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好兒女花

好兒女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46384
虹影
九歌
2009年11月01日
117.00  元
HK$ 99.45  







*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
* 規格:平裝 / 40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九歌文庫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華文歷史小說









本書是關於我婚姻的記憶,是關於我母親的故事,那些長年堆積在我心裡的黑暗和愛。
——虹影

  每個人都有家人逝去,都有不堪回首、難以啟齒的過去,作者的冷靜的描述及回憶卻令人震驚,她曾在十八歲生日當天,揭開了自己身世秘密;在母親去世奔喪的三天內,她更是逐步揭開家族陰暗的歷史。

  本書是虹影自傳體小說《飢餓的女兒》的續篇。母親的小名「小桃紅」,俗稱指甲花,也叫好兒女花,是最易生長,生命力強,但也最卑微的花。母親一生的際遇如同此花。此書描寫母親死亡,奔喪的整個過程,作者一層層揭露母親身上的謎團,也一步步解開自己婚姻的謎。母親因生下非婚生女兒,全家遭受社會歧視,幾個兒女及子女為生存而扭曲的人性,各自隱藏著不堪回首、難以啟齒的過去……

  本書顯示的作者經歷及傷痛悲楚,遠超越《飢餓的女兒》,令人讀來同情、疼惜,不忍釋手。

本書特色

★全球完整的中文版本,忠實呈現,一字未刪!
★享譽世界文壇、中國最受爭議的作家虹影,自傳體小說,再度撼動人心!
★貧窮饑荒的年代,苦難滄桑與人性掙扎,為大時代做見證!
★現代小說裡絕少的,挖掘心靈深處創傷的最真實的作品,讀來驚心動魄!
★虹影高妙的說故事能力,情節抽絲剝繭的震撼力,一再牽引讀者的心緒!

作者簡介

虹影

  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作家、詩人、美食家。中國女性主義文學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長篇《饑餓的女兒》、《K--英國情人》、《上海王》、《上海之死》、《上海魔術師》等,詩集《魚教會魚歌唱》、《沉靜的老虎》等。現居北京。

  五部長篇被譯成25種文字在歐美、以色列、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出版。曾獲紐約《特爾菲卡》雜誌《中國最優秀短篇小說獎》、長篇自傳體小說《飢餓的女兒》曾獲台灣1997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被中國權威媒體評為2000年十大人氣作家之一;2001年評為《中國圖書商報》十大女作家之首,被《南方周末》、新浪網等評為2002、2003年中國最受爭議的作家;《K--英國情人》被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評為為 2002年Books of the Year十大好書之一。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8年年度書。2005年獲義大利《羅馬文學獎》。





  記著我的是比亞; 生我的是西艾納,毀我的是瑪雷瑪。

─但丁《神曲》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給我的女兒SYBIL

  【寫在前面】

  這本書是關於我自己的記憶,是關於我母親的故事,那些長年堆積在我心裡的黑暗和愛。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看見了母親身上的印記,我自己身上的印記,你也可以認為是悲劇的源頭。

  整個童年,我幾乎都在和閣樓傾斜的屋頂上污漬形成的圖案對話,傾聽堂屋那些黑暗中的蝙蝠拍打牆瓦的聲響,我找不到未來的出路,看不見光,好像有人把上閣樓的梯子移走,我下不了地,懸在半空,除了擔心,就是害怕,我長久地迷失自己。

  母親是鹽,當母親不在這個世界上後,我感受到這點。母親說,父親死後,她經常在江邊看到父親駕駛著船,有時是父親追船,船在前面,父親在水面上跑。她叫他,他從未回過頭來。現在想母親的話時,我才發現自己也跑在水面上,想追隨父母的身影。我沒有想到,也未敢想,有一天我會再寫一本關於母親和自己的書,但我知道,只有寫完這書,才不再迷失自己,並找到答案,即使部分答案也好。

  羅厄爾說,當我離開你,世界的心跳停了。為什麼我非得離開你,在夜的利刃上劈傷自己? 不,上帝,人怎麼做才能獲得贖罪呢?





* 讀者評鑑等級:

3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James Kao
/ 加拿大
2010.01.04看James Kao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3顆星
相對於《飢餓的女兒》,《好兒女花》裡缺乏那種抽離的美感,前書細密營造故事的氣氛在本書不太可見,替代的是坦率直陳的暴露。把她生命、愛情、寫作的曲折,對她母親多年忽視的悔恨,與家族之間複雜扭曲的糾葛,長驅直入的傾瀉給讀者。當然書內精心的設計就是,所有故事大致是以母親和她的關係為主軸,伴隨著母親故世下葬的三天歷程,將她家族諸多演變與醜惡逐一呈現。當然,背後的景致不只是重慶幾十年來的變化,也是整個中國歷經改革開放以來的種種演變與動盪。

她在充滿是非的底層社會成長,所以街巷間流竄的謠言,生活習俗,迷信傳說,也都在她筆下生動的浮顯。這些近身的描繪,也說明一個事實,幾十年來政治運動頻仍躁動,席捲了無數人的生活,但那些深入血輪的習俗,竟然聞風不動。表面那些舊習受到嚴重壓抑,但改革開放以來風氣丕變,那些舊社會的四舊不但復活,而且還逐漸成為主流,一切都要向此看齊。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雇人悼喪,那些表演的演員,投入的狀態讓人想起台灣的五子哭墓,當今賺錢的風氣,中國鐵定拔得頭籌。由此可見,中國人無論遷移到哪裡,有些習性,豈是政治可以撼動的!

我的第一印象是,她把自己毫不把留的掏出來,呈現黑暗如何蔓佈,她自身及家人,性格與境遇的種種痛楚,她痛澈心肺的記憶如何糾結靈魂。所以閱讀本書並無期盼的美感,我覺得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作者的情感過度炙熱,充分表現於她對母親的愧咎,使她筆下缺乏適當的距離,而讓她失去該有的美感調度。還有就是她筆下呈現的家族,充斥著太多糾結混亂的醜聞堆疊,讓人彷彿在讀小道新聞。有些段落與章節,作者披露太多細節,牽涉許多人的醜聞,對於一本非想像的傳記來說,並非正面,反而是個傷害。也許,藝術家的道德觀迥異於凡人,他們調度自身與家人的故事常有獨特視野。別人的評判、冷語,她似乎並不在意,或者從小她就經歷太多藐視,她對此也逐漸免疫。故事的末尾她得到了某種療治,她失去了母親,卻得到了女兒。成為母親的角色,讓她無終的悔恨得到了平息。





其 他 著 作
1. 我這溫柔的廚娘
2. 沉靜的老虎
3. 上海王(修訂本)
4. 上海魔術師
5. 帶鞍的鹿-三民叢刊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