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巷仔口發現性╱別差異
巷仔口最常看到的是女人,也就是俗稱為「婆婆媽媽」的那一群人,那些被我們視而不見的人,是支撐整個社會運作的主力。我們都是被婆婆媽媽,或者是別人的婆婆媽媽撫養長大的,但是卻不了解她們,只有在她們罷工時才意識到家務的重要性,往往到了母親節才謳吟她們的偉大。當女人開始不安於室,走出家庭之後,大家才驚覺舊時代三從四德的女性已成為過去,女力時代正在崛起。
社會上最不被看見的是酷兒,也就是泛稱的同志以及跨性別社群,那些隱藏在差異性別身體的靈魂,最容易成為媒體獵巫對象,經常掛在新聞刑台上被眾人指指點點。作為異性戀霸權中一員,我們不了解同志,只有當他們在同志大遊行中集體現身,才讓多數人看到他們的存在,提醒大眾性別不是非黑即白的男女之分,具有多樣化的光譜。
在政治上,女性治理成為新潮流,台灣出現第一位女性總統,政府部門中女性公務人員約占四成;在全球企業中女性擔任高級主管的比例已近四分之一,女性企業家占四成,而女性專業人員比率已超越男性;在社會場域中,同婚議題沸沸揚揚,挑戰保守主義者所謂亙古以來的家庭自然律,而少子女化危機、醫療以及高齡化的照顧問題,也由於性別角色的改變而變得更複雜,或者說打破傳統性別價值觀之後,人類最原始的家庭制度發展出更多可能性,以因應迎向未來社會的挑戰。
回顧巷仔口社會學的主題,性別一直是發燒的課題,不僅在學院內成為顯學,也反映了社會大眾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本書除了引介性╱別概念之外,環繞著日常生活中最常碰到的性別議題開展,包含婚姻與家庭、多元成家、父職與母職、親子教育以及性別在勞動、政治以及醫療等不同場域的作用,一方面檢視家庭結構變遷中在婚姻以及家庭角色中的變與不變,另外一方面也探討不同社會領域中性別變遷所帶來的影響。
社會學觀看性╱別的視角
廖珮如老師寫的性別社會建構的四堂課,說明性別不是天生的,在XX與XY之外還有其他多種可能性,而游美惠告訴我們性別是在異性戀霸權下建構起來的概念。對於理論有興趣的讀者,楊佳羚進一步告訴我們性別不平等如何與族群相互作用,而對於少數族群中的特定性別形成壓迫;王佳煌提供了愛情社會學的讀本介紹,讓大家可以按圖索驥進階閱讀。
傳統異性戀婚姻制度正搖搖欲墜,而有關同婚╱反同婚的論戰,更引爆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性別革命。陳婉琪以嚴謹的社會調查分析來解答離婚對於子女影響的疑惑,挑戰過去「勸和不勸離」的觀念;孔祥明傳授我們現代的婆媳關係的交戰守則,如何化雙方的暴戾為祥和;除了女性之外,廖珮如與唐文慧關注社會對於家暴男的刻板印象,希望降低對於他們的歧視,而龔宜君深入越南的台商研究,帶我們一窺台灣跨國婚姻中的新夫妻關係,顯示性別研究不單關心女人,也關心同樣被父權壓迫到喘不過氣來的男人。
經自由戀愛、組成一夫一妻制的異性戀家庭是當前社會的主流,但王宏仁的文章指出這樣婚姻形式在歷史上是非常晚近的事,用以反駁由一夫一妻組成的家庭才「合乎自然」的「神話」,陳美華、吳秋園從民意調查來詮釋同婚議題正、反雙方的民意,張宜君對於跨國的同婚制度比較,進一步駁斥了同婚帶來生育危機、愛滋病蔓延以及自然災害降臨的謬論,楊靜利從人口學的觀點說明了多元成家與人口之間的動態,主張伴侶關係的多樣性是提高生育率可能的出路之一。
社會學家視婚姻為一種因應社會變遷的變態制度,沒有必然的形式,異性婚或同性婚也好,都是個人之間的社會契約,不應有既定的形式,而家庭之內也可以打破既定的社會性別角色, 夫妻、婆媳之間的關係因不同家庭而異,不再演出婆悍媳柔或夫強妻弱的傳統性別角色,因此,如何「做性別」,恰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成為當代人重要的生命課題。
看見性╱別差異
常聽到有人說,女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這種說法一方面貶抑了女性作為人的主體性,但另外一方面也說明女性生理與心理的複雜性遠遠超過生理男性,女性在生理期的情緒焦慮、哺乳期的壓力,以至於空巢期的失落,這些獨特經驗只能在女性書寫中再現;同樣地,男性在異性戀霸權中必須力爭上游,男兒有淚不輕彈,男性的喜怒哀愁也成為被壓抑、不可言說的議題。但是隨著性別解放的風潮,男性研究正方興未艾,酷兒社群被壓抑的性,不僅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主題,也在小說、電影以及新媒體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
育兒以及教育是性╱別研究中重要的課題,梁莉芳與曾凡慈以母親的角色,揭露了母職的實踐潛力以及必須承擔的風險,高子壹則指出子女成績不應成為母親的考績;陳逸淳對於兒童過動症的分析,可以看到醫療如何形成一種新的規訓力量,介入孩童的教養歷程;何明修則從女兒小梅身上,印證了社會化的學習經驗;在一個雙薪世代的來臨,托育問題已經從社會學者親身經驗的私領域困擾,逐漸轉化為公共議題,並形成公共托育政策的建言。
社會學家們擅長用他們的觀察來理解家庭中的親子關係以及教育的角色,周怡君從德國初等教育經驗來對比台灣教育嚴苛的競爭主義,充滿慈母詼諧的反思,石易平從暑假作業的存廢來討論教育的本質與功能,拆解暑假作業的意義,這兩位具母親身分的社會學者看到台灣升學主義如何扭曲孩童的學習本質,形成對於學生學習的壓迫。我對性別平等教育的批判,旨在解構一種基於保護式父權主義的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如何強化性別秩序的控管,加深校園中的性別對立。而藍佩嘉有關兒童節的分析,在歷史縱深中反思兒童如何從過去國家的主人翁,轉變成消費的主體,喪失了純真的童年,無獨有偶,張盈?的玩具動員論同樣看到一個以玩具消費的主體建構,且已不限於兒童。
扭轉性╱別的社會實踐
2016年,台灣選出了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總統,姜貞吟對於女總統以及她的男性閣員的批判,代表婦女團體對於新政治的期望落差,林宗弘對於跨國女總統施政的比較,仍肯定女總統是民主社會的表徵,她們在改善政治暴力以及提昇女權上做出貢獻。但整體而言,台灣目前女性的政治參與仍不易改變公共領域既存的性別階序,田晶瑩指出父權社會總是要求女性要保護好自己的貞潔,並習於將自己置於相對的高處去檢視名人和政治人物的道德瑕疵,不過一切沒有這麼理所當然,也沒有那麼簡單。
從家庭私領域到公共領域,女性以及性少數在不同場域仍處於相對弱勢地位。陳美華對於美髮業中的性別情緒勞動有細膩的描繪,陳伯偉對於Gay Spa的按摩服務,帶領讀者進入同志的性服務產業,呈現出當代情緒勞動中的性別操演,而姜穎對於運動員中失去女人味的女運動員分析,說明她們如何調和女性陰柔與運動陽剛條質之間的矛盾。何撒娜以韓國的火病為喻,說明了傳統家父長制加在女性身上家務重責、婆媳間的矛盾衝突、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壓迫等,形成一種女性獨特的病症──火病,她們的身體用各種病痛與不適,來進行抗議。雖然日常生活中的性別實踐有些可以逃逸於傳統性別價值觀之外,形成獨特的性別操演,有些卻仍深深捆縛於傳統性別角色中之中,難以掙脫。
最後,面對一個高度醫療化的社會,許甘霖指出了女為悅己者容的身體改造苦難,但是科技也有改造社會正面的功能,范代希看到女性在另類療法中學習到的解放。新的科技確實正在改變性別社會關係,施麗雯從產房中的男人看到性別角色的改變,黃于玲與吳嘉苓對於東亞低生育率提供了一個新的觀點,包含少子女化的勞力短缺可由高素質婦女勞動力替代,人工生育技術也可能支持新的婚姻形式,關鍵已經不在技術,而在於社會是否以及如何提供個人選擇的環境。
社會學眼中的性╱別不再成為每個人與生俱來、不可改變的特質,而是人與人、人與周遭社會環境相互作用下的產物。透過不同社會學者的性別研究,可以重新檢視社會複雜而多元的性╱別關係,更有助於揭露性╱別關係中的不平等,也期望讀者透過社會學的視窗,不僅可以建立自身的性別認同,也可以肯認不同性╱別傾向的他人。
這本書的出版,是循台灣社會學會王宏仁前理事長當初的公共書寫的理念的產物,必須感謝所有在百忙之中仍願意貢獻文稿的學界同仁,畢竟在一個斤斤計較的學術積點生產時代,巷仔口社會學提供大家掙脫學術全控場域,獻身公共領域的機會,僅以此書獻給被壓迫的女人、男人以及尚未取得婚姻平權的人。
?
戴伯芬◎本書主編、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