性統論—以帕深思為代表?? ?A-2-41

    肆? 權變理論?? ?A-2-44

    ? 行政學的各學派

    第一節? 傳統公共行政學派?? ?A-3-3

    第二節? 新公共行政學派?? ?A-3-6

    壹? 新公共行政的興起背景?? ?A-3-6

    貳? 新公共行政的內涵?? ?A-3-8

    參? 新公共行政的公共哲學—正義論?? ?A-3-15

    肆? 新公共行政對行政人員的角色主張?? ?A-3-16

    第三節? 黑堡宣言?? ?A-3-18

    壹? 黑堡宣言的內涵?? ?A-3-18

    貳? 黑堡宣言對行政人員的期待?? ?A-3-23

    第四節? 新公共管理學派?? ?A-3-24

    壹? 新公共管理學派的理論基礎?? ?A-3-24

    貳? 新公共管理學派的興起背景?? ?A-3-29

    參? 新公共管理學派的內涵?? ?A-3-33

    肆? 新公共管理學派的反思批判?? ?A-3-40

    第五節? 新公共服務學派?? ?A-3-42

    壹? 新公共服務的內涵?? ?A-3-42

    貳? 各時期比較?? ?A-3-45



    B組織管理

    第一節? 組織理論?? ?B-3

    第二節? 組織設計的要素?? ?B-6

    壹? 組織結構?? ?B-6

    貳? 組織水平分化?? ?B-9

    參? 組織垂直分化?? ?B-14

    肆? 業務部門與幕僚部門?? ?B-21

    伍? 集權式組織與分權式組織?? ?B-25

    陸? 首長制與委員制?? ?B-27

    第三節? 組織的結構觀點?? ?B-30

    壹? 韋伯官僚組織?? ?B-30

    貳? 矩陣式組織?? ?B-36

    參? 張潤書老師的組織分類?? ?B-39

    肆? 明茲伯格的組織分類?? ?B-41

    伍? 葉強尼的組織分類?? ?B-43

    陸? 布勞與史考特的組織分類?? ?B-44

    柒? 有機式組織與機械式分類?? ?B-45

    捌? 莫根的組織隱喻?? ?B-47

    第四節? 組織的動態觀點?? ?B-49

    壹? 非正式組織?? ?B-49

    貳? 組織病象?? ?B-57

    參? 組織學習?? ?B-63

    肆? 組織發展?? ?B-69

    伍? 組織文化?? ?B-73

    陸? 組織衝突?? ?B-79

    柒? 組織變革與組織再造?? ?B-84

    第五節? 行政組織實務?? ?B-87

    壹? 政府再造與行政革新?? ?B-87

    貳? 我國組織實務規定?? ?B-89



    C行政管理

    ? 行政領導

    第一節? 領導概說?? ?C-1-5

    壹? 領導的概念?? ?C-1-5

    貳? 領導的權力基礎?? ?C-1-10

    參? 領導的研究途徑?? ?C-1-13

    第二節? 領導的分類?? ?C-1-16

    壹? 二分法—「工作中心」及「人員中心」的領導方式?? ?C-1-16

    貳? 三分法—獨裁式、民主式及放任式領導?? ?C-1-17

    參? 四分法—李克特的分類?? ?C-1-19

    肆? 五分法—管理格道?? ?C-1-20

    第三節? 權變型領導?? ?C-1-24

    壹? 費德勒的權變型領導?? ?C-1-24

    貳? 豪斯的途徑目標理論?? ?C-1-26

    第四節? 交易型、魅力型、轉換型領導?? ?C-1-28

    ? 行政激勵

    第一節? 激勵理論概說?? ?C-2-3

    壹? 麥克葛瑞格的X理論與Y理論?? ?C-2-3

    貳? 學派分類?? ?C-2-7

    第二節? 內容學派?? ?C-2-9

    壹? 馬師婁的需求層級理論?? ?C-2-9

    貳? 阿德福的ERG 理論?? ?C-2-15

    參? 赫茨伯格的雙因子理論?? ?C-2-18

    第三節? 過程學派?? ?C-2-21

    壹? 佛洛姆的期望理論?? ?C-2-21

    貳? 亞當斯的公平理論?? ?C-2-23

    第四節? 增強學派?? ?C-2-25

    史金納的學習理論?? ?C-2-25

    第五節? 行政激勵的作法?? ?C-2-28

    第六節? 官僚人格的類型?? ?C-2-30

    ? 行政決策

    第一節? 行政決策概說?? ?C-3-3

    壹? 決策的本質?? ?C-3-3

    貳? 行政計畫?? ?C-3-9

    參? 團體盲思?? ?C-3-12

    第二節? 決策途徑的類型?? ?C-3-14

    壹? 理性程度的分類?? ?C-3-14

    貳? 滿意決策模式?? ?C-3-17

    參? 混合掃描決策模式?? ?C-3-19

    肆? 垃圾桶決策模式?? ?C-3-20

    伍? 漸進決策途徑?? ?C-3-22

    陸? 政治性途徑?? ?C-3-24

    ? 行政溝通

    壹? 巴納德對組織溝通的看法?? ?C-4-3

    貳? 行政溝通的內涵?? ?C-4-4

    參? 行政溝通的結構類型?? ?C-4-6

    肆? 行政溝通的管道類型?? ?C-4-9

    伍? 行政溝通的風格類型?? ?C-4-11

    陸? 行政溝通的障礙?? ?C-4-13

    柒? 政府與民眾溝通?? ?C-4-16

    ? 公共管理技術

    壹? 目標管理?? ?C-5-3

    貳? 全面品質管理?? ?C-5-5

    參? 績效管理?? ?C-5-7

    肆? 知識管理?? ?C-5-12

    伍? 策略管理?? ?C-5-17

    陸? 公務管理?? ?C-5-20

    柒? 採購管理?? ?C-5-21



    D資源管理

    ? 人事行政

    第一節? 人事行政導論?? ?D-1-5

    壹? 人事行政的意義?? ?D-1-5

    貳? 人事行政的趨勢?? ?D-1-7

    第二節? 人事行政機構?? ?D-1-8

    壹? 部內制與部外制?? ?D-1-8

    貳? 我國人事機構?? ?D-1-10

    第三節? 人事分類制度?? ?D-1-16

    壹? 品位分類制?? ?D-1-16

    貳? 職位分類制?? ?D-1-19

    參? 兩制合一?? ?D-1-22

    第四節? 我國人事管理實務?? ?D-1-23

    壹? 公務人員的考選與甄補?? ?D-1-23

    貳? 公務人員的薪給?? ?D-1-27

    參? 公務人員的考績?? ?D-1-32

    肆? 公務員的保障與責任?? ?D-1-36

    第五節? 各國人事制度?? ?D-1-44

    壹? 美國人事制度?? ?D-1-44

    貳? 各國人事?? ?D-1-51

    ? 財務行政

    第一節? 財務行政概說?? ?D-2-3

    壹? 財務行政的基本觀念?? ?D-2-3

    貳? 財務行政中的政府角色?? ?D-2-11

    參? 財務行政的聯綜組織?? ?D-2-13

    第二節? 我國歲入來源?? ?D-2-15

    第三節? 政府預算?? ?D-2-25

    壹? 預算的基本概念?? ?D-2-25

    貳? 預算的分類?? ?D-2-28

    參? 預算政治?? ?D-2-31

    肆? 美國之預算實務?? ?D-2-34

    第四節? 我國預算實務?? ?D-2-37

    壹? 我國預算的基本概念?? ?D-2-37

    貳? 預算編製與審議?? ?D-2-38

    參? 預算執行之彈性與限制?? ?D-2-46

    肆? 決算與審計?? ?D-2-50

    第五節? 預算制度的類型?? ?D-2-53

    壹? 項目預算制?? ?D-2-53

    貳? 績效預算制?? ?D-2-54

    參? 設計計畫預算制?? ?D-2-57

    肆? 零基預算制?? ?D-2-60

    伍? 企業化預算?? ?D-2-63



    E政治管理

    第一節? 府際關係?? ?E-3

    壹? 府際關係的基本觀念?? ?E-3

    貳? 府際關係的類型?? ?E-6

    參? 財政集權與分權?? ?E-11

    肆? 補助款制度?? ?E-13

    伍? 美國府際關係的發展?? ?E-16

    第二節? 公私協力?? ?E-20

    壹? 民營化?? ?E-20

    貳? BOT?? ?E-26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 ?E-28

    壹? 非營利組織產生的原因?? ?E-28

    貳? 非營利組織的意涵?? ?E-31

    參? 非營利組織的分類?? ?E-34

    肆? 非營利組織的角色與功能?? ?E-36

    伍? 非營利組織的缺失?? ?E-39

    陸?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互動?? ?E-41

    第四節? 民營與利益團體?? ?E-44

    壹? 民意?? ?E-44

    貳? 利益團體?? ?E-49

    第五節? 公眾關係?? ?E-57

    壹? 公眾關係的基本理念?? ?E-57

    貳? 公眾關係的工作原則?? ?E-61

    參? 公眾關係的正確觀念與錯誤觀念?? ?E-64

    第六節? 危機管理?? ?E-67

    壹? 危機與危機管理的意涵?? ?E-67

    貳? 危機的管理工作(三分法)?? ?E-69

    參? 危機的管理工作(四分法及五分法)?? ?E-73

    肆? 我國危機管理實務?? ?E-76



    F方案管理(公共政策)

    第一節?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F-3

    第二節? 政策分析?? ?F-11

    第三節? 政策問題與議程設定?? ?F-18

    壹? 政策問題發生的原因—政策失靈與市場失靈?? ?F-18

    貳? 政策問題認定?? ?F-24

    參? 政策議程設定?? ?F-26

    第四節? 政策規劃?? ?F-29

    壹? 政策規劃的意涵?? ?F-29

    貳? 政策規劃的原則?? ?F-33

    參? 可行性分析?? ?F-35

    第五節? 政策合法化?? ?F-39

    第六節? 政策執行?? ?F-44

    壹? 政策執行的意涵?? ?F-44

    貳? 政策工具?? ?F-48

    參? 鄰避情節與政策順服?? ?F-52

    肆? 政策行銷?? ?F-54

    第七節? 政策評估?? ?F-56

    壹? 政策評估的意涵?? ?F-56

    貳? 政策評估的類型?? ?F-59

    參? 政策評估的標準?? ?F-62



    G行政學的重要課題

    ? 比較行政與行政文化

    ? 政治與行政

    第一節? 政治與行政的關係?? ?G-2-3

    壹? 理論面:政治與行政?? ?G-2-3

    貳? 實務面:政務官與事務官?? ?G-2-6

    第二節? 民主行政與審議式民主?? ?G-2-11

    ? 責任政府

    第一節? 行政國與政府成長?? ?G-3-3

    第二節? 行政責任?? ?G-3-8

    壹? 行政責任的意涵?? ?G-3-8

    貳? 三元責任觀?? ?G-3-11

    參? 行政責任的確保途徑(課責機制)?? ?G-3-12

    第三節? 行政倫理?? ?G-3-18

    壹? 行政倫理的意涵?? ?G-3-18

    貳? 行政倫理守則?? ?G-3-23

    參? 行政倫理的實踐與問題?? ?G-3-26

    肆? 我國行政倫理法規實務?? ?G-3-29

    伍? 行政裁量?? ?G-3-38

    第四節? 行政中立?? ?G-3-40

    壹? 行政中立的意涵?? ?G-3-40

    貳? 我國行政中立的法制實務?? ?G-3-45

    ? 行政學的新興議題

    第一節? 治理?? ?G-4-3

    壹? 彼得斯的四種治理模式?? ?G-4-3

    貳? 治理的意涵?? ?G-4-5

    第二節? 全球化?? ?G-4-11

    第三節? 電子治理?? ?G-4-14

    ?




    其 他 著 作
    1. 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8版)
    2. 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8版)
    3. 這是一本公共政策解題書(4版)
    4. 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7版)
    5. 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6版)
    6. 這是一本公共政策解題書(3版)
    7. 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5版)
    8. 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
    9. 這是一本公共政策解題書(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