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召喚與重生:廖偉立建築師的信仰空間

召喚與重生:廖偉立建築師的信仰空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527373
廖偉立
田園城市
2022年8月01日
433.00  元
HK$ 368.05  






ISBN:9786269527373
  • 規格:精裝 / 208頁 / 14.5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藝術設計 > 建築 > 各式建築 > 宗教建築物











      「召喚與重生」是一本教堂建築作品集,彙集了廖偉立建築師近年完成與未完成的信仰空間作品設計。它也不只是一本作品集,本書更希望讀者通過廖偉立教堂設計作品積極融入地方的空間設計文本的閱讀,以及從藝術、建築與神學的不同角度探討「日常神聖性」的對話文本,進一步橫向切片式地去發掘當代台灣社會對基督信仰的在地化觀點,也垂直對話式地去理解台灣教會百年發展的多元思想演繹。



      台灣數百年來移民與殖民下孕育出的多元混成文化,在信仰空間的演變上表露無遺,基督信仰的一神論觀點與外來殖民思想和本土文化的矛盾與衝突,讓宣教過程與表達形式必須採取彈性與包容,才得以融入城鄉與前進地方。因此教堂空間思想與設計形式在移植的過程容易產生持續的變異(mutate)與適應(adapt),使得台灣的教堂不論在哪個時期,相較於西方教堂承繼宗教派別與其建築類型的主體性脈絡,風格與規制、崇高與神聖,並非這些台灣在地教堂主要傳遞的信息,反倒因積極尋求在地認同與突破本位主義,而更富有一種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邊緣實驗性格。聖經中基督「道成肉身」(incarnation)的神學觀點或許可以為教堂空間外顯的神聖性消逝做辯護。耶穌在世時與罪人共食,犯安息日為人醫病,都在挑戰傳統猶太人對於教條式形式主義來區分聖俗的謬誤。真正的神聖性是透過日常實踐而非儀禮流程中得到的「重生」,福音的傳播是藉著信徒分散而非聚集來完成,神聖的「召喚」更來自日常動靜中的靈光啟發,甚於聖殿敬拜裡的聖靈充滿。



      廖偉立建築師一系列的台灣教會建築設計作品,從「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擺脫一直以來台灣教會建築制式的後現代樣板印象,為沈寂已久的都市「靈性空間」,注入足以容納台灣社會信仰轉變的巨大能量。由於台灣密集的都市涵構,使得城市教會建築的複合與垂直化成為必要,打開教會空間與社區生活的對話與連結,嘗試讓教堂空間在「機構」的服務性與「聖堂」的神聖性之間的內在衝突中,找到「聖俗並存」的柔性空間原型。救恩之光教會將都市的公共性導入空間內部,在通過虛實交錯、光影交織的垂直化空間序列的引導,創造層層隱喻的(聖經)敘事場景,將「由俗入聖」的感知經驗融入高密度的城市生活當中,企圖模糊神性空間與常民生活的界線,以區別於西方教堂「聖俗對立」的二元思考,成功詮釋了台灣當代基督信仰與文化「在地實踐」的空間表徵。爾後他陸續完成了「台中忠孝路長老教會」、「礁溪長老教會」、「台南德光教會」、「新竹錫安堂」等教堂設計,還有諸多未實踐出來的設計方案,皆隱隱融入他從常民經驗中觀察與理解台灣社會多元駁雜的現象,以及東方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與與宇宙觀,透過物質性與精神性的空間辯證在信仰空間追尋的過程中,試圖讓信徒與非信徒都能瞥見天(上帝神性)、地(運作法則),也擴張了對自身與群體趨向「物我合一」、「人我合一」的理想境界,一種內在信仰與外在生活的統一。廖偉立設計作品中的空間魅力與思想特質,就是在這個日常神聖性的神學「辯證」思維與脈絡下逐漸開展。他時常提到孩童時期記憶中的廟埕,那種社區生活與精神信仰沒有邊界的空間經驗,成為他構思教會「聖俗並存」、「由俗化聖」的空間基調。教會建築對他而言不是封閉的聖堂,是透過空間作為媒介與城市共生成為複雜並存的有機體,成為使福音融入鄰里的共享場域。一方面開放與吸納街巷空間的真實狀態與生活能量,認同與轉化自身的地方價值,另一方面處處帶入神聖之光與日常連結、相互滲透與對話,將土地的人文歷史、社會活動、自然環境與宗教的精神性,試圖用「多樣、混雜、衝突與流動」的「複調設計」手法,將多元差異的地域性能量融入其中。這本設計作品集,就是試圖捕捉他在渾厚的空間概念浮現時的那道日常的靈光。


     





    推薦序|傅朝卿 蔡慈倫



    序言|廖偉立



    思想論述|



    《台灣教會建築百年群像》|邱浩修

    《朝向東亞人文脈絡的建築論述建構》|羅時瑋



    設計作品|



    臺中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臺中忠孝路長老教會

    宜蘭礁溪長老教會

    臺南德光長老教會

    新竹錫安堂



    未完成設計作品|



    臺中力行教會

    新竹關東橋教會

    木構教堂

    臺中民族路教會

    苗栗三義長老教會

    苗栗靈糧堂

    臺中梨山思恩堂



    對談紀錄|



    信仰群體到空間關係的神聖化|神學評論家 莊信德

    建築、藝術的環境共感與交感|藝術創作者 林舜龍

    「誠」的建築思想與行動|建築評論家 汪文琦

    聖俗共存的設計思辯|建築評論家 王增榮



    《從聖殿事件論基督教空間的神聖意涵》 莊信德





    推薦序一



    讓「光」串起二元辯證的教會建

    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宗教信仰。在嚴謹的宗教出現前,人類有著多樣化的信仰,並依天象節氣發展出超越常人尺度的祭拜空間。基督教、佛教與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出現後,依教義及戒律所需產生的宗教建築開始成為建築史的焦點,也常見於經典作品名單之中。現代建築發展成熟之前,宗教建築的型制大抵因襲約定俗成之規矩,建築師的個人表現不多,主導者往往是宗教本身或者是神職人員。現代建築發展成熟後,建築師在宗教建築設計上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吃重。十九世紀中葉台灣開放通商港口後,西方宗教開始進入台灣,早期的教堂幾乎由傳教士設計,再委由傳統工匠施工。日治時期雖有建築師介入,但教堂空間與造型遵循傳統之制者為多。



      1963年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落成後,前所未見的空間與造型,不僅是為台灣的西方宗教建築,更是台灣現代建築史,寫下嶄新的一頁。自此,建築師在西方宗教建築上得以發揮之空間不斷擴增。廖偉立建築師是台灣傑出的建築師,在台灣當代西方宗教建築的設計上扮演重要角色。從2005年6月開始台中基督救恩之光教會的設計至今,經由廖建築師巧思完成的教會建築已有五座,而已設計因故未曾施工的也有數座。雖然隸屬於不同教派,廖建築師的教會建築作品中卻很明顯呈現出幾項「二元辯證」共同特色。這些特色不僅經由完成的實物,更透過建築師的概念設計手稿彰顯無疑。首先是建築屬性的「聖與俗二元辯證」,空間與造型由俗到聖各自有其自明性,透過空間的處理與造型的形塑,讓世俗性的特質與神聖性的堅持各自說話,但卻又如此辯證共存,使教會建築突出於城鎮世俗建築之中。



      其次是空間層級的「開放與內聚二元辯證」。從比較開放的低層空間,透過不連續的迂迴前進到高層較為內聚的空間,從迎接市民大眾到接納教會信徒,是一條可及但又需沉澱的過程。開放與內聚的空間並不是絕對的兩個世界,也是一種辯證的共存,開放中隱約指引前往內聚,內聚中又接納開放的可能。第三是建築材料的「人造與自然二元辯證」。與其他教會建築有極大差異者,乃是廖建築師巧於應用多樣的建材,特別是讓偏屬人造材質的金屬和玻璃與偏屬自然材質的木材和清水混凝土對話,構築性對比的並置更強化這些材料在宗教意涵上的力量。



      雖然「聖與俗」、「開放與內聚」與「人造與自然」是三項教會建築的二元辯證特質,但串聯整合三項特質的卻是「光」。透過此作品集,欣賞廖建築師的教會建築作品,體會設計者如何了解光、利用光,進而設計光與補捉光,光讓「聖與俗」清晰呈現,引導「開放與內聚」自明表現,突顯「人造與自然」意匠再現,過程是一種近乎宗教的愉悅與昇華。



    推薦序二



    教堂空間作為新創造的記號與媒介

    蔡慈倫(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校長)




      每一個宗教都有它的聚會場所,基督教稱它為「教堂」( church )。 在中文的 使用中,「教堂」常與「教會」一詞通用,事實上二者在意義上有所區別。基督 教選擇使用「教會」(希臘文是 ecclesia ) 這個字來定義它的信徒之屬性—「一群被基督呼召出來的人所聚集的群體」,且這個群體被稱為是「基督的身體」。換言 之,「教會」指的不是一棟建築物,而是一群被基督呼召出來的群體。這個群體 定期聚集的一個主要目地就是敬拜—向拯救他們的上帝獻上感恩與讚美。因此,教堂空間的一個最主要功能就是作為基督徒敬拜的場所。



      從初代教會一開始,「聖道與聖禮」( word and sacrament ) 就為基督教的敬拜 空間奠定了一個基本的架構:水平的( horizontal ) 橫軸線,以及垂直的( vertical ) 縱 軸線。前者強調上帝的「臨在性」,即上帝的話(如:讀聖經、講道) 道成肉身在會眾的當中;後者則強調上帝的「超越性」,即人們在聖禮(特別是指洗禮與 聖餐)中經歷到上帝的奧秘。這是定義基督教禮拜極重要的幾個元素,透過在禮拜中所進行的這些活動,幫助基督徒找到他們的身分認同( identity )、連結他們成 為基督的身體,也幫助教會意識到教會的本質及存在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也因此,任何教堂空間的設計或安排上,都應該反映出這種在水平與垂直兩面向的神 人關係。就這個層面而言,教堂空間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一種雙向的溝通。一方面,它表達出基督教信仰的內涵,說明基督徒在禮拜中所做的是甚麼。另一方面,透過教堂空間的設計與擺設,在無形中也會塑造( shape ) 會眾的信仰及敬拜方式。



      基督教會對敬拜空間的重視,深受舊約聖經中以色列人的會幕及聖殿之影響,即藉由一個特定的空間,一個有形有體的記號,用來標示上帝臨在祂子民的中間,同時也標示這個群體的敬拜,與它周邊的文化及人們分別出來。在教會歷史中,基督徒曾經在各種不同的地點舉行禮拜。重點不在於地點或建築物,而在於「事件」( event ),即在禮拜中人們經歷與上帝的會遇並生命得到轉變。基督教 進一步宣稱,透過「基督事件」,即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死,以及復活,上帝成就了舊約聖經中對「彌賽亞」(即「拯救者」)的應許。可惜的是,當人們在為 敬拜提供空間的過程中,卻不自覺地變成了對空間的崇拜。



      所以,教堂空間的神學基礎就是上帝的道成肉身,即在某一特定的時空下,上帝透過禮拜繼續為人類所做的拯救工作。一個強調道成肉身的宗教信仰,在教堂空間的神學反思上,應該更深入瞭解這種「神人會遇」背後所隱藏的張力,這也是貫穿整本聖經的一個重要主題:從《創世紀》一開始,上帝從混沌中用「話 語」建立了次序,創造出宇宙這個神聖殿堂。之後,人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 vs.人的悖逆;上帝揀選亞伯拉罕(上帝的選民)進入應許之地 vs.以色列人出埃及; 所羅門王建聖殿 vs.聖殿被毀;上帝的選民被擄 vs.重建聖殿;耶穌潔淨聖殿 vs.耶穌的死及復活;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聖靈的殿 vs.《啟示錄》中天上榮耀的敬拜。若從這個更概括的神學視角來理解教堂空間的話, 教堂空間就成為新創造 ( new creation ) 的一個極重要記號與媒介,這與本書的書名《召喚與重生》實有異曲同工之處。本人非常樂意推薦廖偉立弟兄這一本兼具信仰與實踐的好書。作者從他個人年輕時感受到教堂建築本身所散發出的「召喚」力量,吸引他進入上帝的神聖殿堂中,並在禮拜中經歷到與上帝會遇、生命「重生」改變,進而回應上帝對他的呼召,運用他在建築藝術上的恩賜,全心全力投入於台灣教堂的建造中,期許藉 此能引領更多人進入上帝的神聖殿堂。本人樂見能有更多像廖弟兄這樣的基督徒 建築師,一同加入台灣教堂建築的行列,將基督宗教所傳遞的真、善、美,透過 教堂建築傳遞出來,並透過他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以及對台灣住民的愛,將基督宗教所強調的「道成肉身」之信仰,從他們的教堂建築設計中反映出基督的 福音在不同處境及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展現。




    其 他 著 作
    1. 密件副本:廖偉立漫畫集
    2.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3. 夢通霄:回家,尋找建築的原初
    4. NOT ONLY:廖偉立建築作品集