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獎決選名單
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
撒繆爾.強森獎決選名單(Samuel Johnson Prizes)
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倫敦書評、Foreign Affair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推薦
《紐約時報書評》《新政治家》《觀察家》《獨立報》《衛報》年度選書
他常為《紐約時報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新共和》雜誌、《紐約時報》撰文。《戰後歐洲六十年》名列《紐約時報書評》2005年十大好書,贏得外交關係理事會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入圍普立茲獎決選名單,和撒繆爾.強森獎決選名單(Samuel Johnson Prizes)。2007年,獲頒漢娜.鄂蘭獎,2009年贏得歐威爾獎(Orwell Prize)的終身成就特別獎。
從只是個地理名詞(和對那樣的說法相當苦惱的地方),轉型為令個人和國家都起心效法、心生嚮往的地方,歐洲這一明顯出乎意料的轉變,乃是個緩慢、層層累加的過程。套用亞歷山大.瓦特(Alexander Wat)針對兩次大戰之間波蘭政治人物的虛妄認知所提出的嘲諷性評論,歐洲不是「注定偉大」(doomed to greatness)。從一九四五年的情勢,乃至從一九七五年的情勢,肯定誰都料想不到歐洲會以這樣的身分冒出頭。這一新歐洲並非依循事先設想好的共同計畫而出現:沒有人著手催生它。但一九九二年後每個人都看出,歐洲在國際格局裡占據這新位置後,與外界的關係,特別是與美國的關係,有了新的面貌—對歐洲人和美國人來說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