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還記得2007年剛從美國回台灣,一次去大學應徵教職的場合中,在場的教授們聽了我解說「應用行為分析」在美國長年的研究和實用性之後,問到:「這個方法在美國好用,在台灣適用嗎?」當下雖然我的回應是:「只要是人,都能適用!」但心裡不免擔憂:要讓人信服這套教學法的有效性,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那之後,我藉由無數的演講,致力推廣應用行為分析(ABA)的原理原則,和它在孩子學習上的成效,我特別提及那群曾經在美國被我教導的孩子們,因為早期就接受ABA的療育,能力上有驚人的突破。有一次,在一場的演講結束後,一位家長問我:「袁老師,這個教學法聽起來的確很吸引人,為何不嘗試運用在台灣的孩子身上?」這個問題瞬間點醒了我,也讓我領悟到暢談理論是一回事,但實際地去運用它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協助家庭。因此,「芙爾德教育中心」帶著這項使命在2009年誕生了!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要走的道路十分艱難,因為社會大眾對於ABA還是有一些質疑和錯誤的迷思,例如:ABA只能教重度自閉的孩子、它把孩子教得像機器人、一定要用食物來營造孩子的學習動機等...。每當我聽到這些言論,我只能痛心地苦笑,並盡我所能向家長或治療師們灌輸正確的觀念。曾有一時,我想過回美國去,畢竟我擁有的行為分析師認證不僅在美國的醫界、學界都能受到認同,這份專業還能得到一定的尊重。但就在我想放棄時,上帝派給了我一位好夥伴,白嘉民老師,我們一同努力,一同將ABA的精隨實務運用在孩子身上,終於讓愈來愈多人看到成效,孩子的能力因為有了適合他的學習方式而有所提升,親子間的互動也因獲得了正向能量而大有改善。
我熱愛ABA,因為它的「記錄」精神讓我敬佩,每當我們為孩子進行教學,或是介入行為問題時,我們都會明確地定義行為和記錄孩子的反應,從記錄中分析孩子的學習狀況,在適當的時機點,選擇有科學依據且又適合孩子的學習模式;而且也能透過分析,判斷出幫他擬訂下一個學習目標的正確時機,循序漸進地教導孩子以他的步調來學習,因此不必擔心會耽誤孩子的進度。我們很幸運地因為有這些記錄,孩子的進步不是只流於隨口說說,而是能有憑有據地在大眾面前呈現ABA這幾年在台灣的一些成功案例。
寫這本書,是我和白老師在教導孩子時所獲得的感動,雖然只是小小的一部分,但是當我們看到孩子進步的那一剎那,老師們是真心地為孩子歡呼、為孩子感到驕傲,所以教室裏總會不時地傳出狂喜與驚呼聲,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大家身歷其境,和我們一同分享這份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