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一本就通:佛教常識

一本就通:佛教常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0063
張培鋒
聯經出版公司
2012年6月13日
117.00  元
HK$ 99.45  







叢書系列:一本就通
規格:平裝 / 312頁 / 23*17 cm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一本就通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哈佛」是近年來的社會時尚。
  在繁忙的人際互動中,人們亟思尋找心靈的一片淨土。
  學佛著重解行並進,有充裕的佛教知識,讓您學佛更得力。

  佛教故事中有不少神奇的因緣傳說。根據史書記載,梁武帝的皇后郗氏性格冷酷,好忌妒,死了以後投生為一條巨蟒,進入到後宮。皇后託夢給梁武帝,請求梁武帝救度她。梁武帝便召集眾僧,製作了《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當時的高僧大德懺禮。禮懺結束後,投生為巨蟒的郗皇后化為天人,在空中禮謝梁武帝。這懺法後來流行於世,便稱為「梁皇寶懺」。

  《一本就通:佛教常識》是一本專門介紹佛教常識給讀者的最佳入門讀物,是讓讀者更易了解佛教文化的捷徑。本書主要介紹釋迦牟尼,佛陀的十大弟子,佛教經典,主要宗派和思想,六道輪迴的生命觀,緣起論與因果論,佛教禮儀,古剎巡禮,佛像,法器,佛教文學、音樂、繪畫和書法等等,內容含括佛教的起源和產生、從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中國佛教的主要宗派和思想、佛教與世間的關係、物質文化層面看佛教、精神文化層面看佛教八個主題。

作者簡介

張培鋒

  現為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發表過古代文學、佛教文化方面論文50餘篇;著有:《宋代士大夫佛學與文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宋詩與禪》(中華書局,2009)、《一本就通:佛教常識》(聯經)等書。



第一章 靈山會上:佛教的起源和產生
覺行圓滿:佛祖釋迦牟尼
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八相成道/佛誕日/臘八的傳說
化愚濟眾:佛、法、僧「三寶」
「三寶」與「三皈依」/十大名號/四諦/圓寂與荼毘
法雨普施:經、律、論「三藏」
第一次結集/如是我聞/三藏法師
助佛弘教:佛陀的十大弟子
摩訶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阿那律/須菩提/富樓那/迦旃延/優波離/羅(目侯)羅/阿難

第二章 三乘佛法:從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
了脫塵緣:小乘佛教
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第二次結集/上座部與大眾部/南傳佛教
度化眾生:大乘佛教
法身/三身佛/三世佛/十方佛/菩薩的含義/
六波羅蜜/三乘佛法/馬鳴與龍樹
化行人間:本生故事
本生類經典/尸毘王以身代鴿/雪山童子捨身求偈/太子須大拏
道燈法鼓:中觀學派、瑜伽行派和密教
龍樹、提婆與中觀學派/空觀與二諦/無著、世親與瑜伽行派/邏輯學與因明學/佛教心理學/唯識學/密教/陀羅尼與曼荼羅/藏傳佛教

第三章 佛教東漸: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震旦因緣:佛教東傳及其中國化
永明求法/白馬寺/早期的佛道之爭/理惑論/因果報應之爭/沙門禮敬王者之爭/形神之爭/中國佛教的若干特點
功標青史:取經與翻譯
朱士行/法顯/玄奘/義淨/安世高等早期翻譯家/格義/道安/鳩摩羅什/玄奘的翻譯/佛經的譯場與翻譯的組織
無盡妙藏:大藏經與佛教文獻
漢傳大藏經的形成/《出三藏記集》與《開元釋教錄》/房山石經/佛教與雕版印刷術/《開寶藏》與《趙城金藏》/《永樂南藏》與《永樂北藏》/《嘉興藏》/貝葉裝/《高麗藏》與《大正藏》/《弘明集》/《高僧傳》/《祖堂集》等禪宗語錄、燈錄/《佛祖統紀》與《佛祖歷代通載》/《法苑珠林》

第四章 宗派繁盛:中國佛教的主要宗派和思想
開宗立派:從學派到宗派
三論學/僧肇/涅槃學/道生/成實學/攝論學/毘曇學/地論學/律學/禪學/小乘禪與大乘禪/寺院經濟的發展/祖統的形成/判教/三武一宗法難
會三歸一:天臺宗
慧文、慧思禪師/智顗大師/五時八教/《妙法蓮華經》/會三歸一/
一念三千/止觀法門/灌頂法師/湛然法師/宋代之後的天臺宗
萬法圓通:華嚴宗
杜順與智儼/法藏大師/《華嚴經》/華嚴宗的五教判教/法界緣起論/華嚴十玄門/清涼澄觀/圭峰宗密
拈花微笑:禪宗
菩提達摩祖師/嵩山少林寺/二祖慧可/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與「東山法門」/楞伽師與北宗/六祖慧能/曹溪/神會/南嶽懷讓與青原行思/馬祖道一/百丈懷海與《百丈清規》/石頭希遷/五家七宗的形成/公案與機鋒/禪宗語錄
佛光普照:淨土宗
阿彌陀佛與西方淨土信仰/信願行/念佛法門/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末法觀念/永明延壽/禪淨合流/觀音信仰/淨土宗經典

第五章 覺悟之道:佛教的核心信仰
法界緣起:佛教的宇宙觀和世界觀
三千大千世界/「劫」/「器世間」與「有情世間」/「四大假合」與「五蘊無我」/無明:輪迴之根
六道輪迴:佛教的生命觀
輪迴現象與六道形成/十善與十惡/十法界/生命輪迴的過程/
中陰與中陰救度
果徹因源:佛教的緣起論與因果論
「因」與「緣」/因果的相互轉化/萬有因果律/緣分/
因緣思想與慈悲觀念/十二因緣
轉迷成悟:佛教關於覺悟的認識
妄想執著/虛假的世界/邪見的產生/貪、瞋、癡「三毒」/佛教正見: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戒、定、慧「三學」/五戒/禪定/般若智慧/五種般若

第六章 入世應用:佛教與世間的關係
二諦融通:真諦與俗諦
功德與福德/布施/化城喻/到岸舍筏/四依法
道場莊嚴:佛教的禮儀
佛教禮儀的形成/禮拜與合十/香、花、燭等供養禮儀/齋戒儀式/早晚課誦/三皈依儀式與受戒儀式/懺悔儀式與水陸法會/梁皇寶懺/慈悲三昧水懺
身雲妙現:菩薩信仰
文殊道場五臺山/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羅(目侯)寺/菩薩頂/普賢道場峨嵋山/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金頂禮普賢/觀音道場普陀山/《普門品》/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地藏道場九華山/新羅太子金喬覺/化城寺/肉身殿/百歲宮/祇園寺/彌勒菩薩與彌勒信仰/布袋和尚與「大肚彌勒」/魚籃觀音/菩薩應化世間的真意

第七章 佛教聖地:物質文化層面看佛教
古□巡禮:佛教的名山與名寺
寶□的含義/寺院、蘭若、叢林/漢傳佛教寺院建築的布局/塔的起源與規制/石窟與石窟群/中嶽嵩山/南嶽衡山/江西廬山/江西青原山/雲南雞足山/浙江天臺山/杭州天竺山/福建鼓山/廣東丹霞山/各具特色的中國名寺/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響堂山石窟群/大足石刻/豐富多樣的中國名塔
佛像莊嚴:佛教的造像與雕塑
佛教造像的起源與發展/「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佛像的「手印」/各類菩薩像/羅漢像/「十八羅漢」與「五百羅漢」
法器曼妙:常用的佛教器具
鐘/鼓/磐/木魚/鐃鈸/板/僧人的三衣/袈裟/缽/
念珠/蒲團/錫杖

第八章 心靈淨土:精神文化層面看佛教
幽玄旨趣:佛教的文學與文學的佛教
佛教經典的文學性/《法句經》/譬喻類經典/法華七喻/佛傳、佛讚類作品/佛本生經典/大乘佛教經典的文學性/《維摩詰經》/中國僧俗的佛教文學創作/佛教思維方式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佛教論說文體/釋氏輔教之書與因果報應觀念的普及/佛教文學的「真實」觀/王維/白居易/宋元後的士大夫佛教文學創作/詩僧/皎然/佛教文學的獨特審美趣味/寒山/雲棲祩宏/憨山德清/佛教對中國古典戲曲小說創作的影響
海潮妙音:佛教的音樂傳播
梵唄的流傳/曹植與「魚山唄」/「唱導」的產生/佛曲與中國民族音樂的成熟/法曲/敦煌「曲子詞」/佛教音樂對宋詞、元曲的影響/佛教音樂的通俗化
吉祥妙相:佛教的繪畫與書法
顧愷之、張僧繇等的佛畫/吳道子與尉遲乙僧/周昉的觀音畫/貫休/王維等的寫意山水畫/淡遠、空靈的文人禪畫/佛教寫經與中國書法的成熟/智永/懷素/弘一法師




其 他 著 作
1. 一本書學會佛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