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場責無旁貸的高教重建運動
一九九○年代教育部放任廣設大學、技職升格,終於在二十年後形成臺灣前所未見的高教土石流。二○一五年立春,新科教育部長吳思華到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報告「大學整併及未來十年高教藍圖」時,語出驚人地說:「教育部計畫五年後大學由一百六十多所減至一百所。」二月,興國技術學院即被教育部勒令停招,永寧大學、臺灣首府大學、真理大學台南校區、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玄奘大學,甚至連二戰之後臺灣第一所私立大學-東海大學都遭到教育部減招,未來預計還有六十多所大學將會退場,這一波大學倒閉的幅度超過大學總數的三分之一,骨牌效應包含超過一萬名大學教授、六千名職員工作權會受到影響。
二○一六年,估計大一新生人數將從前一年的三十二萬人,降低至二十七萬人,減少百分之十五生員。事實上,早在二○一四年開始屏東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永達技術學院已相繼停辦。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前身為高鳳技術學院)由高雄黑派余家班所設,一九九八年向台糖公司租地,教育部於二○○四年核準設校,設流通管理系、應用英語系、流行工藝設計系、休閒事業管理系、國際企業系等五系,招收八百名學生,二○一四年積欠教職員薪資及校外債務達三億元,債權人忙著到校搬空有價值的電腦、投影機等儀器設備,二○一四年二月十四日停辦,成為臺灣最晚成立也是最早退場的學院。隨後,永達技術學院(前身為永達工商專科學校),為高雄中小企銀董事長王天賞(屬於高雄嘉義派勢力)所設立,也於二○一三年爆發財務危機,積欠教職員薪水長達八個月、八千萬元,二○一四年八月七日永達向教育部申請停辦,六十五位教師中有五十三人辦理退休、十二人資遣。不同於高鳳炒高教短線的作法,永達於一九六七年創校、就學人數曾經近萬人,有屏東麟洛、高雄仁武分部雙校區,曾經培養高屏地區無數人才,但是在董事會內鬥的紛爭之中黯然停辦。
臺灣高等教育目前有一百三十萬名學生、五萬位大學教師,每年畢業二十二萬餘位學士、六萬碩士、四千位博士。但是在就業市場上,中小學流浪教師超過七萬人,流浪博士逾二千人,大學以上高等教育失業人口超過十七萬人。這些由國家、家庭與個人投資的高等教育人才,正面對低薪、低度就業,甚至失業的困境。大學畢業生22K,博士四處奔波兼課領不到30K。即使幸運就業的年輕世代,實質經常性薪資水平倒退到十三年前的水準,追不上物價、房價上漲速度。二○一三年申請大學貸款達到六十二萬一千四百七十六次,申貸金額兩億四千七百三十二萬。年輕學子尚未出社會就背負學貸四十萬,要在三十歲之前還清都有困難,更遑論結婚、養兒育女。隨著教育部高喊學費上漲,預計未來有更多莘莘學子將背負更高的就學貸款,或者被迫中輟學業。
高教土石流將一路從南臺灣屏東開始,越過嘉南平原,一路向北臺灣漫延,穿過中央山脈,往東臺灣擴散,全臺無一倖免。媒體習於怪罪教改運動,使得李遠哲成為代罪羔羊,卻忽略了教育部、科技部決策高官的行政責任;或者批評學術象牙塔內教授或學生的學用落差或就業心態,更沒有看到社會傳統科舉文化下推波助瀾的升學主義與文憑主義;又或者歸咎於少子女化,事實上少子女化雖然造成生員短缺的危機,但也是高等教育品質改變的轉機,即使高等教育資源不增加,平均每位學生分到的教育資源卻會提高,再加上教師人數減少的趨勢,每位教師可使用的教學與研究資源也會提高。
這一場大學土石流為什麼出現?未來臺灣的高等教育又該何去何從?一般社會大眾將這波高等教育擴張歸因於教改、廣設大學、高教全球化、商品化、少子女化危機,甚至是李遠哲個人,這些看法都說明了高等教育危機的冰山之一角,卻沒有看到高等教育整體、全面性的危機成因。臺灣高等教育的危機絕非一日之寒,也不能歸咎單一部門或者單一團體,更非單一個人的過錯,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視野來分析這個新自由主義思維下開放的教育政策所形成的共錯結構,以及高等教育轉變對於台灣社會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這個問題不僅關乎高教個別教師的勞動權益,也關乎臺灣學術自由與民主發展;不僅影響世代學生高等教育品質與就業市場,更是影響台灣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我們不僅需要揭露、探究問題之所在,也需要在分析、診斷問題之後採取必要的策略與行動,透過知識社群的自醒自覺、自我批判以及集體行動,才能累積一點點改變現有高教體制的可能性。
本書是從參與高等教育產業改革的運動者角度,對於當前學術環境進行全面的批判與反思。全書分為三篇,第一篇高教環境的鉅變,從全球化、國家政策、教育治理以及人口結構轉型來描繪高等教育體制崩壞的成因,探討高等教育崩壞對於臺灣社會結構造成的衝擊。第一章批判新自由主義,從全球化學術資本主義的高度來檢視台灣的大學續存危機,分析大學與整體產業、財政與人口結構的崩壞之關聯。第二章探討臺灣大學發展的歷史過程,高等教育如何順應國家政權的改變,從殖民主義到威權主義,再到學術官僚主義,特別著重在民主化之後的轉變,學術官僚體制如何假形式民主、績效管理來遂行學術治理,形成學術勞動的兩極化發展,並以頂尖、卓越、典範為名,主導教育資源的分配,促成大學校園與行政體制的擴張與發展。第三章探討以新自由主義為名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分析該計畫試圖製造國家空白授權的租界地,大開外資控制與教育殖民的後門,可能讓大學進一步淪為地產經濟工具與企業規避賦稅的策略。第四章分析退休年金制度對於政府財政的影響,依附不同身份別的年金制度不但造成勞工與軍公教人員、年長與年輕世代之間的不平等,龐大的財政赤字更製造世代間的分配不正義,讓教育人力無法流動與輪替。
第二篇學術巨塔的傾塌著眼於市場化的績效管理主義對於學院的衝擊,以研究引導的生產方式已凌駕大學教育功能,更加深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分配,鞏固階層化的學術權力結構。第五章探討大學評鑑制度如何改變大學的生態,進而分析學界以及高教工會如何推動大學評鑑制度改革以及評鑑改革的困難。第六章分析教師評鑑制度對於教師職涯的斲傷,徹底改變大學知識生產與實踐,逼迫知識份子撒出公共領域的參與,棄守教育使命,競相投入學術八股文競賽,甚至讓教師陷入過勞的生命威脅。第七章探討學術新世代艱困的就業處境,專案、兼任等非典僱用方式強化對於年輕學者勞動力的剝削與利用,建議提高生師比同時是改善高等教育品質與挽救學術新世代的良方。第八章分析學術論文生產的知識競賽規則如何制定,這套集點評分制如何左右學術資源分配,以及績效化的學術生產如何窄化知識的價值與應用。
第三篇行動與抵抗,探討臺大學生工會以及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的組織、成立過程、運作,以及工會如何回應高等教育中的勞動與公共議題。第九章揭露了校園的學生勞動生活樣態,說明學生如何轉變成學術生產線的勞工,並引介外國學生工會的經驗,鼓勵臺灣學生勇於加入學生工會組織。第十章介紹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的組織過程,說明組織發展的目標、行動以及困境,希望號召更多人加入高等教育的改革。結論回歸臺灣高等教育轉型正義問題,總結臺灣高等教育崩壞的危機在於官僚化的學術體制、市場化的學術資本主義以及少子女化的社會結構衝擊,期透過深化教師自決與公民社會參與,藉此改變高等教育結構的體質,保障學術勞動者的基本尊嚴,建立合理的資源分配,提昇高等教育品質,落實真正的校園民主。
在千瘡百孔的高等教育問題中,沒有單一絕對的解答,也沒有藥到病除的特效良方。高等教育土石流迫在眉睫,為人父母,需要瞭解高等教育走向,才能協助子女選擇學校或系所,決定職涯與專業能力發展的方向;身為學生,需要關心學校的存活與系所的生死,此關係到未來校園生活品質與生命黃金歲月的回憶;身為高教的一份子更責無旁貸,必須加入高等教育批判與改革行動,此關乎臺灣民主社會的學術自由基礎,與個人安身立命的學院存亡。高等教育的政策批判與改革行動是臺灣社會必須承擔的共同責任,也是無可逃避的義務,唯有痛定思痛,反思、正視、改變高等教育制度與結構問題,才有扭轉危機為轉機的可能。
戴伯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