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工作媽媽學會的事:陪伴有時、放飛有時、保有自我,一個母親的旅程

工作媽媽學會的事:陪伴有時、放飛有時、保有自我,一個母親的旅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73476
丘美珍
天下文化
2025年5月26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6264173476
  • 叢書系列:心理勵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理勵志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為自己和孩子們

    勾勒出自由而幸福的人生



    從第一個孩子開始學習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教養的抉擇」

    從工作媽媽成為全職媽媽的轉換

    從在家陪伴孩子十二年重回職場的準備

    是為母的藝術,是生而為人無法捨棄的自由



      從職場到家庭,再從家庭回到職場,美珍老師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一段「在身分轉換中尋找自我價值」的歷程。──林俐君(綠君麻麻) 作家、閱讀推廣者



      你樂在工作,也想兼顧育兒?

      你投入家庭,卻日漸感到落寞?

      你想重回職場,卻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



      丘美珍曾是知名雜誌總編輯,樂在工作帶來的挑戰與成就。三個孩子陸續誕生之後,工作與家庭之間的拉扯,讓她不得不做出抉擇,放下職場光環,全心陪伴孩子十二年。在這段歷程中,她看到「陪伴的價值」,親子相處的時光,都將成為孩子的幸福資產。



      孩子陸續上大學後,她發現自己財務無法獨立、變成「沒有故事的人」。她回到職場,重新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



      本書是關乎「親」與「子」雙方的生命教育,她告訴我們:



      ?陪伴能夠成就愛

      ?善用教養十大助力:1.陪伴、2.盟友、3.手足、4.界線、5.困惑、6.空間、7.洞察、8.提問、9.習慣、10.閱讀

      ?不要被外界標準綁住,引導孩子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幸福,是教養的最終目標

      ?用栽培孩子的熱情來栽培自己,重啟人生下半場



      從這個社會的「工作體系」轉入「照顧體系」

      在孩子家人身上花費了數萬小時之後

      也許,在別人眼中

      我變成一個姿態平凡、衣著不起眼、言語無味的歐巴桑

      但是,就身為一個人的質地來說

      我覺得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

      如果能夠有機會好好的照顧別人

      你的生命也會因此得到不凡的滋養

      ──────丘美珍



    專文推薦



      林俐君(綠君麻麻) 作家、閱讀推廣者

      葉丙成 教育部政務次長



    溫暖推薦



      沈雅琪 神老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彭菊仙 作家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暨數位平台總編輯

      蔡淇華 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按姓氏筆畫排序)



      美珍說:「有了孩子,讓我變成更好的人。」我確實在書的每一部分,都感受到她的透澈、了然與智慧,不過度用力教養但持續深刻的覺察與思考。謝謝她在成為母親二十多年之後,願意總結這本不只關乎教養,更關乎人生體悟的母親手札、幸福指南。──彭菊仙 作家



      美珍以她親身的經歷體驗,敏銳的觀察發現,反躬自身的反思,廣博的知識匯整和思路清晰的細膩文字,將自己從面對身分轉換的思考,到陪伴孩子經歷不同階段成長相關的知識、經驗與智慧娓娓道來。──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暨數位平台總編輯

      

      教養與閱讀教學的專家丘美珍,在三位孩子都升上大學後,苦心造詣為家長整理這本為教養增能的好書。丘美珍期待這本書可以增強父母親溝通、領導、管理及學習四種能力。並且在閱讀全書之後,可以不憂不懼,更有自信,為台灣教養珍貴的下一代。──蔡淇華 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推薦序 當教養成為選擇,我們如何走向愛與理解的路上 林俐君(綠君麻麻)

    推薦序 放下焦慮,陪孩子走一段自在的成長旅程 葉丙成

    溫暖推薦 彭菊仙�黃國珍�蔡淇華



    自序 充滿驚喜、驚嚇與驚奇的生命提問

    前言 關於教養,我不做的幾件事

    教養四不�陪伴能夠成就愛



    第一部 不要恐懼,成為父母,許願成為更好的人

    01教養就是「練習成為父母」

    傳承價值觀�成為父母需要的能力



    第二部 不要憂慮,善用教養的十大助力

    02陪伴:與孩子共度的時間,就是愛

    陪伴的價值�全職媽媽的陪伴�管教的壓力�工作父母的陪伴



    03盟友:教養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

    家人團隊:喘息照顧及情感支持�親子長照需要幫手�家長團隊:小村子召集媽媽一起陪伴孩子�社團洗禮:學校學不到的成長



    04手足:能凝聚手足的,就是父母

    手足的助益�安頓手足的機智�與父母獨處之必要�排解手足紛爭�避免比較,挑起競爭心



    05界線:為心靈建立護城河

    與工作劃出界線�覺得心痛時,不要沉默�練習設定界線



    06困惑:幫孩子找到面對世界的姿態

    探究孩子的性格�看見孩子的原貌�孩子找到面對世界的姿態�因為助人,走出性格陰影



    07空間:決定五感體驗和人際關係的所在

    空間帶來多元體驗�空間決定互動�運用空間,設定斷網規則



    08洞察:手機時代的青少年教養

    創意力來自真實世界�視力危機�手機引爆教養危機�不多問、不責備、不囉唆、一起玩�爸媽做不到的事,不要求孩子遵守



    09提問:開啟對話的鑰匙

    提問帶來深度思考�3W提問法



    10習慣:好習慣是好僕人,壞習慣是壞主人

    習慣的威力�高效的自律習慣�身教的典範



    11閱讀:最強大的隱形教養

    多元、好看,是最佳選書策略�依天賦選書,找尋人生典範�一次快讀二十分鐘�慢讀的收穫�在家閱讀的祕訣�AI時代的閱讀:關鍵字決定知識的貧富



    第三部 不要受困於別人講述的世界觀

    12窮養?富養?不如智養

    長大之後的富養�以平常心看待日常生活�智養要花多少錢?



    13學習與韌性

    專注、發散與連結�這是孩子的功課,不是你的�五個正向小我,增加人生韌性



    14考試是一種闖關遊戲

    因人而異的學習風格�讓孩子決定要如何學習�如何面對孩子的段考�從段考練習專案管理



    15生涯:怎樣是好工作?

    父母更關注職業風險�學歷×學習能力�協助孩子兼顧理想與現實�列出正面及負面考慮因素



    16少年運、中年運與老年運:人生成長八堂課

    孩子一生的心理劇本�學齡後,教大於養�學習愛人的能力�實踐自己期待的人生



    17教養的變奏

    不再教養,決定陪伴�生物基因與生涯�負面表列更有智慧



    第四部 不要忘記,我們最終希望孩子有幸福的人生

    18抉擇:怎樣的人生,算是幸福?

    人生的幸福元素�怎樣的人生,算是幸福?�八年級公立國中生的領悟



    19讓家庭成為人生的聖地

    讓家庭中的每個人更幸福�媽寶成長記



    第五部 做為一個母親的旅程

    20人生有伴

    成為高齡產婦�命運的連結�與家人結緣



    21民宿媽媽教養學

    為母第一課:時間就是用來陪伴的�為母第二課:愛人如己,以身作則�為母第三課:紀律持家,帶來安全感�為母第四課:親子適當留白,做個民宿媽媽



    22從工作媽媽變成全職媽媽那一天

    兼顧還是取捨?�一萬小時的陪伴�成為更好的人



    23當了十二年全職媽媽後重回職場,我學會的事

    全職媽媽的溫暖陪伴�恐懼與落寞漸漸加深�媽媽也可以重啟人生下半場



    ?





    推薦序



    當教養成為選擇,我們如何走向愛與理解的路上

    林俐君(綠君麻麻) 作家、閱讀推廣者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一路走來,我深知教養之路並沒有標準模式。太多的時候,我們在育兒現場徬徨、試錯、懊悔,再重新站穩、擁抱改變。而這本書,正是陪伴我們在迷霧中前行的那盞溫柔的燈。



      美珍老師以「為母的藝術」為起點,帶領讀者回顧她做為職業媽媽、全職媽媽再重返職場的心路歷程。她的筆觸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更多的是一位母親貼近生活的真誠與柔軟。書中第一部〈不要恐懼,成為父母〉,一開頭就說明了她寫這本書的初衷:她告訴大家,當父母是現在進行式,是一個逐漸累積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如何在錯誤中學習,在愛裡成長」。這樣的開場,像一個深呼吸,也像一雙溫暖的手,撫平許多爸媽心中對「不夠好」的焦慮。



      我尤其喜愛第二部〈不要憂慮,善用教養的十大助力〉。這一章節以十個主題展開,每一則都不只是理論,更有故事、有畫面、有情感的波動。其中提到「能撐起手足的,是父母」,讓我深有同感。在我們家,兩個孩子的個性大不相同,互動千變萬化,有笑有淚,而我們夫妻倆的情感穩定,就是孩子彼此建立連結的橋梁。父母如何愛,孩子就如何學會去愛;父母如何吵架、如何修復,孩子也會學去處理自己的情緒與衝突。教養的每一步,都是在為未來的孩子打造內在風景。



      美珍老師認為和每個孩子獨處非常重要,為了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她特別安排了一個接送距離較遠的英文班,為的就是能夠多些時間和排行老二的女兒獨處。讀到這裡讓我非常感動,即使忙碌,美珍老師也會想盡辦法,擠出一點時間,用陪伴來增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摘自〈推薦序 當教養成為選擇,我們如何走向愛與理解的路上〉)



    放下焦慮,陪孩子走一段自在的成長旅程

    葉丙成 教育部政務次長




      記得我剛創辦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時,正需要一位出色的語文老師,那時候很幸運地遇見了丘美珍老師。美珍老師在加入我們之前,曾擔任知名財經雜誌的總編輯,文筆犀利且深具洞察力。然而,她後來為了更完整地陪伴家中的三個孩子,毅然辭職。



      當我們邀請美珍老師兼職到無界塾教授語文課時,我內心充滿期待,也好奇這位從高壓媒體圈轉向家庭教育的資深編輯,會如何教導我們的孩子。沒想到,她的教學方式讓我深深驚豔。不僅能夠精準地引領學生探索語文的美妙與深度,更以細膩的觀察與深刻的關懷,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美珍老師不只是位好老師,更是一位難得的好媽媽。



      在這本書裡,美珍老師真誠且無私地分享她一路走來的教養經驗,尤其強調了一個重要的觀點──「不要焦慮」。台灣的父母普遍承受極大的壓力與焦慮,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擔憂孩子未來競爭力不足,因此常常過度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但美珍老師以她自身的教養歷程,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其實父母不必如此焦慮,也可以把孩子養得很好。



      在書中她提到,當年為了讓第一個孩子不要落後於同儕,曾安排密集的補習與才藝課程,但很快發現這並不適合他們一家,甚至造成了家人的不理解與孩子的疲憊不堪。經過反思,她決定放手,選擇順應孩子的興趣與天性。十五年後,她的三個孩子不僅健康平安地成長,更各自找到了喜愛且擅長的領域,學業上也都有亮眼的成績。



      (摘自〈推薦序 放下焦慮,陪孩子走一段自在的成長旅程〉)



    自序 



    充滿驚喜、驚嚇與驚奇的生命提問




      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重新回顧了自己做為母親的旅程,充滿感恩。



      我是三個小孩的母親,成為母親至今進入第二十三年。我曾經是工作家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也曾經毅然辭去努力二十年的工作,回家陪伴小孩。我擔任全職媽媽,長達十二年。四年前,又重返職場,成為上班族。



      在成為母親之前,我熱愛我的工作,全心投入。看到有同事捨棄職涯回家陪伴小孩,還跟她說:「其實小孩不用你陪伴,也會自己長大。」現在想到這件事,覺得白目。當時年輕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親子陪伴的珍貴,我還停留在「人生以工作為目的」的階段,享受著工作為我帶來的成就感和安全感。



      但是,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我的人生到了某一年,再也無法兼顧工作與家庭,必須做出取捨,結果我捨棄了職場,進入家庭。這些年來,心境起伏,有時覺得歲月靜好,有時覺得激憤難平,許多念頭在我的腦子裡和心裡互相激盪辯證,讓我對於職場與家庭的生態,有了更多的思考。



      綜合言之,不論是身為工作媽媽或全職媽媽,在親子陪伴的過程中,我們在探索的其實是生命教育,也就是這三個核心提問:



      人為何而活?人應該如何生活?人如何能夠活出應活的生命?



      這是關乎「親」與「子」雙方的生命教育,如此宏大的提問,很難用三言兩語來回答,所以我不知不覺花了二十三年的時間,回溯歲月的軌跡,嘗試提出自己的答案,結果,就寫成了這本書。



      透過這本書,我想傳達的訊息是:



      1.親子關係是終身的,但親子教養不是:

      任何親密關係都需要界線,親子關係也是。做為父母,在孩子未成年時,用心教養,但是,孩子一旦成年,我尊重他對人生的選擇,停止教養,因為,那是他的人生,不是我的。



      2.做為父母,盡力就好:

      身為父母是人生中很特別的挑戰,我們盡力而為。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自己對孩子的付出,已經超過自己體力和財力的負荷,那就是該停止施力的時候。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他們需要的是能夠以智慧陪伴他們的父母。



      3.大人的幸福跟小孩的幸福,一樣重要:

      成立家庭,是為了讓家裡的每一位成員都變得更幸福!在我們設想孩子幸福人生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追求大人的幸福。



      (摘自〈自序 充滿驚喜、驚嚇與驚奇的生命提問〉)



    ?




    其 他 著 作
    1. 教出雙閱讀素養:紙本X數位,培養Super優讀者
    2. 我的99個私抽屜:唐鳳的AI時代生存心法
    3. 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4. 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限量獨家書衣+三代共筆題詩版】
    5. 時間教會我們的事:給年輕的你,我們用30年歲月驗證的人生
    6. 杜克醫學院的八堂課:好醫師是這樣教出來的
    7. 辦公室裡的X:職場前輩的25則私密筆記
    8. 承諾,用心守護病人:黃達夫與和信醫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