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這是一本政治學解題書(4版)

這是一本政治學解題書(4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643783
程燁
讀享數位
2023年6月01日
253.00  元
HK$ 215.05  






ISBN:9789574643783
  • 叢書系列:這是一本解題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784頁 / 17 x 23 x 3.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4版
  • 出版地:台灣
    這是一本解題書系列


  • 考試用書 > 公務人員考試 > 高普考 > 題庫試題











      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一)考點紮根極致化

      題目解析後,補充相關考點,以利建構一個體系化的概念。



      (二)考點效用極大化

      考古題下大量的小提示,引導考生運用既有知識作不同論述,期望能帶領考生以最少的東西對付最多的試題。



      (三)考點深入淺出化

      考生角度出發,以一個非科班出身的視角,解析抽象化的政治學概念。

    ?


     





    Chapter 1 政治學的基本概念

    Topic 1 「政治」的界定

    1.1.1 政治的定義

    1.1.2 政治的研究範圍

    1.1.3 政治衝突

    Topic 2 「權力」(Power)議題之探討

    1.2.1 權力三面向(Dimensions)

    1.2.2 政治權力的來源

    1.2.3 正當性(權威)類型

    1.2.4 「正當性」(Legitimacy)、「合法性」(Legality)與「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1.2.5 「權力」(Power)、「影響力」(Influence)及「權威」(Authority)

    1.2.6 「正當性」(Legitimacy)、「主權」(Sovereignty)及「權威」(Authority)

    1.2.7 「權力」(Power)、「權威」(Authority)及「國家暴力」(State Violence)

    Topic 3 國家論(State)

    1.3.1 國家的起源

    1.3.2 國家的特徵(兼論與政府的差異)

    1.3.3 國家的構成要素

    1.3.4 主權(Sovereignty)

    1.3.5 主權的危機(國家當代概念的挑戰)

    1.3.6 領土

    1.3.7 失敗國家(Failed State)



    Chapter 2 政治意識型態(Ideologies

    2.1 意識型態的內涵(兼論政治哲學)

    2.2 自由主義(Liberalism)

    2.3 保守主義(Conservatism)

    2.4 社會主義(Socialism)

    2.5 民主社會主義(Democratic Socialism)

    2.6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2.7 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

    2.8 法西斯主義(Fascism)

    2.9 馬克思主義(Marxism)

    2.10 女性主義(Feminism)

    2.11 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

    2.12 自由主義民主vs.社會主義民主

    2.13 各種意識型態視角下之「國家」概念

    2.14 各種意識型態視角下之「國家與利益團體關係」

    2.15 各種意識型態視角下之「民主政治」

    2.16 「意識型態終結」之論點(兼論生態主義/環境主義)



    Chapter 3 政治學之研究途徑(Approaches

    3.1 政治學研究之定性

    3.2 政治學之發展階段

    3.3 行為主義下的研究途徑──政治系統論(A Model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3.4 行為主義下的研究途徑──修正系統論(A Modified Model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3.5 行為主義下的研究途徑──結構功能論

    3.6 後行為主義下的研究途徑──新制度論的概念內涵

    3.7 後行為主義下的研究途徑──新制度論的派別

    3.8 新制度論vs.舊制度論

    3.9 後行為主義下的研究途徑──理性抉擇理論



    Chapter 4 政治價值(Values

    Topic 1 民主政治

    4.1.1 民主政治的意涵(四大原則)

    4.1.2 民主理論的演變──第一代民主vs.第二代民主

    4.1.3 民主理論的演變──第三代民主

    4.1.4 民主理論的演變──第四代民主

    4.1.5 美國式的民主政治──多元政治(Polyarchy)

    4.1.6 民主政治的兩大視角(Perspective)

    4.1.7 健全民主政治的條件

    4.1.8 民主政治與公民社會的關係

    4.1.9 公民社會的實踐──社會運動

    4.1.10 當代直接民主制──公民投票

    4.1.11 民主政治的爭辯(優缺點)

    4.1.12 民粹主義(Populism)

    4.1.13 民主政治的正當性危機(兼論民主赤字)

    4.1.14 民主化理論

    4.1.15 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4.1.16 民主品質

    Topic 2 憲政與人權

    4.2.1 憲法的內涵

    4.2.2 憲法的變遷

    4.2.3 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兼論憲政獨裁)

    4.2.4 我國憲政體制的問題

    4.2.5 人權概念的演進

    4.2.6 人權的內涵(兼論「正義」理論)

    4.2.7 自由(Freedom)與安全(Security)的角力

    4.2.8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



    Chapter 5 政治體系(Systems

    Topic 1 獨裁與民主政體

    5.1.1 獨裁政體vs.民主政體

    5.1.2 極權獨裁政體vs.威權獨裁政體

    5.1.3 民主政體的類型學──多數決民主vs.共識型民主

    5.1.4 民主政體的治理能力──統合主義(Corporatism)

    5.1.5 統合主義vs.多元主義

    5.1.6 民主政體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5.1.7 威權韌性(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5.1.8 競爭性威權政體(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 Regime)(兼論委任式民主)

    5.1.9 軍人干政模式(Praetorianism)/軍事政體(MilitaryRegimes)

    Topic 2 政府體制

    5.2.1 內閣制

    5.2.2 總統制

    5.2.3 混合制

    5.2.4 內閣制vs.總統制vs.混合制

    5.2.5 委員制

    5.2.6 我國的政府體制

    5.2.7 不信任投票(Vote of No-confidence)

    5.2.8 聯合內閣(Coalition Cabinet)

    5.2.9 分立政府(Divided Government)

    5.2.10 左右共治(Co-habitation)



    Chapter 6 政治結構(Structures

    Topic 1 政府權力(行政權、立法權及司法權)

    6.1.1 政府vs.社會

    6.1.2 政府角色的定位

    6.1.3 行政權──行政首長

    6.1.4 行政權──行政人員

    6.1.5 行政權──行政組織

    6.1.6 行政權──對行政組織之控制

    6.1.7 行政權──對行政組織之不同觀點(類型)

    6.1.8 立法權──功能與式微原因

    6.1.9 立法權──一院制(Unicameral System)vs.兩院制(Bicameral System)

    6.1.10 立法權──立法程序(兼論國會委員會)

    6.1.11 立法權──國會議員類型(代議理論)

    6.1.12 立法權──各國立法權之比較

    6.1.13 司法權──司法獨立(Judicial Independence)

    6.1.14 司法權──司法審查(Judicial Review)

    Topic 2 選舉、投票與政治參與(政治暴力、革命)

    6.2.1 選舉的功能(兼論選區劃分與調整)

    6.2.2 選舉制度──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

    6.2.3 選舉制度──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制(SNTV制)

    6.2.4 選舉制度──絕對多數決制(兩輪決選制、選擇投票制)

    6.2.5 選舉制度──比例代表制(單記可讓渡投票制、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

    6.2.6 選舉制度──混合制(單一選區兩票制)

    6.2.7 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之關聯(杜瓦傑法則)

    6.2.8 我國選舉制度的改革

    6.2.9 選舉時程(Electoral Timing)

    6.2.10 美國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

    6.2.11 投票行為的研究途徑

    6.2.12 影響投票行為的因素

    6.2.13 不在籍投票(The Absentee Voting)

    6.2.14 政治參與的方式

    6.2.15 影響政治參與的因素

    6.2.16 政治暴力(Political Violence)

    6.2.17 革命(Revolution)

    6.2.18 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Topic 3 政黨與利益團體

    6.3.1 政黨的基本概念

    6.3.2 政黨的類型

    6.3.3 政黨提名制度──初選

    6.3.4 政黨體系的形成原因(政黨體系的持續與變遷)

    6.3.5 政黨體系的分類(政黨制度的分裂化程度)

    6.3.6 政黨體系──兩黨制

    6.3.7 政黨體系──多黨制

    6.3.8 政黨重組(Party Realignment)

    6.3.9 政黨式微論(兼論政黨解組)

    6.3.10 政黨vs.利益團體

    6.3.11 利益團體的類型與活動方式

    6.3.12 利益團體影響力大小之決定因素與評價

    Topic 4 民意(調查)與政治溝通(兼論資通科技)

    6.4.1 民意的意涵、特性及主要型態

    6.4.2 民意的表達方式

    6.4.3 民意調查的程序與內涵

    6.4.4 民意調查的類型

    6.4.5 民意調查的評價

    6.4.6 政治溝通的功能與影響

    6.4.7 政治溝通的媒介

    6.4.8 二階段溝通理論及其修正(兼論政治偏袒)

    6.4.9 資通科技(ICTs)/電子民主對政治生活的影響

    Topic 5 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兼論政治發展)

    6.5.1 政治文化的類型(兼論公民文化)

    6.5.2 政治文化對於政治體系的影響

    6.5.3 政治文化與政治結構

    6.5.4 政治文化的變遷問題/政治文化是宿命的嗎?我們可以對它進行塑造嗎?

    6.5.5 從國家認同、正當性及政治效能感研究政治文化

    6.5.6 政治社會化的媒介

    6.5.7 政治社會化的模型

    6.5.8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6.5.9 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之關係

    6.5.10 政治發展的危機

    6.5.11 政治發展的理論典範

    6.5.12 政府干預與管制(兼論公共政策)



    Chapter 7 政治層級(Levels

    7.1 政府間的府際關係──單一制、聯邦制與邦聯制(兼論地方分離主義)

    7.2 政府間的府際關係──地方政府的橫向與縱向關係

    7.3 國際政治理論──國際政治的分析觀點:現實主義(Realism)(兼論霸權穩定論)

    7.4 國際政治理論──國際政治的分析觀點:自由主義(Liberalism)

    7.5 國際政治理論──國際政治的分析觀點: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

    7.6 國際政治理論──國際關係的分析層次

    7.7 國際政治理論──全球化

    7.8 國際政治理論──全球治理

    7.9 國際政治理論──全球公民社會(兼論國際合作)

    7.10 國際政治理論──國際組織

    7.11 國際政治理論──後冷戰時期之國際格局

    7.12 國際政治理論──國際恐怖主義

    7.13 國際政治理論──文明衝突論(兼論伊斯蘭主義)

    7.14 國際政治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





    四版序



      「人生有幾年,疫情佔三年。」隨著疫情對於世界各地造成的巨大影響,相信有sense的考生甚或仍在掙扎要不要「報效國家」的讀者應能體會到,在這隨時可能產生巨變的世道下,每個月能有一份固定且穩定的收入實為一大確幸,在此思維下,不論有無政治學相關背景,選擇本書作為國考政治學參考書不啻為一正確選擇。



      回想初衷,本書的終極目標在於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論述政治學,期望能幫助考生早日上岸。隨著出版社的通知改版,可以確定在同業如此競爭的情況下,原本初衷的維持是正確的方向。據此亦一併感謝讀享出版社的全體團隊以及各位考生,使本書能以新面貌持續問世。



      此次改版,在考量內容效度與各位考生荷包壓力的平衡下,筆者大幅刪除了許多的考古題(請勿驚慌,考古題考點仍然保留),然為持續維持「打擊面」最廣的優勢,仍在內容上補充了些許新考點(若是本書厚度又因此增加了,真心懇請各位考生見諒),目的在於讓各位考生面對申論題時寫得出東西。



      再者,心態上的調整亦非常重要,隨著第四版的問世,除了許多考古題下方的「小提示」外,筆者亦期望各位考生能夠訓練自己嗅出考題要考的「弦外之音」。畢竟,「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而以筆者親身的國考經歷,有時非制式化的跨章節整合,甚或沒有標準答案下的旁敲側擊,分數亦相當漂亮,是以亦期許各位考生在內化書本內容後,能將相關考點重新排列組合,靈活運用。



      最後,此次改版本書做了些許資料的補充(可見於新題型、補Extension及小提示),臚列如下:



      Chapter 2

      政治哲學論題【111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Chapter 4

      「課責」專題【110台大公事所】

      我國民主治理品質的診斷

      洛克(J. Locke)的政治思想──天賦人權【111北大公策所】

      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相關論題【111調查局—調查工作組(三等)】

      優惠性差別待遇(affirmative action)【110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Chapter 5

      數位列寧主義(Digital Leninism)

      威權政體下的選舉論題【111政大政研所(比較政治)】

      文人領軍的模式【11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文人領軍與民主鞏固的關係

      英國內閣制論題──英國首相、質詢權(Question)、影子內閣、部長責任(Ministerial Responsibility)

      我國憲政規範下立法院制衡總統和行政院院長的權力【111普考—一般行政】



      Chapter 6

      資通技術對行政組織的影響【110調查局—調查工作組(三等)】

      新冠病毒(COVID-19)下的民主防衛議題【110政大政研所(比較政治)】【111台大政研所】【111普考—一般行政】

      選舉制度的要素(觀察選舉制度的面向)──李帕特(Lijphart)觀點【111國安局—政經組(三等)】

      選區劃分

      選區調整

      改革選舉人團制度的角力【110政大政研所(比較政治)】

      相對剝奪感的重要性【110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我國《政黨法》對於政黨之影響【110身特—一般行政(四等)】

      我國《政黨法》日後修正建議走向

      政黨與派系

      網路時代下的保護傘?──同溫層議題【110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網際網路對於政治社會化的影響【110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公共政策的分析模式──Graham T. Allison觀點【110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公共政策的分析模式──依理性程度高低的視角【110身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政策)】【11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Chapter 7

      分離主義探析【111調查局—調查工作組(三等)】

      權力均勢【11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戰爭」(War)論題【111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集體安全」(Collective Security)論題【111身特—一般行政(四等)】

      建構主義的重要主張

      國際組織概述



      上述新增的資料,對於有基礎或已經閱讀過上一版本的舊考生而言,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先行閱讀上述新增的部分(還有時間的話,建議還是要好好複習舊的考點)。對於新考生而言,筆者強烈建議還是要穩扎穩打的廣泛閱讀完,才能應付變化萬千的考題。最終仍敬祝各位考生能如願上榜、如期上岸。


    程燁 2023年4月




    其 他 著 作
    1. 這是一本政治學解題書(3版)
    2. 這是一本政治學解題書(2版)
    3. 這是一本政治學解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