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寫在前面
這本小書最早由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出版,是間同人式小企業,在二??四年。二?一?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再次出版,內容近乎原封不動,今次得以三度刊印,我感到意外,也高興,多謝香港文學生活館的青睞。
也是出於文學生活館的主意,今次再版作了較大的改動,主要是加入了黃愛玲的部份,作為本書的後編。她和我一起,度過了在法國的歲月,但原書中說到她的不多。二?一八年一月三日她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現在將她引進來,除了紀念,也豐富了內容,感謝文學生活館的建議。
和我相比,愛玲在法國的求學歷程來得規矩和專注,我是漫無目的,誤打誤撞修讀了後來近乎一無用處的非洲研究,愛玲則清楚自己的追求,讀電影課程,從本科第一年讀起,心無旁騖,回到香港後,學有所用,一直從事和電影有關的工作,寫下一批談論電影的文章,很耐讀。她的一生,活在光影戲夢裡,很專注,自得其樂,沒有我們男子漢的好高騖遠。
添加的部份,是愛玲在法國時寫下的文字,或者和法國時的生活有關,好幾篇是她去世後,我整理她的遺物時才看到的,發表過的幾篇,都是刊印在留學生刊物上,很小眾。現在收入書中,名副其實是一鱗半爪,但多少也反映了她的法國歲月。愛玲中學讀的是英文書院,一向用英文寫作,是從我們去到法國之後,她才認真地書寫中文,現在收入的幾篇,是她最早的中文文章,寫得也許沒有後來的成熟,但另有一種意義。
還有一個細小的改動想交代一下,在書的正文之前,我選取了杜魯福電影《祖與占》(Jules et Jim)插曲〈生活的漩渦〉(Le tourbillon de la vie)的一段,附上我的中譯,注明是Georges Delerue作曲,G. Bassiak作詞,後來陸離讀到了,告訴我我弄錯了,Georges Delerue是為《祖與占》配樂,〈生活的漩渦〉的作曲和作詞都是Bassiak,他本來的名字是Boris Bassiak,此君是伊朗人,在《祖與占》中他飾演占。故此,今次再版,我對這個微小但並非不重要的資料作了更正。陸離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很佩服。她和法國有特殊的緣份,將來如果有高手將她的一段故事寫下來,很引人入勝。
要說和能說的就是這些話。人生苦短,思念綿長,從本書的故事開始算起,半個世紀過去,我仍然活著,既慶幸,也不免傷感。
二?二五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