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嘗試將「宗教」界定為一種「神聖」(sacred)的事物,涉及了相關的信仰(belief)、儀式(ritual)及群體(community)。眾所周知,不論在社會學或宗教學範疇,如何定義宗教,無疑是個難以化解的千古難題。涂氏這個社會學的入門基礎知識,當然不是完美的答卷,但仍有助我們去認識及思考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存在。當我們循涂爾幹式(Durkheimian)命題去探究社會各種宗教性現象時,會發現「空間」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空間是「聖」與「俗」的交匯,嘗試賦予世俗之地某種神聖意義,成為建構信仰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時,空間既是實踐儀式的載體,又是信仰群體聚集(內聖)以至實踐宗教使命(外王)的介面。如何發掘涉及城市宗教空間的各種景觀,不僅是宗教研究需要處理的問題,也是城市研究有待開拓的方向。
《都市神域:香港人的聖殿與廟宇》一書,以中西文化交融、華洋宗教並存的香港為中心,將其中涉及的不同神聖空間「再現」(re-present)於讀者眼前。世俗概念的「宗教場所」,無疑反映出在地管治者對涉及宗教「事務」的規管形態,呈現了宗教與政治關係的不同面向。同時,也是結合宗教與社區,遊走於聖俗之間的一趟跨界探索。不同形式(一如楊慶? [C. K. Yang] 對「制度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 與「散佈式宗教」[diffused religion] 的經典闡發)的信仰群體,又如何藉建構與開拓空間,去操練及實踐靈性?這些都是饒具意義,並有待探究的課題。
近年,面對自上而下的歷史再詮釋工程,民間對「自己的歷史自己寫」的訴求,有愈益迫切的反思。如何由下而上地書寫歷史,誠然是這個城市面對的重大挑戰。十多位青年作者,以不同視角去記錄及書寫香港的宗教空間,將那些就在我們身邊存在,卻未有作出深究的「神域」再現眼前。這種對保存本土記憶,書寫本地歷史的熱情與堅持,未嘗不也是一種極具「宗教性」的行為?或者,這在在需要某種「宗教式」的意志,才能在各種困難中努力完成的志業。
「自己的歷史自己寫」,期待更多年青人參與及投入,在當下建造另一個「神聖」的空間。
是為序。
二○二三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