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反芻思考:揭開「負面情緒」的真面目,重拾面對困境的勇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704625
李介文
平安文化
2018年11月05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704625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心理勵志
>
情緒/壓力
同
類
書
推
薦
一筆一劃,減壓正念筆記:每天5分鐘,消除煩躁、走出迷惘、重獲自信,找回真實自我的書寫魔法
高效焦慮法: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給我一點耍廢的勇氣:你的存在,永遠值得被愛!翻轉厭世負能量,休息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隨書贈自我關懷小卡】(三款隨機出貨)
靈界運作:全面理解靈界生態,同步保護並健全自己的能量,讓身心再進化
不生氣之後,變身有錢人:世界級創業顧問打造「幸福有錢人」的35個秘傳情緒管理法!
內
容
簡
介
動物反芻可以幫助消化,
大腦反芻只會越來越糟,
你可能沒辦法讓自己「不想」,
但可以學會該「怎麼想」。
你常常「想不開」嗎?一旦遇到挫折,好幾天都走不出來?明明是對方不對,卻反而不斷「檢討自己」?只要做錯事,就會在心裡開批鬥大會,沉淪在「自責地獄」裡?……
在心理學上,這些讓你糾結的負面情緒,它的真面目就叫作「反芻思考」。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阻礙時,大腦就會本能地爬梳過去的經驗,試圖「找出原因」,但如果不幸碰上的是「經驗以外」的事物,找不到原因的大腦便會自動將問題歸咎到主人身上,讓你陷入無限循環的自省迴圈。這種把情緒吞進去再吐出來的反芻機制一旦開啟,嚴重時甚至會讓我們一蹶不振。
「反芻思考」存在於每個人身上,就算沒有童年創傷、家庭陰影,你也隨時可能因此陷入情緒低谷。但李介文心理師認為,當反芻思考發生時,並不需要試圖壓抑它,而是要去尋找事件背後的意義,並且可以透過改變呼吸、運動、轉換心中視角、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有效緩解它所帶來的壞影響。只要經過不斷練習,我們可以與「反芻思考」為友,將之轉化為「精緻化反芻」的正向思考,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發現全新的可能性,並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
名人推薦
【澄意文創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
【心理學作家】海苔熊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蔡宇哲
【初色心理治療所所長】蘇映竹
?
目
錄
目錄
前言
??? ?反芻思考:生活中遇到危機的自動反應?
?
那些反芻思考發生的時刻
理想受阻??
失落經驗? ??
人際困難??
親子關係??
愛情逝去??
自我責備??
?
迎接自我概念的挑戰
想太多的衝擊?
自我概念或自尊不穩定?
信念構築的安全世界?
理想我vs.現實我的拉鋸?
反芻思考的影響:情緒低落、低自尊、逃避壓力?
自我驗證預言?
精緻化反芻?
反芻思考是一種警訊?
反芻思考背後隱藏的事
?
與反芻思考為友
與反芻思考對話的練習?
反芻思考的自我限制?
反芻思考的office time?
你的擔心會成真嗎??
反芻思考的說話風格?
心理師不會讀心術??
回應反芻思考的方式?
找尋意義,而非答案?
建立更穩定的自我概念與安全世界?
當你的朋友陷入反芻思考
?
序
推薦序
認識反芻思考,找回自我安頓的信心
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
在談《反芻思考》之前,我想先談談李介文心理師。
介文是我在專業上的好夥伴,我們曾在各種面向上有多次合作,我十分欣賞他對心理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並將這些觀點與實務經驗靈活整合。我知道他一直深入探索腦波研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某天,介文告訴我:「姐,我想買腦波儀。」我還來不及勸阻,他就馬上入手了這台要價不菲的昂貴儀器。
你們知道嗎?對腦波有興趣的人不少,但在沒有任何迫切需要,且無法保證購買儀器會帶來什麼好處與效益前,就傻傻地投入幾個月薪水,將它買下來進行研究的,介文是我所認識第一人。從那一刻開始,我便明白,李介文就是我未來想要長期合作的專業夥伴。
果然,購入腦波儀後,我又看著介文到大學醫學院多方請益,加上自修學習、參加多種專業課程,他在科學研究上摸索出很多屬於自己的一套理論方法。介文原本就是一名從事專業多年的臨床心理師,加上腦波儀的科學輔助後,他的每週接案量達到一個驚人的程度,更把自己的專業拉到一個可信賴的高度。
當我知道介文要出書時,最好奇他的第一本書會從哪個地方著手?看到《反芻思考》的書名時,我忍不住會心一笑,心想這主題實在太適合他了。因為在這本書中,介文不是要帶給我們什麼軟性的療癒主題,而是透過心理歷程中,「反芻思考」的慣性,帶我們去看這個現象如何對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造成影響。
「反芻思考」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理解的人性經驗,介文在本書中,以牛有好幾個胃室為例,還沒完全消化的食物,會放在胃裡的某個空間,空時再從胃逆流回嘴巴嚼一嚼。這和人類的情感慣性相仿,比方說,失戀的人想不透為何分手,過往的愛情經驗便一直放在心智的某個空間,想到時又提取出來反覆回想;此刻你可能以為自己已經想通了,過一陣子才發現原來心裡還過不去——這,就是「反芻思考」。
介文同時也發揮了他的科學精神,結構性地帶我們從人際、親子、愛情、自我,理解「反芻思考」在人生中可能出現的時刻及其影響,目的是帶著我們從生命挫敗中,重建正向的自我概念,學習與人性的黑暗面共存。
在介文所描寫的這些故事中,我想,我們都能看見過去某些時刻的自己。然後再一次,學習自我安放。既然人生是無盡「反芻思考」的過程,那就讓我們在這種反反覆覆、高低起伏的思緒中,學習好好活著吧!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