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於起步的理由
大概五年前開始習慣於晚飯後散步,起初,只走半小時,漸漸,一個小時,再漸漸,一個半小時,直至汗流浹背才歸家。剛開始只不過為了維護健康和緩解壓力,到了某個年紀,跑步據說容易傷膝,唯有一步一步地慢速前行,不緩不疾地,讓這部叫做「肉身」的機器不至於崩壞得過急。
而後來竟然走出了養生和減壓以外的樂趣。
散步時,喜歡在橫街窄巷的裏裏外外徘徊,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嗅,探索正在發生和曾經發生—— 以及未來有可能發生—— 在路上的故事。路的故事離不開人的故事,所以當我們談路,免不了都是在談人。人的喜怒哀樂與貪嗔痴,挫敗與狂喜,惱恨與嚮往,一代一代地輪迴,往往相近,卻又各以不同的形式進行、實踐、碰撞、延續、中斷……世上不可能有「千人一面」。千人,反而很可能會有萬面,說出來和沒說出來的話,真正做了和想做卻未去做的行動,心裏的光明和黑暗以及在明暗之間的曖昧,所有人的故事其實都是尚未終結的故事,沒有定稿,有的只是裂縫和表象,裏面有?太多的空間讓任何人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去述說、想像、添補、質疑、讚嘆…… 而這也正是聽故事和說故事的最大趣意,故事替所謂現實打開了無數的窗戶,個體生命和整體世界都由是變得更有彈性、更為廣闊。
所以,你手裏的這本書,絕非什麼歷史考據研究之類。不不不,它志不止於此。書裏的文章,說的是故事,只是故事,是屬於街道上的人的故事卻又同時是我的故事,而世上所有述說都是「人我不分」的,我的視角我的腔調我的語言,我把故事寫下來,印成文字,而如果它們能夠讓你讀得下去,甚至讀來找得聯想和啟示,從某個角度看,這等於你其實在過往數年以來都在陪伴我走路,都一直在我身邊,那麼,我是高興的,更要對你道聲感謝。
起步了,便停不了。時代無論是黑暗或光明,腦裏的思考,筆下的文字,總能找到走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