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尊稱為「美國電影之父」的大衛.葛瑞菲斯(David W. Griffith)在現代電影史上有極大貢獻。一方面,他是第一個使用「交互剪輯」(intercutting)與「特寫」(close-up)等手法的美國導演,奠定電影工業在美國藝術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是第一個正式把「電影配樂」觀念引進電影的人。他在1916年的作品《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Nation)裡面,首次與音樂家約瑟夫.卡爾.布瑞爾(Joseph Carl Briel)合作,創作出美國歷史上第一部有配樂的電影。「音樂」與「影像」從此密不可分,音樂已經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如電影配樂大師伯納.赫曼(Bernard Hermann)所說的:「沒有音樂,幾乎不可能製作出一部電影。音樂可以說是電影不可或缺的『接著劑』,幾乎和攝影一樣重要。」
既然音樂對電影而言如此重要,那麼,與電影淵源最深厚的又是哪一種音樂類型?答案是:「爵士樂」。因為華納兄弟電影公司(Warner Bros)在1927年發行的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就是——《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這部電影由當時的知名男星艾爾.喬森(Al Jolson)飾演男主角傑奇.拉賓諾維茲(Jackie Rabinowitz,後來化名為傑克.羅賓),他在飾演一名來自猶太家庭的歌手,父親是猶太唱詩班的「領唱」(cantor),但是他沒有依循家庭傳統,卻變成一位爵士樂歌手。儘管這部片的音樂並不是爵士樂,而是百老匯劇作家艾文.柏林(Irving Berlin)等人所創作的歌曲,但卻是頭一部把「爵士樂」當成題材的電影,也反映出當時爵士樂的流行程度。
從《爵士歌手》開始,「爵士樂」就變成電影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了,有時候甚至主題劇情與爵士樂壓根沒有任何關係,導演也不忘在電影中播放幾首爵士樂插曲。實際上,電影與爵士樂之間建立聯繫的方式,大致上有以下五種:
1.電影中事件發生的年代與爵士樂的興盛時期相吻合,因此自然少不了爵士樂做為背景音樂。例如:《棉花俱樂部》(The Cotton Club)就因其背景為二○年代末期、三○年代初期的紐約市哈林區,而使用了大量的爵士樂;在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作品《那個時代》(Radio Days)裡則是以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為背景,劇中人物常常為了收聽爵士樂而守在收音機旁邊。
2. 電影直接描寫爵士樂手的人生,甚至是由爵士樂手親自上陣演出,1986年的《午夜情深》(Round Midnight)就是一個實例。該部電影由薩克斯風大師戴斯特.戈登(Dexter Gordon)擔任主角,沒想到居然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在電影中插花演出的,還包括賀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湯尼.威廉斯(Tony Williams)、偉恩.蕭特(Wayne Shorter)與朗.卡特(Ron Carter)等人。《一曲相思情未了》(The Fabulous Baker Boys)、《曼波狂潮》(The Mambo Kings)等兩部片跟《午夜情深》一樣,都是虛構的樂手故事。
而安迪.賈西亞(Andy Garcia)主演的《情別哈瓦那》(For Love or Country)則是描寫古巴首席小號手阿圖洛.桑多瓦(Arturo Sandoval)叛逃古巴,投奔自由的真實過程;至於老牌影星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轉行當導演之後的第一部電影作品《菜鳥帕克》(Bird),也揭露了爵士樂手墮落沉淪的一面,敘述著薩克斯風大師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酗酒、嗑藥的糜爛生活,儘管他為爵士樂留下珍貴的音樂傳統,影響後世無數樂手,但在三十五、六歲就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3. 有些導演在音樂上則剛好是爵士樂迷,例如伍迪.艾倫、克林.伊斯威特等人(這兩人不但是樂迷,在單簧管與鋼琴方面也已經具備爵士樂手的實力);黑人導演史派克.李(Spike Lee)更是把爵士樂當成黑人的文化特徵,因而在《爵士男女》(Mo’ Better Blues,或譯《愛情至上》)與《黑潮麥爾坎X》(Malcolm X)裡面都出現了大量的爵士樂。還有,如果不是很多人都看過克林.伊斯威特與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主演的《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有誰會記得黑人歌手強尼.哈特曼(Johnny Hartman)那種充滿磁性的溫暖嗓音?
4. 還有一種狀況,則是爵士樂手跨行充當電影配樂大師,例子也是屢見不鮮,其中包括:麥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昆西.瓊斯(Quincy Jones)、派特.麥席尼(Pat Metheny)、戴夫.葛拉森(Dave Grusin)、馬克.伊山(Mark Isham),以及法國的米榭.勒格杭(Michel Legrand)等人,都曾經發表過很棒的爵士電影配樂作品,例如馬克.伊山的《大河戀》(A River Run Through It)、派特.麥席尼的《心靈控訴》(A Map of The World)與戴夫.葛拉森的《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都是他們的代表作。
5.最後,則是從電影中看出爵士樂與拉丁美洲音樂的結合。例如《曼波狂潮》、《情別哈瓦那》與紀錄片《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都反映出爵士樂在古巴的發展;至於《緣來就是你》(Next Stop, Wonderland)、《黑人奧爾菲》(Black Orpheus)兩部作品裡面,則是充滿了慵懶舒適的Bossa Nova風味,是美國的「西岸爵士樂」(west coast jazz)與巴西的「森巴音樂」(Samba)經過結合之後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