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206158
陳芳明
麥田
2011年2月20日
113.00 元
HK$ 96.0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陳芳明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陳芳明作品集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同
類
書
推
薦
祥瑞.天命.竊國者:史上第一位儒家皇帝王莽和他的時代
清朝科舉考試與旗人的政治參與
鴻鵠志——十位英雄人物的行路與心路
北漂台灣:馬來西亞人跨境台灣的流轉記憶
流動日常:藝術蝦的繪畫日記【扉頁親簽版•博客來獨家】
內
容
簡
介
@戰後台灣文學史的發展,較諸日據時期還要複雜。這牽涉到戒嚴文化下所產生的族群與性別問題,也牽涉到外來強勢文化的干涉,如現代主義與張愛玲文學的議題。在本土論述日益趨於鞏固之際,文學史家如何重新評價這些猶待釐清的問題,正是本書的重要關切之一。
本書從後殖民立場出發,探討解嚴後台灣社會的性質究竟屬於後殖民或後現代,從而進一步觀察文學史書寫所面臨的關鍵思考。書中以葉石濤的文學史工程為例,追溯他的左翼史觀及其文化意義。對於頗具爭議的張愛玲文學,本書企圖釐清歷史遺留下來的癥結,並且為張愛玲在台灣文學史中尋找一個恰當位置。
作者提出後殖民立場與後結構的思考,來觀察戰後台灣文學多元而複雜的豐碩內容。其中對於解嚴後的女性書寫,尤為關注。書中並收入作者與陳映真的論戰文字,對台灣文學史的書寫策略與歷史解釋,頗多值得矚目的突破性見解。
作者簡介
陳芳明
台灣高雄人,一九四七年生。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現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著有散文集《掌中地圖》,詩評集《詩和現實》,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目前正在撰寫《台灣新文學史》。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套書3本) 跟著課綱讀歷史
2.
台灣新文學史(十週年紀念新版)(上)
3.
台灣新文學史(十週年紀念新版)(下)
4.
台灣新文學史(十週年紀念新版)(上、下)
5.
台灣新文學史(十週年紀念新版)(上、下)【獨家附贈限量陳芳明印刷題詞典藏書票】
6.
邊界與燈
7.
跨界東亞:現代性及其轉化
8.
深淵與火
9.
晚秋夜讀
10.
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