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容本位與思辨中文教學(Content-Based and Critical Thinking Approaches to Teaching Chinese)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265878
戴金惠
新學林
2025年11月07日
153.00  元
HK$ 137.7  






ISBN:9789865265878
  • 叢書系列:實用華語教學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實用華語教學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教育類 > 教育 > 課程與教學









    導論:Unleash the Power of CBI



    第一部分 理論與前瞻

    1. The Promise of CBI for Conven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內容導向教學法在傳統中文教育中的應用前景(Jason Martel)?

    2. A Golden Triangl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anguage Education,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國際教育的黃金三角:語言教育、內容導向教學與跨文化能力(Michel Gueldry)?

    3. 內容本位教學:實踐系統理論化(戴金惠)?

    4. 思辨中文教學:思辨學堂的系統建立與教學框架(戴金惠、王麒、張超閔)



    第二部分 內容本位教學的實踐與應用

    5. 讀聖經.學中文(王曙光)

    6. 當文化成為語法教學的內容主導設計─以中級漢語教材《新的中國》第19 課為例(薛蓮)?

    7. 中文語音教學策略實踐(陳凱迪)?

    8. Content-Based Storytelling: Teaching about Love through the Pixar Short Bao(Grace Anderson)?

    9. 談電影和歌曲學海峽兩岸1980年代的近代史(戴金惠、王麒)

    10. 中國APP課程設計(榮天漠)?

    11. 從繪本開始的社交情感學習SEL主題單元設計 (邊芳)

    12. 撥動心弦蕩起漣漪:以母親節為例之內容本文教育再反思(張瑩)

    13. 從主題分解到任務教學─以「移動支付方式」為例(上)(張瑩)?



    第三部分 思辨中文教學實例

    14. 「唐朝的美」課件設計:從專業進修與回饋的角度出發(戴金惠、倪新茹)

    15. 《聊齋誌異》:談思辨選材和課件設計理念(王麒、倪新茹、賴采玲、陳昱安、戴金惠)?

    16. 從豬八戒角色出發的《西遊記》:從觀課、備課到回饋(伍美蓮、賴采玲、戴金惠)?

    17. 哪吒2:從教育機智看《哪吒2》:隨即衍生之課程的可能性(戴金惠、陳昱安、吳昭穎、陳慧如、胡沐君、李華容)







    ?





    導論



    Unleash the Power of CBI

    從內容本位教學到思辨中文教學:釋放內容本位教學的能量

    戴金惠




      本位教學或內容導向教學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為起始共分為三大部分十七篇。三大部分別為「理論與前瞻」、「內容本位教學的實踐與應用」以及「思辨中文教學實例」。十七篇內容包括以語音、語法、電影與動畫、電子化語境、中文為特殊目的服務、社交情感與情感表達為主、任務教學、經典作品等內容本位教學和思辨實踐的經驗集結不同的方面提供教師語言──內容平衡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其目的即是為了讓讀者從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創造出行動的可能性,讓釋放出的CBI能量為教師所用以激勵因不同動機學習中文的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理論與前瞻



      首篇為Martel教授所撰寫的「內容導向教學法在傳統中文教育中的應用前景」,將傳統外語語言教育模式的危機和內容本位教學(內容導向教學法)提供的契機提供了一個語言和內容學習並進平衡的視角。CBI的核心原則包括結合內容和語言目標、根據內容確定語言重點、保持文本和任務的真實性,同時並根據學生需求選擇內容,以及採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合作方法。該篇文章將探討CBI如何為傳統中文教育帶來革新性的改變。



      第二篇為Gueldry教授二十多年來於國際教育場域中實踐內容本位教學,從其深刻的實踐體會中提出「國際教育的黃金三角:語言教育、內容導向教學與跨文化能力」。其中的「跨文化能力」適用於七個領域:自我(內在個人)、人際交往與關係、組織與專業環境、學術學科�知識社群、社會批評與轉型、認識論(關於知識建構的反思)以及對現實本質的反思。跨文化能力始於自我,也就是和鏡中的陌生人,自我,打交道。我們的個性往往是複雜內心世界與社會條件之間的妥協。在外部參與方面,「跨文化能力」幫助個人和組織改善與家人、朋友、同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人際關係,使得組織更加公平、更具包容力和人性化。



      第三篇則為筆者透過20年的內容本位教學實踐於中文教育中的經驗並將其撰寫為「內容本位教學:實踐理論化」,從實踐的經驗中提煉出教師專業發展提升的六大階段:課程的橫向設計、核心價值及縱向設計、橫�縱向設計與師培推廣、中文教育創新論壇與三元創新組織的成立、跨文化跨學科中文社區支持課程的發展以及思辨學堂和思辨中文教學框架的確立。筆者將計劃─行動─觀察─反思的螺旋循環的實踐模式抽象概念化,並演繹出可以「以     為內容」的整理。20年42門內容本位新課程的設立使得筆者有能源得以於第三階段開始提供師培訓練,進一步得以和公立學區沉浸項目和電子出版社合作出跨文化跨學科讀本,而後才因為新冠的封城得以集結思辨團隊以讀本為基石開啟了思辨教學之旅。



      「思辨中文教學:思辨學堂的系統建立與教學框架」為第四篇,乃因應世界大趨勢為提供美國五年級到九年級G5-G9學生於新冠封城時間社區支持的跨學科中文課,同時為外語教學項目研究生創造線上實習機會和提供專業教師協作交流的機會。筆者於2006-2020年間15年來的內容本位經驗積澱,以及於2017-2020年間與中文沉浸項目和電子出版社開發系列型針對美國中學社會科學,i.e.歷史,設計中文三級讀本的實踐體會。如此的積累為全球流行性疾病新冠封城開啟了一個絕佳的出口:思辨教學。一方面「語言」是為了學習知識和技能,但另一方面「語言」也是為了鼓勵、安慰、督促、訓勉等情感態度塑成的潤滑劑。內容本位教學為這個時間點提供了一個出口,讓思辨團隊教師可以「語言教育」的高度來看待語言教學;而對受過CBI訓練的教師來說,更體驗到了「思辨提問」之於教育學生的重要性。



      二、內容本位教學的實踐與應用



      「內容本位教學的實踐與應用」部分共分為九篇,其中收錄包括中文為特殊目的「讀聖經.學中文」教材編寫、以語法和文化為內容的「當文化成為語法教學的內容主導設計」、語音教學實踐為內容的「中文語音教學策略實踐」、以「包」短片表達愛的敘述之「基於內容的故事講述:透過皮克斯短片故事講述『愛』」(Content-Based Storytelling: Teaching about Love through the Pixar Short Bao)、以歷史、電影和歌曲為內容的「談電影和歌曲學海峽兩岸1980年代的近代史」、以電子化語境為主導內容的「中國APP課程設計」、以社交情感和對感情表述為內容的「從繪本開始的SEL主題單元設計」和「撥動心弦蕩起漣漪:以母親節為例之內容本位教育再反思」以及以「移動支付方式」的主題和任務所延展出的內容之「從主題分解到任務教學─以行動支付方式為例」。



      筆者邀稿收錄以上文章,為了體現內容本位教學乃能激勵學習者之學習動機,也能有助於教師研發出其他的內容來教授學生,其中包括語音策略、語法與文化等等,希冀以不同內容為主體來激發衍生出不同的教學任務和模式。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激勵老師針對所處的不同項目的特殊性創新教學,一方面可以刺激學習者更進一步寫出、表達出「言之有物」的內容。



      三、思辨中文教學實例



      筆者身體力行內容本位教學十年後,創建中文jiao與創新論壇以及三元創新組織,以提供協作創新教學一個成長的園地。在足夠跨學科跨文化實驗合作項目發展的滋養之下,全球封城之際成立思辨學堂,在實踐當中開始確立思辨中文教學的框架。



      本書的第三部分將2020年到2025春季期間的一些經典實踐案例記錄下來,分別以「唐朝的美」回饋與專業成長、「聊齋誌異」課件設計、「豬八戒」之承上啟下的觀課備課到回饋環節以及「哪吒之魔童鬧海」動漫熱之教育機智預先備課。



      四、後話



      筆者將實踐中的內容本位教學(或內容導向教學法)透過環境─個體─行動的生態語言教育觀之於國際教育場域的具體踐行下的反思統整出CBI不僅提供平衡語言─內容的教學方法,更結合內容和語言文化的目標,保持文本和任務的真實性,並依允學習者的需求進行的語言教育合作方法。內容本位教學為傳統中文教育帶來革新性的改變。以思辨教學為例,筆者更結合了跨文化跨學科能力設計並確立思辨教學的框架,讓G5-G9的學習者在思辨團隊教師和家長以及經典課程的思辨提問方式發展、成長,讓學習者在自我內在的成長、有意義話題和家長的人際交流,並透過經典對社會時事提供思辨的方向,讓學生對知識建構產生反思,也提出問題讓他們對顯示本質的思考,以此擴大學習者的視野。而對教師而言,這是釋放內容本位教學的能量,使其思考語言之於思辨的關係,讓教師引導學習者運用語言去思考。





    ?




    其 他 著 作
    1. 語法動起來 3
    2. 語法動起來 2
    3. 語法動起來(2版)
    4. 語法動起來
    5. 創新中文教育:生態語言教育觀
    6. 生活、認知與中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