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隱性歧視:用人權實踐平等,消弭藏在生活、文化之下的性別歧視

隱性歧視:用人權實踐平等,消弭藏在生活、文化之下的性別歧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108035
法律白話文運動
麥田
2025年1月04日
150.00  元
HK$ 120  






ISBN:9786263108035
  • 叢書系列:不歸類_人文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1 x 14.8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6歲~99歲
    不歸類_人文


  • 人文社科 > 法律 > 法學理論/經典著作











    生而為人,我們真的平等嗎?

    男女平權不能只是口號,但現實生活該怎麼做?

    帶你讀懂《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一本全民都該看的平權讀本

    落實平權,從你我做起!



    在男女平權意識普及的現代,針對性別的歧視還存在嗎?是的!歧視依舊無所不在,以社會文化、風氣為名,隱藏在生活中的各處,這正是《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設立的宗旨。然而,隱藏在生活中的這些歧視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為何會不容易察覺?我們又能怎麼做出改變?



    什麼是歧視?「女性」的定義又是什麼?

    在《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中,「對婦女的歧視」一詞指基於性別而作的任何區別、排斥或限制,其影響或其目的均足以妨礙或否認婦女不論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認識、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權和基本自由。那麼問題來了,女性指的是狹義的生理女性?還是廣義的心理女性也算呢?



    我有身體自主權!但生育與否卻要配偶同意?

    依據現行的《優生保健法》已婚懷孕婦女有配偶者,如果要「因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而施行人工流產,應得配偶同意。不只如此,在台灣,刑法第288條仍然規定,懷胎婦女墮胎構成犯罪,須面臨刑事責任?除非符合《優生保健法》中的要求,才能構成「可以墮胎的例外」?在胎兒的生命權和婦女的自主權間的掙扎中,我們該如何繼續對話?



    隔絕在宗教之外,月經汙名化現象

    有月經就沒有嬰兒和你我的誕生,但理解這項事實卻經常無助於改善偏見。關於月經引發的歧視問題,在許多國家(特別是鄉村地區,如尼泊爾山區),經期的女孩和女人經常不允許被上學、上班、去廟裡上香、參與家族重要儀禮;甚至更極端的,她們會被隔離起來,不管是用劃線或小屋的方式,被囚禁在有限的空間裡,直到經血停止流出。



    何謂男子氣概?社會偏見下的性別刻板印象

    「是男孩就不准哭!」近來「有毒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成為很夯的詞,但有毒的男子氣概到底是什麼、打哪來,為什麼使所有人不分性別都活得這麼辛苦?在當今台灣社會,什麼樣的性別氣質才符合「真男人」和「好男人」或「真女人」和「好女人」的定義呢?這些當代的定義是否有毒而需要被消除!



    台灣外交再困難,也沒有10%女性限額難

    台灣首位女外交官張小月擁有多項外交部的「女性第一」紀錄,而這些紀錄的晚近,顯現出女性早期在進入外交體系的艱難,以及要在體系中獲得重用的稀少性。為什麼外交過去長期被認為是男性的工作?對於性別平等的推動,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以確保女性外交官能夠在同等條件下參與和成功地進行外交工作?女性外交官又會面臨哪些實質上的派駐困難?



    結婚後該住誰家?財產分配怎樣才平等?

    為何女性婚後就要搬進夫家?住在妻子家的男性就叫「入贅」?此外,台灣人在財產分配運用上,有「重男輕女」的狀況(例如父母幫兒子準備房子)?財產分配中的性別不平等問題既牽涉到個人家庭內部的關係,也反映了社會結構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除了法律和政策外,個人、家庭、教育可以如何改變這種觀念?



    本書以我國現存的社會現象切入,依據《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條文,從而檢視我國在性別歧視上存在已久的問題,並導入他國案例,創造討論的空間,讓男女平權的願景,逐漸走在落實的路上。



    各界專家讚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Ciwang Teyra│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王曉丹│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林 薇 Vivi│NGO小紅帽、小紅厝月經博物館創辦人

    林香如│台灣婦女展業協會秘書長?

    官曉薇│台北大學法學院及社會學系合聘教授

    柯昀青│性別與司法人權工作者

    苗博雅│台北市議員

    郭惠瑜│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

    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葉德蘭│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與文學系教授暨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

    劉 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宜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候選人、蔡宜文的多元宇宙Podcast主持人

    蔣書弘│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監事、台灣性產業勞動者權益推動協會理事?

    賴瑩真│瑩真律師

    韓宜臻│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佛教弘誓學院創辦人


     







    序論:人權史中的性別平等



    第一章:身體還是社會觀念,婦女該如何界定? 定義「對婦女的歧視」


    什麼是《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誰是婦女?什麼是歧視?

    思辨與問答



    第二章:推動平等的第一步 消除性別歧視與性別暴力

    性平三法新章: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與性騷擾防治法

    人工流產除罪化與配偶同意權爭議

    思辨與問答



    第三章:跳脫身體與文化的框架 平等基礎上享有人權

    男女平等了嗎?難以撼動的漢人祖產與祭祀習慣

    從寺廟的各種禁忌中,看見月經污名與性別歧視

    思辨與問答



    第四章:鬆綁那些以保護為名的禁錮 暫行特別措施

    女人爭取公共參與,從婦女保障名額到性別比例

    從保護母性到違反性別平等的「禁止女人夜工」

    思辨與問答



    第五章:只能當「好男人」或「好女人」嗎? 改變性別偏見

    男子氣概需要被解毒,社會偏見需要被仔細解讀

    革除結構性暴力,別讓殺人成為自我救濟的手段

    思辨與問答



    第六章:從跨國婚姻到性交易產業 禁止販賣婦女與使婦女賣淫

    婚姻仲介或買賣新娘?

    拯救雛妓運動

    跨國販賣婦女的深淵

    性交易產業是否應該合法?台灣現況如何?

    禁止根本的剝削

    思辨與問答



    第七章:台灣的女人參政一點都不困難? 消除政治與公共生活之歧視

    從憲法規定婦女保障名額,到女性閣員比例成為總統競選重要政見

    有女總統,就性別平等了嗎?

    對女性政治家的騷擾日漸增加

    思辨與問答



    第八章:外交皆困境,外派竟也艱難? 消除外交與國際事務之歧視

    外交場域的女性與外交特考的百分之十女性限額

    派駐的艱難

    思辨與問答



    第九章:現代版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國籍權之平等

    跨國婚姻聽似浪漫,但處處皆是失去國籍的危機

    貌似性別中立的無國籍問題,卻暗藏性別不平等

    思辨與問答



    第十章:男女分校下的落差 教育權之平等

    婦女已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

    教育內容的性別平等你注意到了嗎?

    體育場上的性別平等

    教育,是性別平等的基石

    思辨與問答



    第十一章:專業無關性別 工作權之平等

    從懷孕歧視到工作的母親

    職場中的隱形力量:同工不同酬與玻璃天花板

    適合特定性別的工作?

    古老偏見的新變種:求職平等的新挑戰?

    思辨與問答



    第十二章:我的身體誰做主? 健康權之平等

    女男健康不平等,需透過政治意志消弭性別偏見

    女人的身體健康,不該是宗教與政黨政治的戰場

    思辨與問答



    第十三章:打破日常中的玻璃牆 經濟與社會福利權之平等

    信貸歧視:當性別不是考量因素?

    女性創業:協助起飛的鳳凰貸款與飛雁計畫

    文化領域的性別衡平

    運動場的性別爭議

    思辨與問答



    第十四章:別讓這裡成為化外之地 農村婦女的權利

    為什麼公約特別提及「農村婦女」?

    台灣農村婦女的狀況

    參與決策的困難:沒有女性幹部的農會?

    農村銀行:從諾貝爾獎到惡化處境

    思辨與問答



    第十五章:與社會風氣與文化的拉鋸 法律上性別平等

    親權行使,父權優先?

    妻子的住所以丈夫的住所為準?

    榮民的女兒結婚後就失去繼承土地的權利?

    財產權的平等

    思辨與問答



    第十六章:讓誓約成真 婚姻與家庭生活權之平等

    自由選擇從父或從母姓,然後呢?

    結婚不平等、離婚也不平等?

    通姦除罪化: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婚內平等的財務面向:以家務勞動保障為例

    終點與起點

    思辨與問答



    後記

    人生必修課:從性別平等教育到全面性教育�韓宜臻

    消除月經不正義,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努力�林薇

    創造平權空間,宗教信仰不是歧視的遮羞布�釋昭慧

    以知識生產來戰鬥,用女性主義來防衛民主�劉文

    倡議與連結:性別友善空間與性勞動者權益�蔣書弘

    交織性的旅程:原住民和性少數的雙重身分�Ciwang Teyra

    近距離看見不利處境婦女的脆弱性與能動性�林香如

    女性障礙者:既性別化又被框限的身體經驗�郭惠瑜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