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如果有人問我世界是什麼形狀

如果有人問我世界是什麼形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501816
張讓
九歌
2018年3月28日
87.00  元
HK$ 73.95  






ISBN:9789864501816
  •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
  • 規格:平裝 / 208頁 / 25k正
    九歌文庫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回看走過的路,不是石板瀝青,而是一本又一本寶貴的書鋪出來的。——張讓



      回首來時路,張讓用每一本非讀不可的好書,發現如山般渺遠壯闊、如海般變化萬千的大千世界。



      作者寫大家讀過或未熟識的作家,有小說也有散文,更有藝術家傳記,並涉及科普著作。〈你必須走一條孤獨的路:閱讀手記〉自陳初讀琦君鍾情中帶點男性眼光的輕視,看不起女性筆下平凡家常的小天地,相距幾十年後才自嘆弗如,發現真正好的文字是沒有身段腔調,光華內斂卻寓意深刻。少為人知的裴樂娜琵.費茲傑羅的〈不然怎麼能夠承受〉,詩意又如寓言的小說《藍花》,不管讀了多少次總像第一次,充滿驚詫和神奇,多少作家評家都好奇她怎麼做到的?〈不能忘不能不忘〉藉由悼亡書直面死亡,人要如何攀越過哀痛的山頭,開鑿生路。



      一篇篇讀寫札記有褒有貶,常常在衝突與硝煙、爭執和論辯間來回跌宕,張讓以深邃的哲理思考,也以如詩般優美簡練的筆觸傳達,對時間與空間的惶惑,對宇宙和生死的反思。



    本書特色



      ★?? ?充滿雋永哲思的閱讀筆記,從不同文類和主題的作品探討,表達出對知識與存在的種種思辯。


     





    0,只因為喜歡:自序

    1,她有一座山

    2,不能忘不能不忘

    3,不然怎麼能夠承受

    4,餘光

    5,好美真美

    6,成為塞尚

    7,尋找塞尚

    8,再

    9,如果有人問我世界是什麼形狀

    10,一個詩人的威尼斯

    11,讀寫手記

    12,旅行回來以後

    13,何必驚動宇宙

    14,你必須走一條孤獨的路

    15,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你必須走一條孤獨的路注

    16,蒙田我的好友



    附錄:

    1,在兩端之間奔跑

    2,沒一件事是單純的

    3,與K散步



    ?





    自序



    只因為喜歡




      美好的事值得重複,好書值得重讀。



      義大利作家普里莫.列維說過:「過了六十歲開始厭倦追逐新書,寧可回頭讀老書。」似乎到了中年以後,我在追逐新書同時也回頭讀老書。



      這本集子收了近幾年談閱讀和寫作的文字,主要是閱讀,尤其是重讀。



      越年長越發現,人其實很鈍,大多事麻木不覺,很難有所長進,偏又自以為聰明過人,什麼都知道。等到半生過後,一本書讚歎了無數遍才忽然錯愕:當年究竟讀到了什麼?可惜時日久遠,舊時那個你隔著記憶迷霧看不清,這時節硬要逼壓出年輕時看懂了什麼實在做不到。證據薄弱,然無論如何你相信必定有所體悟,不管是不是幼稚可笑。因為回看走過的路,不是石板瀝青,而是一本又一本寶貴的書鋪出來的。



      其實想要寫這樣一本書很久了,甚至要寫哪些作者名單都開好了(後來越添越長)。但懶散加貪心,逃不脫花間蝶東沾一點西沾一點的惡習,總沒法做到。多是零星片段,夾藏在某篇文字當中,也可能自成一篇,收入這本那本散文集裡。



      《我這樣的嫖書客》似乎理當是這樣一本書,可惜不是(這書名無疑有誤導之嫌),而是散漫蕪雜如我大多文集。相對,更早的《和閱讀跳探戈》(2003年)便結結實實談看書,不過因為是副刊專欄結集,格式固定,感覺可能比較呆板一點。



      這本遲來的書無人逼稿,絕多是自願自發,出於喜歡而寫。長短形式不拘,愛怎麼玩便怎麼玩,寫些偏愛的書和作者。這種文字以前也寫過,像〈又再來到迪巴扎〉、〈從終點開始〉、〈不全是孟若手記〉,已經收入二○一五年的《有一種謠傳》。這裡寫的是另外一些鍾愛的詩人、小說家、哲學家、科學家和畫家。



      有人年年重讀《紅樓夢》,有人年年重讀《追憶逝水年華》。



      我沒有固定重讀某書的習慣,都是一時興起,忽然想起了哪個心愛作者哪本好書,從書架上找到抽出打開,滋滋讀將起來。這裡重讀的書大多屬於這類,只有一篇例外:寫英國作家裴樂娜琵.費茲傑羅的〈不然怎麼能夠承受〉。因為實在喜歡,許多年來不時在文字裡提到她,但一鱗半爪難以展現全貌,一直想好好寫篇深入介紹,終於動手實行,有了這篇。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整篇基本上是給〈你必須走一條孤獨的路〉做注,完全是天上掉下來的。寫時興烘烘,疑心自己是不是發狂了。起初篇名就叫〈你必須走一條孤獨的路注〉,後來嫌長,才從文裡抓了「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出來充數。整理書稿時在網上發現這名已有許多人用過,很想改成〈時間是做什麼用的〉(更貼切,「天堂」兩字宗教味重本來就有點不喜),最後沒改——就給它一個起手無回吧。



      不過自相矛盾的,〈如果有人問我世界是什麼形狀〉在人間副刊發表時原名〈又再成了陌生人〉,整理書稿見已有一篇〈再〉,不久出現〈又再——〉實在刺眼,畢竟改了。



      〈旅行回來以後〉,寫了好幾年,刪刪改改怎麼都無法滿意,覺得這樣告白對他人是無用的廢話,對自己則是觸目驚心的老實話,似乎沒有公開的必要。折騰到勉強可以接受,又擺在檔案裡將近半年,才終於在交書稿前寄給了一個副刊主編。



      〈你必須走一條孤獨的路〉自琦君開始,從當年喜歡但微帶輕視,到現在自嘆不如,做了一百八十度逆轉。不禁自問:這彎是怎麼轉過來的?對每個喜歡的作者都會轉這樣的彎嗎?



      許多喜愛的作家我始終如一,尤其是年長以後才接觸的。但像尼采、卡繆都年輕時就相識,到現在仍舊「忠心耿耿」,只是領略的程度不一樣了。從驚豔到理解到吸收,需要時間,也許很多年。而像楊牧,當年鍾愛傾倒乃至模仿學習,如〈在兩端之間奔跑〉中提到的。後來開始覺得他拘在一個簽名腔裡重複(這時突然一顫:自己呢?不敢再往下想),漸漸疏遠了。最終告別另走自己的路,不能不感謝他這道適時美好的橋。近年來偶爾翻他的書,仍為他的文字和感思驚喜,只差潛進去如往昔般細細品味。



      附錄的幾篇,覺得需要交待一下。



      〈在兩端之間奔跑〉原是我在東海大學二○一三年世紀末文學會議的演講,剖述自己在寫作上的追逐和困境,正應合這書內容所以收進來。但因是演講稿,有點格格不入,本想改寫成散文,篇名一併換新。細想以後勸自己:任它去吧,保留原狀存真。改而放在附錄裡。



      〈沒一件事情是單純的〉是孟若獲諾貝爾文學獎以後應報章邀約而寫,〈與K散步〉則是應出版社之邀而寫。兩篇都不甚滿意,在抽出與收入間猶疑了很久,最後出於一點私心理由保留了,但放逐到附錄裡。且看做是寫作記錄,聊作未來參考之用。



      整理書稿這樣一肚子念頭,反反又覆覆,以前似乎沒有過。忽而想要改寫過去,轉頭又想丟出窗外,甚至因為給了〈你必須走一條孤獨的路〉做注,覺得其他很多篇也最好加注,有太多趣味枝節可以增添(做注這事好像會上癮),簡直沒完沒了。



      寫這篇序也是,想得太多,似乎總有更多東西可以補充解說。



      罷,還是就此打住。

    ?? ?

      此外不需多做說明,如果不太失敗,每篇應打開一個世界。這裡只想說:

      談心愛的作家心愛的書,是多愉快的事。更何況可以重複,一次又一次。




    其 他 著 作
    1. 光的重量
    2. 攔截時間的方法:手記書
    3. 有一種謠傳
    4. 時光幾何(新版)
    5. 迴旋(二版)
    6. 我這樣的嫖書客
    7. 裝一瓶鼠尾草香
    8. 一天零一天
    9. 旅人的眼睛
    10. 英國傳奇首相:邱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