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不是教你怎麼教,而是提醒自己該怎麼學;因為深信──改變就從自身起。
改變是一種成長的節奏
從2014年生活中的一本行腳日記,一本「教學就是生活藝術」的小書,銜接起理論與教學的認知視野──《生活、認知與中文教學》。我深信走路就是一種哲學的生活方式,在靜心正念(mindfulness)的二年後,沉浸於蒙特雷山與海的洗禮,南灣陽光的滋潤中,漫步於海邊小徑與果樹遺址公園的備課路徑—反思著語言教育學。
走著走著,反思Leo van Lier教授鼓勵我的話,反思語言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沉思語言教學與語言教育的差異,反思我何其有幸能回憶著他和我說的話,曾給予的回饋,鼓勵我做的事;一封電郵的回覆,一句「別忘了一語在二語習得中的重要性」,一句「你想寫書嗎」──再再提醒了我語言在教育與改變自我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漸漸發現,語言是教育的工具,沒有語言就沒有電子郵件,沒有LINE;沒有語言就沒有廣播,沒有政治宣傳;沒有語言就沒有鼓勵,沒有反饋。語言承載了不同知識的內容,通過不同的媒介得以傳遞。筆者對語言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的領悟,加上在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十年來的內容本位教育的影響下,開啟了我走向創新教育、教育創新之路。而這一路上的啟發到追求執行的過程是需要極大的熱情和勇氣的。
一路走來,深信人生中帶著某種使命和意義,堅定靜心地將我之於語言教育的關係剖析,揉合東方哲理和西方教學理論以及對自己的身分認同,編寫了這本《創新中文教育:生態語言教育觀》。這是對以往的回顧、反省與整理,也是對自己的飄洋過海下了一個創新的注腳,撒下一頁創新的種子。因為筆者深信,語言教育中翻轉的不是教室,而是我們的腦袋,我們的心志。
面對眼前的美好以及生活與教學中的挫敗,我不斷地反思,樂意擁抱挫敗的經驗,並沉思其中可以發展的契機,「求知」改進教學的模式,「求變」改變自己對語言教育的看法。這一路上走來是無止盡「學習」的道路,是更坦然接受自己的過程,是面對自己踏上自我成長的道路。這條路上,「教」與「學」之間沒有隔閡,而像是陰陽的兩個界面互補。告訴自己,遇到挫敗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並希冀透過自身的人際網絡,拓展教育創新的網絡,在語言教育界盡一己之力,承上啟下,將我曾所見所聞的美好與您分享。
特別感謝以下幾位教授願意將其文章收錄於本書中:葉德明教授、Kathleen Bailey教授、Peter Shaw教授、顧百里(Cornelius Kubler)教授、Michel Gueldry教授、張國榮主任、Vicki Porras教授、Gabriel Guillen教授。也要特別感謝實例附錄中提供活動的老師們:許雅菁老師、吳思思老師、許馨文老師、林蔚忠老師(Piyanut Sripanawongsa)、陸璋老師、楊舒惠老師、吳昇峰老師、游皓雲老師、張超閔老師、Hannah Silverstein老師、林啟禎老師、陳宥佃老師、陳淑杏老師、陳宇婕老師、Vanessa Cao、廖中慧老師、魏來老師、郭寶琳老師、劉若然老師、施捷勝老師、王里老師、馬金羽老師和Rachel Muradyan。
最後我想特別對新學林出版的專業團隊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感謝新學林出版社出版此書,讓《創新中文教育:生態語言教育觀》能夠在主編范琇茹和美編的專業協助下付梓成書。希望這本書能透過生態語言教育觀與全人教育觀的視角為語言教育盡一分心力。也感謝Leo van Lier教授,留下了這麼美好的語言教育視野!
最後要感謝的就是我家人的支持,尤其是我先生和孩子,每當週末我要寫作的時候,他就帶孩子出門;謝謝你,凱文、衛然和怡然!
戴金惠(Jinhuei Enya Dai)
2016年11月4日於加州Sunnyv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