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土、養地,我的心,在這裡向大自然學習。
常保年輕活潑與探索之心的作家楊麗玲,
書寫一年間在南投國姓鄉的山居體驗,以及隱山耕讀的踏實夢想。
從未遠離臺北,山居,入小村。就像一場新遊戲,處處充滿驚奇。
本書寫作者於偶然的際遇之中,從都會來到鄉間的生活實踐,
不作目錄,讓文字自己說出自己的樣貌,沒有框架,象徵無規劃人生,與隨緣而走的生命歷程,
擬以三首詩,「沒有目錄」、「過•境」與「彼岸•此案•在他方」導引篇章,引領故事持續發生。
名人推薦
麗玲多才多藝,是作家也是畫家,還會跳多明哥舞,她有令人稱羡的婚姻和家庭,以為她會在都會過著多采多姿的藝文生活,沒想她跑去南投埔里過著種菜、栽花和昆蟲、水鹿相處的山居日子。
修繕住屋、鋪梯、髹刷粉牆自己設計動手,一一認識動植物及鄰居,再以文字、攝影及畫作展現生活樣貌。也藉由山居的外在瞠視內在,蒼茫鄉野照見華燦的心靈。山居鹿小村是麗玲文學生活的大繪圖。
---作家 方梓
我總是追不上楊麗玲的變化,久久見一面,才知道她四處採訪,報導奇聞妙人,忽然就見她畫出一筆好畫,忽然寫了個頗受矚目的長篇,忽然...忽然她跑到山上種瓜拔草,與水鹿為鄰,與蜥蜴為伍,寫下翔實動人的山居筆記。這筆記裡有山中的靜美,蝴蝶的喧鬧,更有楊麗玲的憨直與俠氣!
---作家�聯合報副刊主任 宇文正
小說家楊麗玲在前年出版小說《艋舺戀花恰恰恰》,說自己在臺北舊城區成長;
在這本隨筆散文集《山居,鹿小村》,則說在臺北生活工作多年後要遷居南投縣國姓鄉。那裡鄰近埔里、池袋,也有好山好水美名。文人棄城就山常愛大張旗鼓宣稱大隱或勞動,楊麗玲以淡筆小品感性寫生活情趣,我一看就想起臺灣三分之二鄉鎮就是位處這樣的山區或山脈尾端風化碎成的丘陵地,這種山區的散村生活文化持續數百年,能見「紅塵是非不到我…山村小過活,老硯閑工課...」的意境。
---小說家 東年
遠離臺北的都會喧囂之後,我們的艋舺戀花楊麗玲,不再戲金戲土,她鑽進臺灣的心臟地帶,帶著先生、孩子和一顆閒適的心,來到國姓埔山居鹿小村,遊山、玩水、蒔花、種樹、讀書、寫作、畫畫、凝思、作夢,還有好多多少女時期飄過腦際的憧憬。於是,她親自動手,企圖打造另外一種生活樣態,然後以筆記錄那些點點滴滴...。
---地方文史工作者 莊華堂
耕讀生活,是現代人追求身心靈自由、與天地同呼吸的最佳方式。
當初知道麗玲姊於衝動之下,買了國姓鄉的農莊,我便邀她在鄉間小路、豐年兩刊寫鄉居料理、採訪當地農友。每每看她傳來的文字跟照片,總是讓我欣羨。而我也曾親訪那可愛的農莊,感受他們一家人因為這樣,重新活出不一樣的生命景致。可說時時、處處有新鮮的感動。
看了她的新書,了悟到,原來現代蘇東坡,是女的...
---詩人,豐年社總編輯,大學講師 顏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