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

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1823
梁慕靈
聯經出版公司
2018年10月18日
227.00  元
HK$ 192.95  






ISBN:9789570851823
  • 叢書系列:聯經學術
  • 規格:精裝 / 54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聯經學術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劉吶鷗的視覺化小說為何會從台灣登陸到上海租界?

      穆時英如何運用小說視覺化表述,表現上海貧富懸殊的半殖民地處境?

      張愛玲又如何以這種方法對傳統和現代中國做出觀察與反思?



      小說作為現代中國人想像、敘述「中國」的開端,由梁啟超提倡「新小說」起,經歷了過百年的變化。不論在形式或內容上,小說的種種改變均與現代中國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息息相關。王德威在一九九三年提出關注「想像中國」的議題,思考國人怎樣通過小說這種敘事模式去想像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在《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一書中,作者梁慕靈以「視覺性」的角度,審視小說另一種想像中國的方法,目的在於重現當時在殖民地台灣和半殖民地上海中成長的新一代作家,他們「想像中國」的「新」角度,並重點分析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的小說,觀察這些小說怎樣以「視覺」的方式來想像中國,這種方式又如何反映和形塑中國的現代經驗。



      三○年代興起於上海的新感覺派當中,劉吶鷗和穆時英的小說具有強烈的視覺化表述特徵。這種小說表述模式並不是完全由中國本土文化場域所孕育,而是劉吶鷗這位台灣人經過迂迴的路線引入。這種新的小說表述模式帶來了新的想像方法,原因在於它是經由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到本土化的複雜過程而生成。《視覺、性別與權力》探討穆時英和張愛玲怎樣改造和「模擬」「殖民者凝視」,表現出新一代對「現代」中國的想像。梁慕靈認為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三位作家的「模擬」策略,由於時代和位置的不同而顯出差異,但是這種「模擬」並不是純粹的複製,而是一種再創造,顯示的是有別於主流的「另一種」想像中國的方法。本書關注上述三位作家在小說、電影、理論和翻譯方面如何展露一種新的想像模式,他們為中國現代文學場域引入並創造了「另一種」的想像中國的方法,顯示了中國現代小說在現實主義的陳述模式和浪漫主義的抒情模式以外,尚有其他方式去構想和建築現代中國。



      《視覺、性別與權力》輯一以翻譯和視覺性的角度討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三位作家的小說創作。第二章首先探討曾經歷日治時期的臺灣作家劉吶鷗,其富有殖民地色彩的成長背景,使這位臺灣作家的作品具備多元現代性的特質,包含了歐洲、日本、臺灣和中國大陸的語言和文化特徵。第三章討論中國三○年代興起於上海的新感覺派,當中劉吶鷗和穆時英的小說具有強烈的視覺化表述特徵。第四章討論了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的小說怎樣以「電影視覺化表述」去想像他們心目中的中國。第五章則探討中國三、四○年代興起的現代主義思潮,如何為中國現代文學場域引入了具有殖民主義文學特質的小說,當中的視覺意識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的小說。



      輯二以張愛玲為研究焦點,從性別、視覺、離散及地域的角度討論張愛玲的作品具有怎樣的獨特性。第六章以記憶為題,探討在張愛玲整個小說創作生涯中,具有傳承經驗作用的「講故事」敘述模式的衰亡過程,以及這種模式衰落以後,張愛玲的小說如何轉化成「小說」模式的經過,從而思考當中記憶與歷史的關係。第七章探討張愛玲的電影劇作如何一方面採納通俗劇模式,另一方面卻以不同的「技巧」去逐步改變觀眾�讀者對這一模式的渴求。第八章關注張愛玲作品如何表現她心目中的香港。第九章以離散的角度討論張愛玲後期小說的風格。第十章則以離散及女性自傳體小說的角度,討論張愛玲後期作品的特色和意義。


     





    第一章 想像中國的另一種方法



    輯一

    第二章 混種文化翻譯者的凝視──劉吶鷗對殖民主義文學的引入和轉化

    第三章 由翻譯到「模擬」──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視覺性」

    第四章 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電影視覺化表述」的確立、本土化與改造

    第五章 性別觀看與殖民觀看──從穆時英到張愛玲小說的「視覺性」變化



    輯二

    第六章 從「講故事」到「小說」──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轉化

    第七章 「反媚俗」──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第八章 他者•認同•記憶──張愛玲的香港書寫

    第九章 張愛玲的離散意識與後期小說風格

    第十章 張愛玲後期作品中的女性離散者自我論述

    第十一章 終章



    附錄

    參考書目

    論文初出一覽

    致謝後記



    ?




    其 他 著 作
    1. 文化研究期刊(第38期�2024春)
    2. 文化研究期刊(第38期�2024春)
    3. 想像與形塑:上海、香港和台灣報刊中的張愛玲
    4. 戀人絮語02.21
    5. 戀人絮語02.21
    6. 戀人絮語02.21(獨家附贈「絮語呢喃」紙膠帶)
    7. 戀人絮語02.21(獨家附贈「絮語呢喃」紙膠帶)
    8. 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精裝限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