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歡樂比痛苦消逝得更快?
父母甘願為孩子犧牲的動機是什麼?
異端為什麼一直被視為是病態畸形的?
健全自我人格,發揮自我潛能、實現自我價值,享受人生幸福
「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馬斯洛探討只屬於人類特性的追求能力
父母甘願為孩子犧牲的動機是什麼?
異端為什麼一直被視為是病態畸形的?
健全自我人格,發揮自我潛能、實現自我價值,享受人生幸福
「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馬斯洛探討只屬於人類特性的追求能力
▎自我成長與人格力量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存在差異?
怎樣才能無私?如何擺脫嫉妒?
促進機制是什麼?制約因素是什麼?
自我實現者的興趣、價值觀、態度和選擇不是建立在相對、外在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內在、現實的基礎上。因此,他們生活在穩定價值觀念體系中,而不是生活在毫無價值觀念的機器人世界中。自我實現的人對焦慮有著一定的抗拒能力,但同時,他們也具有強烈的慚愧、自責以及悔悟的感受。
◎正視成長道路的停滯問題
──為什麼許多人缺乏抉擇的能力?
首先,這些指向自我完成的衝動和定向傾向,雖然是固有的,然而卻是非常微弱的。因此,同樣具有強烈本能的其他動物形成了鮮明對照,人的這些衝動總會輕易地被習慣、不正確的社會態度、創傷事件、錯誤的教育所淹沒。
其次,在西方的文化中,歷史已決定有一種特殊的傾向──把人的這些類似本能的需求設想為是惡的。因此,便以控制、壓抑、約束人的原初天性為目的而設立了許多文化機構。
最後,在成長的道路上,作用在個體的力不只是有一種而是有兩種。除了有一種把他向前推向健康的壓力之外,還有一種可怕的拉他倒退的力,使他生病和軟弱的力。也可以這樣說,我們或者是向前,朝著「高級」前進,或者向後,朝著「低級」倒退。
▎新型生活與人格力量
我們如何才能促進自由發展?
集中營的納粹分子,其所作所為是健康的嗎?
他們是具有病態的良心,還是具有正當的良心?
哪些將被稱為人格問題?很顯然,這取決於說話的人是誰。
是奴隸的主人還是獨裁者?是專制的父親還是暴躁的母親?
有時,人格問題可能是一個人在竭力反抗他的心理支柱,或是反抗對他的真正內在本性的壓制。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在受到壓制對待時並不表示反抗,他們接受它並在未來為此付出代價──產生各種精神疾病。
◎正視悲傷和痛苦的必要性
──完全沒有不幸的情況下能達到成長和自我實現嗎?
如果悲傷和痛苦對於人的成長是必要的,那麼我們就必須學會不要機械地保護人們免受痛苦,拋棄痛苦始終是壞的觀念。溺愛意味著不讓人們經歷悲傷、保護他們不受痛苦。在一定的意義上,溺愛反而包含著不太尊重個體的完善、內在本性和未來發展的意思在內。
本書特色
本書是馬斯洛的經典力作,同時被公認為是心理學領域最重要的一部學術著作。全書共分為四章,以自我成長、新型生活、成功心理、知識價值為主題探討「人格力量」,書中詳細探討了成長和自我實現的心理趨勢、心理治療的目標、人本價值體系的必要性等心理學觀點,是一本深入探討「需求與欲望」的心理學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