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這本書讓你思考什麼?
作者很早就發現:對醫護人員、專業人士或許需要講理論與學術,可是對一般社會大眾卻一定要多講些故事。曾有學員跟我說:「我以前上過生死學的課,可是教授都在講理論,聽得很無聊。」我回答:「有些教授根本沒到過生死交關的現場,當然只能講理論啊!」我常說:「講理論很無趣而且很快就忘記,講故事卻讓人記憶猶新而且印象深刻,因此對社會大眾必須用故事來傳達觀念。」
死亡非我所能掌控,我對死亡無能為力。我唯一可以決定的是:在死亡來臨之前,我現在可以怎樣活著?我可以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污、如行屍走肉般的活著,我也可以「眾人皆睡(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活得與眾不同而且「目中無人」,這就是你想要活出怎麼樣的生命態度。
■這本書要讓你瞭解什麼?
在美國原來叫做「死亡學(Thanatology)」的東西,到台灣的大學教育,就變成「生死學」,潛意識裡面就是想用「生」的喜悅來稀釋「死」的恐怖,到中小學之後,就變個樣子成為「生命教育」,讓「死」字完全不被看見。
其實,「生命教育」的八大課綱其中之一是「臨終關懷」,把「死的恐怖」的稀釋度從二分之一急遽降到八分之一。可是,有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假如你永遠不會死,請問需不需要生命教育?」原來「生死學與生命教育」的必要與重要,就是建立在「所有人都一定會死」的前提或基底之上。
既然是因為「所有人都一定會死」,才需要「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卻連名稱都畏畏縮縮,感覺像是魚目混珠或掩耳盜鈴一樣,請問到底在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