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睛保健聖經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1361550 | |
|
|
|
張朝凱 | |
|
|
|
如何 | |
|
|
|
2007年12月31日
| |
|
|
|
90.00 元
| |
|
|
|
HK$ 76.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HAPPY BODY
* 規格:平裝 / 192頁 / 25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HAPPY BODY
|
|
分 類
|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 其他各科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由於現代人從小就常接觸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加上工作時也無法不與這些電子器材為伍,因此造成視力退化及惡化的情形時有所聞,眼睛乃靈魂之窗,一定要好好照顧並保護她,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眼睛的構造及運作方式,並提出50大常見眼科Q&A,及目前最受矚目的近視雷射手術大揭密及日常生活的眼睛保健方法,內容包羅萬象實為一本人人皆必備的眼睛保健書。
作者簡介
張朝凱
諾貝爾醫療集團執行長
國內知名近視雷射手術專科醫師
*學歷:
中國北京大學 光華管理學院 管理碩士生EMBA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 醫務管理學院 博士候選人
美國麻州眼耳中心(MEEI)眼科研究員
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醫管碩士(MPH/HCM)
高雄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
前台北博仁醫院眼科主任
前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
台北諾貝爾眼科主治醫師
國立空中大學專任講師
私立台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
輔仁大學醫學院社區醫學課程 指導老師
*社團:
第八屆中華民國哈佛大學校友基金會董事
台北市醫師公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專門委員
衛生署中央健保局審查委員
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委員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TSCRS)常務理事
社團法人台灣微整形美塑醫學會副理事長兼理事
個人網站:
www.nobelgroup.com.tw/lasikeye/
*相關著作:
《你的眼科朋友》《要你好看--雷射視力矯正與護眼小常識》《漫談常見的眼科疾病及雷射近視手術》《準分子雷射屈光性角膜手術》《眼科疾病的治療保健與雷射手術》《眼病學》
諾貝爾眼科醫療事業機構網站:www.nobelgroup.com.tw/nobel/MedDefault.php
審訂者簡介
陳美齡
*學歷:
高雄醫學院 醫學系畢業
美國哈佛大學 醫院管理碩士
*經歷: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 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專科醫師
*現任:
美麗爾 醫學美容機構執行長
忠孝美麗爾診所 院長
內湖美麗爾診所 主治醫師
敦南諾貝爾眼科 主治醫師
*著作:
《美顏風華》《眼整形美容全書》
|
|
目 錄
|
自序 確實做好眼睛定期自我健康管理
第一章 眼睛的世界
破解視覺運作密碼
眼睛的構造
透視眼球
光明向前行
第二章 眼科常見Q&A
PART1眼睛疲勞Q&A
PART2 視覺異常Q&A
PART3眼部外觀Q&A
PART4眼科常見疾病Q&A
PART5日常生活保健 Q&A
第三章 近視電射手術大揭密
近視成因
高度近視病變多
近視雷射手術,眼科醫師第一人
你適合近視雷射手術嗎?
近視手術的種類
近視雷射手術案例分享
近視雷射手術過程大揭露
雷射手術後不適應症與後遺症
第四章 眼睛保健DIY
永保晶亮的眼部運動
消除疲勞的護眼按摩
護眼食療
現代文明病認識乾眼症
眼睛也要防曬!選對太陽眼鏡鏡片!
|
|
序
|
確實做好眼睛定期自我健康管理
身為一名眼科醫師,除了會特別注意眼科技術的最新研發與進展,對於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眼與護眼習慣也會特別關注,總是希望能發揮個人所學、善盡眼科醫師的職責與專長,以捍衛現代人的眼睛健康。
但儘管心願宏大,還是深感力有未逮之處,遂基於預防重於治療及推廣正確眼睛保健觀念,聯合多位眼科醫師,將我們多年來在眼科醫學道路上的經驗與心得分享給所有關心自己雙眼的朋友們,希望藉由本書介紹有關眼睛的疾病與身體的關係,讓現代人獲得真正的健康,迎向幸福快樂的人生。
根據一份針對十至六十五歲民眾進行的「台灣民眾螢幕用眼情形與護眼認知調查」顯示,國人每週平均盯在電視、電腦、電玩、手機螢幕上的時間高達37小時;其中超過616萬人每週超過49小時,平均每天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黏在螢幕上。二十至二十九歲年輕人每天平均使用螢幕時間更將近8小時,是各年齡層之冠。
「螢幕族」的後遺症不只是筋骨僵硬痠痛,更會衍生許多眼睛健康的問題,輕者影響眼睛睫狀肌收縮功能,造成眼睛疲勞及痠痛紅腫,重者會造成或加重近視、散光等屈光問題,引發結膜炎、乾眼症及頭痛,長期可能會導致視覺神經系統功能慢性退化,加速眼睛的老化。 調查報告中透露,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已是國人生活的常態,成為眼睛健康的隱憂。
再加上現代生活環境的改變,例如空氣污染、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強烈紫外線等,也是激化特定眼疾發生的危險因子。
在這份調查裡還發現幾個現象:一、相較於三年前「國人護眼及認知調查」的結果,雖然提高約超過一成半的民眾會採取日常護眼措施,眼睛不舒服時的就醫比例也增加22%,但仍有近八成的國人尚未養成定期眼睛健檢的習慣;二、身為家庭支柱的四十至四十九歲壯年族群特別容易忽略平日的護眼及眼睛定期檢查,僅有9%會日常護眼、24%會做定期檢查;三、女性眼睛定期檢查的比例遠低於男性;四、銀髮族因為最能感受眼睛老化所帶來的視力模糊與不便,在護眼行動上表現得最積極。
如果身為家長、老師,甚至是醫師的成人朋友們都無法照顧好個人的眼睛健康,下一代的眼睛保健工作更是令人擔憂,因為現代小朋友的壓力並不亞於成年人,不僅要面臨繁重的課業壓力,更要承受電視、電腦、遊戲機、 PDA的侵襲。倘若發育成長期間未妥善保養眼睛,除了會造成學習障礙,還會影響視覺功能。尤其是近來發現有許多年輕人因長期緊盯電腦與用眼過度,眼睛有提早老化的現象,徹底顛覆長期以來老花眼是中老年人專利的迷思。
種種的調查數據與現象都提醒現代人,若不能善待自己的眼睛,任何有關眼睛的疾病都可能提早來臨。唯有確實做好眼睛定期自我健康管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確保眼睛的健康。
此書的完成要感謝很多人的付出與努力,包括陳美齡醫師不眠不休的審稿,林玉凰醫師、林孟穎醫師、麥令琴醫師、張鼎業醫師、劉淳熙醫師幾位醫師分享他們的經驗與專業知識,吳淑文、王莉婷的文字整理,諾貝爾全體員工的協力支援,更要感謝如何出版社同仁們精闢的建議與費心的編輯與校正,才能讓此書得以順利出版。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