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序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的傷痛,不同族群對這段歷史記憶有著不同的詮釋與認知。長期以來,原住民族與二二八事件的關係,一直隱晦,咸少被討論。一方面資料蒐整不易,當事人多遭遇不幸,或在後續的白色恐怖中噤聲,而凋零消失;另一方面,原住民族失去臺灣主體的角色,政治意識觀點常遭威權體制的分化左右,讓許多人無法認知到還原歷史真相,是認識自我族群,走出悲情的必經之路,而選擇排斥或避而不談。
本館向來關注原住民族的議題,自陳儀深館長接掌國史館以來,鼓勵並指示同仁,爬梳琢磨原住民族的歷史研究。經委託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謝若蘭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走訪受難家屬,獲得許多珍貴的相片與文獻資料,從不同族群視野與學術觀點,提供寶貴意見,協助本館多方蒐羅文獻檔案資料,以其研究成果為藍本,籌劃2021年2月20日「臺灣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將展覽內容的呈現與檔案資料的解讀更具多元與啟發性。
此次展覽努力嘗試以原住民族的觀點,重新檢視他們在二二八事件中角色,當面對不同政權和時代動盪時,原住民族知識份子如何展現自覺能動性,以原住民族為主體,找尋族群的存在與定位,一反過往對原住民族被動、附屬的刻板印象。展覽想要傳達不僅是歷史事實呈現,而是一種原住民族正向及希望的動力。
還原歷史必須建立在第一手檔案資料的基礎上,儘管文獻的詮釋解讀難免不同。轉型正義的推動與政治檔案條例的通過,促成政治檔案解密與加速檔案開放運用,亦是讓本次展覽得以籌辦之主因。
然而,原住民族與二二八的史料何其浩瀚,展覽空間有限,為補檔案取捨遺珠之憾,本館特編輯出版展覽史料專輯,依據展覽五大主題「征服與現代性」、「政權更迭」、「二二八事件的抉擇」、「覺醒與頓挫」、「創傷、平反與未來」等,蒐羅更多檔案、照片資料,包含高英傑(高一生)、湯進賢(湯守仁)、杜銘哲(杜孝生)、方鈴美(方義仲)、林日龍(林瑞昌)、高白蘭(高澤照)、南天爵(南志信)、馬來盛(馬智禮)等事件家屬及相關個人,以及國史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國家安全局、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家人權博物館、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國家圖書館、臺灣圖書館、公共資訊圖書館、臺灣歷史博物館等機關構所提供資料,豐富原住民族議題討論與對話的養分,提供臺灣多元族群間的相互理解,與思索邁向共同未來的方向。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 張鴻銘 謹識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