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一個幻覺的未來》中,提出「現實教育」(education to reality)這樣的概念,以標示個體直面現實、接納現實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對佛洛伊德來說,直面現實意味著從孩童式之自我中心的「幻覺」狀態離開,接納不以自我慾望為中心的現實世界;心理的成熟就是與現實共處的能力。佛洛伊德並不是單方面地否定「幻覺」的意義,而是指出個體邁向成熟的過程中,認識「幻覺」之力量的重要性。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在《遊戲與現實》中提出遊戲與幻想的能力對個體適應現實的重要性,在「幻覺」與「現實」辯證的軸線上,提出了第三地帶。第三地帶介於內部與外部現實之間,非此、非彼,卻是協助嬰兒逐漸認識與接納現實重要的所在,以遊戲與想像的能力為其特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幻覺並不一定是與現實對立、只滿足個體孩童式願望的不成熟表現,反而是帶領個體接觸現實的重要中介。兒童文學中那些能夠針對幻想世界提出精采故事的傑作,也可以在這個脈絡下,理解為一種「現實教育」:不只是拆解幻覺、而是認識到幻覺的力量,進而豐厚現實的教育。在河合隼雄這本討論兒童文學的書中,「現實教育」又可以更進一步理解成「為了加深對現實體驗的能力而開展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